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京廣播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北京廣播學院現名中國傳媒大學(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1958年,中央廣播事業局直屬的第一所高等專科學校——北京廣播專科學校,在原中央廣播訓練班的基礎上正式成立。後來在1959年,北京廣播專科學校升格成北京廣播學院,這一名字一直沿用到2004年,2004年,當時,全國各地很多大學都開始進行了改名,所以,北京廣播學院也希望進行改名,當時最初的想法是將北京改成華北,或者是將廣播改成比較新鮮一點的詞,因為當時的廣播其實已經不太流行了,但是當時的北京廣播學院校長,卻力排眾議,準備直接改成中國國字號的大學。後來在這位校長的努力下,最終改成了中國傳媒大學,由北京到中國,由廣播到傳媒,由學院到大學,北京廣播學院把自己的名字完完全全的改了,可謂是改名最成功的大學之一 [1].。

如今的中國傳媒大學,已經成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語言藝術類行業特色大學。學校位於北京城東古運河畔,校園占地面積46.37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9.98萬平方米;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111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入選高校,傳媒高等教育國際聯盟發起單位。被譽為傳媒界的黃埔軍校,是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被譽為「海底撈大學」和「信息傳播領域最高學府」。

截至2018年6月,學校設有6個學部、1個協同創新中心,5個直屬學院。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4000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專科生9000餘人,博士、碩士研究生4000餘人;有繼續教育在讀生30000餘人。

學校信息

中文名 中國傳媒大學 所屬地區 中國 北京
外文名稱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主要院系 電視學院、新聞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播音主持藝術學院、戲劇影視學院、外國語學院等19個學院
簡稱 中傳、北廣、CUC 國家重點學科 2 個
校訓 立德·敬業·博學·競先 碩士點 95 個
創辦時間 1954年9月 博士點 35 個
類別 公立大學 學校類型 綜合類
主管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學校屬性 211工程、985平台、111計劃
現任校長 廖祥忠 知名校友 白岩松、李詠、馬思純、康輝、周濤等
博士後流動站 6個 校歌 《年輕的白楊》
院校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定福莊東街一號 ------- -------

大學歷史沿革

  • 1954年,中央廣播事業局技術人員訓練班成立。
  • 1959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學校升格為北京廣播學院。
  • 1981年,學校成為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 1998年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 2001年,正式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 2004年8月,北京廣播學院更名為中國傳媒大學。
  • 2011年,成為「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
  • 2017年9月,入選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

北京廣播學院師資力量

中國傳媒大學校園建築 原圖鏈接 原圖來自搜狐網

截至2018年6月,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截至2017年10月,共有教職工2021人,其中專任教師1150人,正高級300人,副高級442人。學校擁有一批國內外享有盛譽的教授、學者,其中包括:3名雙聘院士,3人入選「長江學者」,4人入選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3人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等。近年來,一批中青年學術骨幹脫穎而出,分別入選教育部「新(跨)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還有20餘人次榮獲國家級教學名師獎、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北京市級教學名師獎等。學校還聘請了一批著名專家學者擔任特聘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職教授,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日益增強。

  • 兩院院士:劉永坦
  •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趙玉明(首屆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成員),黃升民(第五屆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成員),仲呈祥(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藝術學科評議組召集人),胡正榮(第六屆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召集人)
  •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呂銳、胡正榮、胡智鋒

北京廣播學院學科分類

中國傳媒大學校徽 原圖鏈接 原圖來自圖書館網

截至2018年6月,新聞傳播學、戲劇與影視學兩個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擁有新聞學、廣播電視藝術學2個國家重點學科,傳播學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新聞傳播學、藝術學理論、戲劇與影視學3個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通信與信息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動畫學4個二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7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8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1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1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105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10個專業碩士類別。

  • 國家重點學科:新聞學、廣播電視藝術學
  •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傳播學
  • 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新聞傳播學、藝術學理論、戲劇與影視學
  • 二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通信與信息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動畫學
  • 博士後流動站:新聞傳播學、藝術學理論、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中國語言文學、信息與通信工程

