匍枝毛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匍枝毛茛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匍匐枝,節上可生根,生長迅速,喜陽又耐陰。開黃色小花, 有光澤,花期在4月至5月。原生於濕草甸子、水邊或濕地,可用作城市綠化的地被材料,景觀優美,但不耐踐踏。耐寒,喜濕,喜陽又耐蔭。中國多地有分布。
匍枝毛茛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短,簇生多數粗長鬚根。莖下部匍匐地面,節處生根並分枝,上部真立,高30-60厘米,粗壯,中空,有縱條紋,通常無毛。葉為三出複葉,基生葉和下部葉有長柄;葉片寬卵圓形,長與寬為3-9厘米,小葉有長0.5-3厘米的小葉柄,3深裂或3全裂,裂片菱狀楔形,再不等地2-3中裂,邊緣有粗鋸齒或缺刻,頂端尖,大多無毛;葉柄長3-6厘米,基部擴大呈膜質寬鞘,無毛。下部葉與基生葉相似;上部葉較小,裂片線形,有短柄至無柄。花序有疏花;花直徑2-2.5厘米;萼片卵形,長5-7毫米,無毛或疏生柔毛;花瓣5-8,橙黃色至黃色,卵形至寬倒卵形,長8-12毫米,寬6-8毫米,基部漸狹成爪,蜜槽有鱗片覆蓋;花葯長約1.2毫米,花絲長約為3毫米;花托長圓形,生白柔毛。聚合果卵球形,直徑約8毫米;瘦果扁平,長2-3毫米,無毛,邊緣有棱,喙直或外彎,長0.5-1毫米。花果期5月至8月。 [1]
匍枝毛茛生長環境
生溝邊草地。生長迅速,耐寒,喜濕,喜陽又耐蔭,不耐踐踏。喜土壤濕潤,深厚肥沃 。耐寒性及適應性極強 。[2]
匍枝毛茛分布範圍
原產歐亞,中國新疆河北山西,及東北各省區有野生 。現在中國分布於新疆、河北、山西、內蒙古、東北、遼寧、吉林、黑龍江及河南。
匍枝毛茛主要價值
可用作城市綠化的地被材料。2008北京奧運會用作地被植物。[3]
匍枝毛茛栽培技術
澆水
新芽出土後,可適當控水,以防植株旺長。待葉片展開以後,保持土壤潮濕,不可過旱缺水,尤其是在植株8至10片葉時,否則會影響花芽分化。
施肥
葉片展開後,每半個月追施一次富含磷、鉀的稀薄液肥,直至現蕾。摘心當幼苗出土達到10厘米時,摘心一次,以促分枝和增加開花數量。
溫度
匍枝毛茛在10℃至20℃之間生長良好,新芽出土後可適當降低溫度,以防徒長,尤其是夜間溫度要低。定植6至7周後,植株進入花芽分化期,此時應保持溫度在5℃至15℃之間。
光照
匍枝毛茛喜光,只有保證每天不少於4小時的光照,植株才能生長良好。另外,匍枝毛茛是長日照植物,可根據其特性控制花期。
病蟲害防治
常見病害多為根部腐爛病,由種球消毒不嚴格引起。另外,過量澆水也易引起此病發生。蟲害主要有斜紋夜蛾危害,一旦發現,要及時噴施樂果等殺蟲劑防治。[4]
匍枝毛茛辨別及抑制
匍枝毛茛不僅能通過種子繁殖,還能通過地上的匍匐莖來在結節出生根繁殖,除草的時候,不僅需要去除母株,也要將子株連根拔起 。
匍枝毛茛科普
在英語裡,毛茛叫「黃油杯子」( buttercup)。大部分英國人都在小時候被別人拿着毛茛戳過下巴,那些人還會說:「如果下巴被毛茛染黃了,就說明喜歡黃油。」在正常的色溫下,小孩的下巴不管怎樣都不會變成毛茛花瓣的那種黃色,這樣的小測試,當然是不靠譜的。拿來做這種可疑的測試的,一般都是匍枝毛茛(Ranunculus repens)或者球根毛茛(Ranunculus bulbosus),每年的5月到8月,這些小花都會散布在整個英國 。
匍枝毛茛相似物種分辨
毛茛(Ranunculus acris)的莖和匍枝毛茛長得差不多,高度可達l米。在英語裡這個種叫「牧場毛茛」 ( Meadow But tercup),顧名思義,它們常分布在牧場。5月到9月開花。
榕葉毛茛(Ranunculus ficaria)擁有8~12個細長橢圓形的黃色花瓣,同兒童畫筆下的太陽頗為相似,找它們去落葉林地或是泥沼草甸。1月到5月開花。
驢蹄草(Trollius paluster的花和一般的毛茛很相似,但中心多毛。它們的葉片是光滑的腎形,這種小花常出現在水邊。3月到7月開花。[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