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陽區民政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北京市朝陽區民政局,簡稱區民政局,是負責全區民政事業管理管理的區政府工作部門。主要職能包括依法實施社會行政事務管理,指導農村基層民主建設;落實優撫安置政策,為軍隊和國防建設服務,負責城鄉社會生活保障、社會救助、社區服務和社會福利事業的管理服務。
機構簡介
朝陽區民政局前身是區政府民政科,1949年1月北平解放,同年2月區政府設置民政科。1976年6月19日,根據京朝革發(1976)34號文件,成立區民政局,設立一室三科(辦公室、優撫社救科、退伍軍人安置科、民族宗教僑務科),並成立民政局黨組,辦公地點在朝陽門外日壇北街43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民政工作重點逐步實現轉移,從階級鬥爭為綱轉變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民政工作邁上了健康發展的軌道。1984年,民政局機構設置由一室三科擴編到三室八科,全區民政對象達到17.5萬人。1985年以後,隨着經濟和政治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民政工作的領域逐年拓寬,內容不斷增加,形成了整體推進趨勢。到1991年,民政局機構設置增加到三室九科,事業單位7個。民政工作內容達到19項,新增加了農村基層社會保障、社區[1]服務、社團登記、福利生產、軍隊離退休幹部管理等11項工作職能。1992年以後,改革開放進入新的階段,民政局緊緊圍繞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以民為本,求真務實,轉變職能,爭創一流,各項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績。1999年,區民政工作全部達到市級一流水平,成為市民政工作先進區。近年來,區民政局認真貫徹落實市、區工作部署,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任務,堅持科學發展主題,以改善民生、創新社會管理和發展公共服務為目標,認真履職,紮實工作,銳意創新,民政事業邁上了科學發展、快速發展的軌道。朝陽區先後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國民政工作先進區」、「全國村民自治模範區」、「全國養老服務[2]示範活動示範單位」等10多項國家級先進,年年被評為北京市民政工作先進區,多項工作200多次受到市以上表彰。
所獲榮譽
2019年3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民政部決定,授予朝陽區民政局社會福利科「全國民政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
二、政工科
三、財務科
四、民政科
五、社會福利救濟科
六、雙擁工作委員會辦公室
七、社會團體管理辦公室
八、優撫安置科
九、政策研究科
十、征地超轉人員管理科
十一、軍休辦
事業單位
一、 福利生產辦公室
二、 福彩中心
三、 捐贈中心
四、 社區服務中心
五、 低保中心
六、 婚姻登記處
七、 救助管理站
八、 社會福利中心。
參考文獻
- ↑ 城市「社區自治」如何治 ,搜狐,2018-11-30
- ↑ 看懂華為的這五大客戶服務理念,有效提升客戶滿意度 ,搜狐,2023-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