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化學與社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化學與社會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化學與社會》是2008年8月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Lucy Pryde Eubanks、Catherine H.Middlecamp。

基本內容

書名:化學與社會(原著第五版)

ISBN:978-7-122-03347-5

出版時間:2008年8月

作者:[美]Lucy Pryde Eubanks、Catherine H.Middlecamp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內容簡介

近年來,在大眾心目中,化學的成就似乎被忽視了,相反卻背負了諸多的負面效應,如環境污染、溫室效應、爆炸事件、毒品等。由中國化學會和美國化學會共同推介的「Chemistry in Context: Applying Chemistry to Society」(中譯本《化學與社會》)一書,正是為了讓公眾普及化學知識,全面而客觀地認識化學在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如何利用化學手段來解決環境、資源等問題。化學與社會(原著第五版平裝)原著作為美國化學會的科普項目,出版後在美國廣受好評,為普及化學知識起到了重要作用。自1994年首次印刷以來,至 今已是第五版了。中譯本由北京大學教授段連運等翻譯,林國強院士審校,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

化學與社會(原著第五版平裝)封面以綠色為主色調、以蜘蛛網為背景,給人一種清新神秘之感,旨在強調化學滲透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並與它們有着緊密而複雜的聯繫;進一步寓意着人類對綠色化學、和諧社會的崇尚。

化學與社會(原著第五版平裝)圍繞重大的社會、政治、經濟和道德問題,着眼於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化學問題,以簡潔、清新的語言,生動有趣、引人入勝的圖表,在給讀者帶來化學基本原理的同時,將全書涉及的必要的化學知識做了普及性介紹,並以具體而有趣的實例討論化學所起到的關鍵作用,同時也帶來對化學的理性思考。針對環境問題如治理空氣污染、保護臭氧層、抑制全球變暖、能源問題、水資源、治理酸雨提出了化學解決途徑;分析替代能源的化學途徑如核能源、燃料電池、氫能源、太陽能等;探討了與人類日常生活更密切的問題,如塑料、藥物、食品與營養、基因工程。

化學與社會(原著第五版平裝)讀者定位於非化學專業、具有一定科學素養的人群,通過翔實的科學事例,說明人類生活離不開化學,並且化學是解決全球所共同面臨難題的必要手段。我們相信,通過學習這化學與社會(原著第五版平裝),社會大眾可發展自身批判思考的能力、更好地評估風險和收益的化學知識和能力,以及對相關技術問題做出有見識而且合理的判斷。

本書集趣味性與知識性為一體,圍繞當今社會熱點問題和人們普遍關注的話題,討論了其中的化學基本知識及化學所發揮的作用。對環境問題,如空氣污染、全球變暖、水資源酸雨能源等問題,指出了其形成的根源及解決途徑;對於目 前大家都關注的能源問題,介紹了新能源,如核能、氫能、太陽能、電池等;對於與我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如塑料、藥物、食物、營養、基因等,介紹了一些基礎化學知識,讓讀者能更好地了解並對其潛在性和危險性做出合理的評判。 本書可作為非化學專業的大學普通化學教材,其主要讀者對象為高中生和大學一二年級學生,還可以作為對化學感興趣的人群的科學普及讀物。[1]

目錄

第1章 我們呼吸的空氣

1.1 平常的呼吸

1.2 呼吸中有什麼?——空氣的組成

1.3 呼吸中還有什麼?

1.4 承擔和評估風險

1.5 大氣層:我們的空氣層

1.6 物質分類:混合物、元素和化合物

1.7 原子和分子

1.8 化學式和命名:化學的詞彙

1.9 化學變化:氧在燃燒中的作用

1.10 火與燃料:空氣質量與燃燒烴類

1.11 空氣污染:直接來源

1.12 臭氧:次級污染物

1.13 空氣質量的內情

1.14 回到呼吸——在分子水平上

結束語

本章概要

習題

第2章 保護臭氧層

2.1 臭氧:是什麼和在哪裡?

2.2 原子結構和周期律

2.3分子與模型

2.4 光波

2.5輻射與物質

2.6氧/臭氧屏障

2.7 紫外輻射的生物作用

2.8 平流層臭氧破壞——一個全球現象

2.9 氯氟烴:性質、用途以及

與臭氧的相互作用

2.10 南極臭氧洞:靠近觀察

2.11 對全球關注的響應

2.12 展望未來

結束語

本章概要

習題

第3章 全球變暖(中)的化學

3.1 在溫室:地球能量平衡

3.2 搜集證據:時間證據

3.3 分子的形狀

3.4 分子振動和溫室效應

3.5 碳循環:來自自然和人類的貢獻

3.6 定量概念:質量

3.7 定量概念:分子和摩爾

3.8 甲烷和其他溫室氣體

3.9 收集證據: 未來研究規劃設想

3.10 對政策變化的科學問題的回答

3.11 關於氣候變化問題的京都議定書

3.12 地球變暖和臭氧損耗

結束語

本章概要

習題

第4章 能、化學和社會

4.1 能、功和熱

4.2 能量轉化

4.3 從燃料源到化學鍵

4.4 在分子層次上的能量變化

4.5 反應能壘

4.6 能量的消耗

4.7 煤

4.8 石油

4.9 巧妙地操縱分子以合成汽油

4.10新燃料和其他能源

4.11 關於守恆問題

結束語

本章概要

習題

第5章飲用水

5.1 自來水或瓶裝水

5.2 飲用水來自哪裡?

