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京大學考古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北京大學考古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北京大學考古學歷史悠久、成績顯著。幾代學者艱苦奮鬥,勵精圖治,將專業發展壯大成今天的基礎設施完整、學科覆蓋面寬、教研力量雄厚的考古文博學院,為中國考古學術事業的發展,培養了大批優秀專業人才,做出了重大貢獻。率先建立起覆蓋完整的中國考古學教研體系,形成了集田野發掘、科技分析、文化研究、斷代史與社會領域綜合等方面的綜合優勢。完成了以考古實驗實踐教學為核心的轉型與建設、課程體系調整及時,措施得力,帶動了學科整體發展。

中心簡介

2008年,胡錦濤總書記在北京大學110周年校慶時視察了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和學生文物保護教學現場,對我們的教學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並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我們偉大的祖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文物考古工作是發掘歷史、傳承文明的重要工作,考古學是人文社會科學的一門重要學問。希望老師和同學們潛心鑽研,刻苦治學,努力取得一流學術成果,為推動我國社會主義[1]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貢獻智慧和力量。這是我們今後做好各項工作的鞭策與動力。

1,北京大學是全國第一個開設考古專業和最先建成完善課程體系的高校(1952-1966)

在上個世紀20年代以田野考古為標誌的近代 考古學傳入我國之始,1922年,北京大學國學門(後改名文科研究所)就成立了考古學研究室,旋即在西北、東北和中原地區開展一系列田野考古工作,1922年至1949年由馬衡和胡適先後擔任研究室主任,招收研究生。1947年又成立了以胡適為首的博物館籌備委員會,次年開始籌建,由韓壽萱出任館長。新中國成立之後,出於學科發展的需要和配合大規模基本建設的需要,1952年,北京大學歷史系在全國高校中第一個建立了考古專業,原北京大學博物館和燕京大學史前博物館合併為考古教研室文物陳列室。從此開始了正規的本科生教學,建立了完善的本科考古學教學體系。按斷代史體系架構起來的中國考古學與以培養學生田野考古實際工作能力為目的的考古實習相結合的教學體系,為此後在其他高校成立的考古專業全盤借鑑。新中國自己培養的前幾代 考古學研究人才和文物保護人才都是出自北大和這個教學體系。

2,學科全面建設、綜合發展階段(1977-1998)

1977年恢復正常招生制度以來,北大考古迎來全面發展的時期。期間,1983年,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獨立為考古學系,陸續建成教育部第四紀地質與考古年代學專業實驗室、舊石器標本室、石器研究實驗室、動物考古實驗室和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等教學實驗機構;進入90年代,又陸續開辦了博物館專業、文物保護和古代建築三個本科生專業,使北京大學成為考古及博物館學學科建制最為全面、教學體系最為豐富的教學機構。考古學系也因此擴建為考古文博院,並於1998年與國家文物局簽署聯合辦學協議,為學科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這期間,作為教學重心的實習課程建設在以下方面發生了顯著變化或取得進展。

(1)此前的考古實習課程出於種種原因,經常依託在如社科院考古所等科研單位的工地進行,教學計劃、意圖不易徹底貫徹執行,影響教學質量。鑑於此,自1976年以來,北大克服各種困難,開始獨立開設考古工地,實習遂得以在較為固定的地點長周期實施。例如山西曲村、山東長島的實習都是分別持續了十餘年的項目。較長時間、相對穩定在一個地點的實習,對課程技術方法內容上的系統化建設十分有利。同時,對一個遺址長時間大規模的深入觀察研究,也帶來了諸多科研成果。

(2)為了保障固定地點長周期的實習,陸續設立了山西曲村、山東長島、湖北石家河、內蒙大窯等數個教學實驗和實習基地。這在當時是全國高校中的首創。

(3)陸續開始了博物館[2]、古代建築和文物保護三個新建專業包括實驗實踐課程在內的課程體系建設。

3,考古實驗實踐教學中心成立、教學體系的系統性、教學質量、辦學能力、條件全面提升(1998-2012)

1998年前後、國家加大對教育的投入,相繼啟動「211」、「985」工程。與此同時,根據聯合辦學協議,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獲得國家文物局在建設北京大學考古樓等項目上的經費支持。考古文博院在教學科研用房、實驗室設備更新擴建、田野教學儀器設備現代化、資料室和標本室建設等方面均得到根本性的改善,辦學條件、能力大幅度提升。2003年,考古文博院正式更名為考古文博學院。此間,北大提出創辦世界一流大學的辦學目標,學院也提出創辦世界一流考古學科的目標。在認真調研分析國內外學科發展現狀、未來趨勢、北大現有水平、條件、特色特點及與「世界一流」的差距的基礎上,學院整合師資力量和設備資源,於1998年成立了「考古實驗實踐教學中心」,統一管理實驗實踐教學工作,使之進一步規範化,進一步提高實驗實踐課程的質量和產出人才的質量。這是學院創建「世界一流學科」的重要措施。考古實驗實踐教學中心成立以來,在以下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1)調整教學計劃,提升課程體系質量,順應學科發展趨勢。在考古學方面,淘汰陳舊課程和陳舊課程內容,開設一批前沿技術方法的新課程。在包括博物館、古代建築和文物保護專業方向在內的新建文化遺產學科方面,進一步完善實驗實踐課程體系,最終形成以實習為核心、考古與文化遺產兩大系列、各分三個階段實施的本科生實驗實踐課程體系。同時着手抓緊教材的編寫出版。

(2)通過各種渠道方式引進人才,改善教師隊伍的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打造一支更符合學科發展需求和勝任實驗實踐教學任務的高水平團隊。

(3)將「211」、「985」工程主要建設資金和通過國家文物局等其他渠道獲得的資助用於改善基礎辦學條件的建設,新建2300平方米考古樓、更新實驗室測年制樣系統、添置儀器設備;與北大物理學院重離子加速器實驗室共同斥資購置測年專用加速器;新建生物考古實驗室、資源與環境考古實驗室、文物材質分析實驗室、文物保護技術實驗室,整合各基礎實驗室為領域覆蓋較為全面的科技考古與文物保護實驗室。

(4)與各地有關機構聯合,建成若干新的考古或文化遺產教學實習基地。目前中心已經擁有14個這樣的基地,正在籌建2個。這些基地分布於各主要「文物大省」。同時中心統一配置了實習用先進儀器設備,給實習的順利高效實施提供了有力支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