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包頭鐵路工程學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包頭鐵路工程學校始建於1956年,坐落於包頭市東河區巴彥塔拉大街180號,是一所面向內蒙古自治區和鐵路經濟建設服務的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法人代表為校長張澍東。 學校現有五個教學區,占地面積260餘畝,建築面積7萬餘平方米。各類實驗室31個,室內外實習演練場所10處。教學儀器6200餘台(件),總價值1500餘萬元。建校以來,學校取得了豐碩的辦學成果。先後榮獲鐵道部面向全路服務的重點中專學校、內蒙古自治區先進學校、鐵道部及全國職業技術教育先進單位等稱號。

學校簡介

建有音像、語音、現代化、多媒體教室及各類專業教室。校園內安裝了雙向可控閉路電視系統,計算機校園網通過DDN專線接入國際互聯網。圖書館藏書20餘萬冊。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213人,其中基礎課、專業課教師本科學歷達90%以上,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占教師總人數的75%,雙師型教師[1]57人,占專業課教師總數的56%。學校開設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加工製造、信息技術、環境、旅遊及公共事務等中職專業7大類18個,高職(3+2學制)專業10個,在籍學生4200餘人。

1994年被國家教委首批命名為國家級重點中等專業學校後,又於2000年、2004年兩次被教育部確認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2004年,學校被國家教育部辦公廳、信息產業部辦公廳確定為承擔計算機應用與軟件技術專業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任務的職業院校之一,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被確定為自治區首批示範性專業。

辦學歷程

2003年年底,按照鐵道部實施主輔分離的戰略部署,學校由呼和浩特鐵路局劃歸包頭市管理。一年來,學校本着學習的態度,搶抓機遇,主動適應,順利完成了改革的平穩有序過渡。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學生管理進一步加強,招生就業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學校畢竟是一所老學校,中專教育學費偏低,自創自收能力較差,資金的長期短缺導致教學設備、設施投入欠賬嚴重(辦學用房中平房較多且大多數均為五、六十年代建造,教學設備、設施大部分是九十年代前期購置),擬定的各項計劃無法落實,學校發展受到極大限制。

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職業教育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學校緊緊抓住教育體制改革和結構調整這一機遇,積極爭取上級支持,擴大內涵發展,不斷改善辦學條件。開拓辦學渠道,走校企聯合辦學之路,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逐步形成按專業設置招生、按大類組織教學、按「訂單」進行培養,高等與中等職業教育並存、學歷教育與崗位培訓並舉、職前教育和職後教育相互融通,以鐵路專業為龍頭、鐵路與通用專業各具特色的辦學格局。學校以素質教育[2]為根本,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努力把學生培養成能吃苦、守紀律、有技能、會學習、勤實踐、敢創新,適應社會經濟建設需要的合格人才。學校牢固樹立讓黨和國家滿意、讓用人單位滿意、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思想。今後將通過五年的努力,把學校建成國家一流的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通過十年的努力,把學校建成國際知名的中等職業學校,為國家和自治區實現小康目標做出積極貢獻。

視頻

包頭鐵路工程學校 相關視頻

包頭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鐵路生涯vlog
鐵路工程學校畢業30年紀念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