5.3 水作為溶劑

5.4 水溶液中的溶質濃度

5.5 水的分子結構及其物理性質

5.6氫鍵的角色

5.7 水作為溶劑:近距離觀察

5.8 離子化合物的水溶液

5.9 共價化合物及其溶液

5.10 保護飲用水:聯邦立法

5.11 城市飲用水處理

5.12 溶解物對水質的影響

5.13 消費者面臨的選擇:

自來水、瓶裝水和淨化水

5.14 安全飲用水的海外需求

結束語

本章概要

習題

第6章 消除酸雨威脅

6.1 什麼是酸?

6.2什麼是鹼?

6.3 中和:鹼具有抗酸性

6.4 pH簡介

6.5測量雨水的pH

6.6搜尋額外酸度

6.7 氧化硫與煤燃燒

6.8 氮氧化物與洛杉磯的酸化

6.9 S02和NO。——孰多孰少?

6.10 酸沉降及其影響

6.11 酸沉降、陰霾和人類健康

6.12 NO。——雙重打擊

6.13 給湖泊溪流帶來的損害

6.14控制策略

6.15 酸雨問題中的政治

結束語

本章概要

習題

第7章核裂變之火

7.1 核能的復辟?

7.2 裂變怎樣產生能量?

7.3 核反應堆怎樣產生電能?

7.4 會再有一個切爾諾貝利嗎?

針對核反應堆熔毀的保護措施

7.5 核電站會發生核爆炸嗎?

7.6 核燃料會用來製造核武器嗎?

7.7 什麼是放射性?

7.8 與放射性有關的危害有哪些?

7.9 核廢物將保持多長時間的放射性?

7.10 我們將如何處置核電站的廢料?

7.11 低輻射廢料是什麼?

7.12世界的核能

7.13 與核電相伴:風險與收益如何?

7.14 核電站的前景如何?

結束語

本章概要

習題

第8章 電子轉移產生的能量

8.1 電子、電池和電池組:基礎知識

8.2 一些常見的電池

8.3 鉛酸(蓄)電池

8.4燃料電池基礎

8.5 燃料電池:大與小

8.6 交通工具的能源選擇

8.7 混合動力車

8.8 分解水:事實還是夢想

8.9 氫經濟

8.10 光電效應:連接太陽

結束語

本章概要

習題

第9章 塑料與聚合物的世界

9.1 聚合物:長長的鏈

9.2「六大塑料」:主流及其變化

9.3 加成聚合反應:單體的累加

9.4 聚乙烯:仔細看看這種最常見的塑料

9.5 縮合聚合物:通過消除方式成鍵

9.6 聚酰胺:天然聚合物和尼龍

9.7 塑料:來路和去向

9.8 塑料的循環使用

結束語

本章概要

習題

第10章 操控分子和藥物設it

10.1 一種經典的神奇藥物

10.2 對含碳分子的研究

10.3 官能團

10.4 阿司匹林是如何起作用的:

將分子結構與活性相聯繫

10.5現代藥物設計

10.6 左旋和右旋的分子

10.7 類固醇:膽固醇、性激素及其他

10.8「藥片」

10.9 緊急避孕和「墮胎藥」

10.10 合成代謝類固醇和設計類固醇

10.11 藥品檢驗和批准

10.12 品牌藥還是通用處方

10.13 非處方藥

10.14草藥

10.15 藥品的違禁使用

結束語

本章概要

習題

第11章 營養:思維的食糧

11.1 你吃什麼就是什麼

11.2 碳水化合物——甜的和含澱粉的

11.3 脂肪和油:脂質家族的成員

11.4 飽和與不飽和脂肪和油

11.5 有爭議的膽固醇

11.6 蛋白質;等同中的第一

11.7 好營養和多樣的飲食:

獲得足夠的蛋白質

11.8 維生素:另外的必需品

11.9 礦物質:大量和微量

11.10 食物代謝中得到的能量

11.11 質量與數量:飲食時尚

11.12 滿足飢餓的世界

11.13 食品保存

結束語

本章概要

習題

第12章 基因工程與遺傳化學

12.1 遺傳化學

12.2 DNA的雙螺旋結構

12.3 破解化學密碼

12.4 蛋白質的結構與合成

12.5 人類基因組計劃

12.6 DNA重組

12.7 加工新藥和疫苗

12.8通過DNA進行診斷

12.9基因指紋

12.10 幾種物種的基因混合:

是對自然的改進嗎?

12.11 克隆哺乳動物和人類

12.12 新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

結束語

本章概要

習題

附錄1 物理量單位換算

附錄2指數的冪

附錄3清除障礙

附錄4 練一練習題的答案

附錄5 每章末藍色標號習題的解答

詞彙表

索引[1]

參考文獻

  1. 化學與社會豆丁網,2014-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