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北京工業大學圖書館

北京工業大學圖書館正式成立於1960年,館址設在北教學樓一層,當時僅有藏書6萬多冊。1982年,學校籌集資金,為圖書館建成了8000多平米的獨立館舍(即現在的北館),促進了圖書館業務工作的開展。1992年,圖書館使用自行開發的圖書管理軟件實現了圖書館業務的自動化,成為全國較早實現計算機管理的圖書館之一。1997年圖書館建立了電子閱覽室,開始提供光盤數據庫檢索、多媒體光盤閱覽以及上網服務。

目錄

發展概述

隨着北京工業大學「211工程[1]」的建設,學校在學科建設、辦學規模和教學科研等方面發展迅速,對圖書館的資金投入大幅增長,2002年,由香港 邵逸夫先生捐資和北京市教委撥款興建的新館落成,命名為"逸夫圖書館"(南館),建築面積12000平米,使得館舍總面積增加到20000平米。目前,我館實行全方位藏借閱一體的開放式服務模式,讀者可攜帶書包刷卡進入圖書館,每周開館99.5小時。南、北兩館共有2000多個閱覽座位和230個電子閱覽座位,配置了卡式自助複印機、自助借閱設備;設置了1000個信息點和無線上網系統,讀者可以在閱覽室和圖書館周邊的廣場上方便地使用圖書館的各類電子資源,為讀者創造了一個寬鬆自主的閱覽環境。

館藏規模

近幾年,圖書館根據學校學科設置和學科發展規劃,在擴大紙本資源採購量的基礎上,有選擇地引進國、內外重要的數據庫資源,尤其是全文數據庫。目前,圖書館館藏紙本文獻共80餘萬冊,引進各種數據庫資源40多種(含數據庫60多個),包括Web of knowledge、IEEE/IEE Electronic Library、EI Village、ISI Proceedings 、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 、SPIE 、OCLC Firstsearch、Elsevier、Springer-Link、Cambridge Scientific Abstracts、中國學術期刊網、 萬方數據庫等大型的網絡版數據庫,形成了以工科為主,理、工、管、文等多學科兼有,以紙本資源為主,紙本、電子、視頻等多載體的文獻資源體系,基本上滿足了學校的教學和學科建設的大部分信息需求。

閱覽服務

依託文獻信息資源和良好的局域網環境,本館為讀者提供24小時的網上館藏目錄、數據庫檢索、虛擬參考諮詢、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等信息服務,為學校的教學和科研提供了文獻信息的有力支撐。

工大圖書館與首都圖書館、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等多家單位建立了文獻信息資源的共知、共建和共享的合作關係;加入了OCLC、CALIS和BALIS等館際合作網絡,在數據庫集團採購、聯機合作編目、學位論文數據庫[2]、教學參考書全文庫、聯合參考諮詢和館際互借等項目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視頻

北京工業大學圖書館 相關視頻

《北京工業大學》官方宣傳片
大學圖書館有多「香」?聽聽同學們怎麼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