電競專業培養:2017年2月14日,中國傳媒大學藝考正式開始,新增的培養電競方向人才的數字媒體藝術(數字娛樂方向)專業頗受關注,共有近900名考生報考,最終只錄取20人。學校在初試時會考核學生新媒體、審美、邏輯等方面的綜合能力,該專業已有成熟的教學規劃,會邀請職業選手和行業專家給學生講課。

北京廣播學院教學建設

2015年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6個北京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8門精品課程。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廣播電視與新媒體實驗教學中心、動畫與數字媒體實驗教學中心

北京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廣告實踐教學中心,動畫實驗教學中心,影視藝術實驗教學中心,傳媒技術實驗教學中心,電視節目製作實驗教學中心。

精品課程

整合營銷傳播 整合營銷傳播 傳播學名家名著選讀 傳播理論研究
傳播學概論 傳播效果分析 傳播學史 全球傳播政治經濟學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截至2018年6月,建有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廣播電視與新媒體實驗教學中心、動畫與數字媒體實驗教學中心,6個北京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廣告實踐教學中心,動畫實驗教學中心,影視藝術實驗教學中心,傳媒技術實驗教學中心,電視節目製作實驗教學中心,播音主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等;多媒體教室、演播館、實驗室等裝備精良,功能完善;圖書館形成了信息傳播學科內容豐富,紙質、電子、網絡形式多樣的館藏體系。

部級

廣播電視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廣播電視數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媒介音視頻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有聲語言分中心(教育部、國家廣電總局共建)

全國公益廣告創新研究基地(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文化貿易研究所(文化部國家文化貿易理論研究基地)

首都傳媒經濟研究基地(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基地(廣電總局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廣播電視藝術學研究基地(廣電總局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基地(廣電總局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廣播電視傳輸技術重點實驗室(廣電總局高校重點實驗室)

信號與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廣電總局高校重點實驗室)

國家動畫教學研究基地

北京廣播學院校級

新媒體研究院

文化發展研究院

藝術研究院

傳播研究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

當代國際問題研究中心

商務品牌戰略研究所

公關輿情研究所

廣播產業研究所

國際傳播研究中心

亞洲傳媒研究中心

歐洲傳媒研究中心

媒介與女性研究中心

國際新聞研究所

受眾研究所

傳媒教育研究中心

網絡輿情研究所

民族文化傳播與發展中心

審美文化研究所

藝術傳播研究所

戲劇戲曲研究所

電影研究所

藝術學研究所

傳播聲學研究所

京隆廣播技術研究所

廣芯數字系統集成研究所

新創信息技術研究所

電磁通信研究所

傳媒科學研究所

高性能計算中心

應用語言學研究所

國際傳播戰略與發展研究中心

編輯出版研究中心

傳媒藝術與文化研究中心

馬克思主義傳播與大眾化研究中心

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

黨報黨刊研究中心

傳媒經濟研究所

政治傳播研究所

腦科學與智能媒體研究院

北京廣播學院院級

中國系統經濟研究中心

美術傳播研究所

媒體法規政策研究中心

合作機構

通州科技園

蘇州研究院管委會[7]

北京廣播學院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2012年底,圖書館累計擁有紙本圖書140多萬冊,電子圖書3000多GB,數據庫30個。


中國傳媒大學術期刊

學校主辦《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現代出版》、《當代電影》《電視藝術》《媒介》《廣告主》等學術刊物,編纂出版《中國廣播電視年鑑》《消費行為與生活形態年鑑》《中國廣告作品年鑑》,經營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電子音像出版社。《新聞視野》《新傳時報》(新聞傳播學部新聞學院),《電視人》(電視與新聞學院電視系),《傳媒工科生》(信息工程學院記者團),《中傳攻略》。

學術交流

截至2018年6月,學校與200多所國外知名大學、科研與傳媒機構建立了交流合作關係。2009年學校發起成立了「傳媒高等教育國際聯盟」,27個國家和地區的65所知名傳媒高校加入「聯盟」。學校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媒介與女性」教席單位,建有亞洲傳媒研究中心、歐洲傳媒研究中心等國際學術研究機構。由我校主辦的亞洲傳媒論壇、世界大學女校長論壇、中國傳播論壇等高層次國際學術會議,已成為國際傳媒界、高教界交流的重要平台。

文化傳統

校徽

釋義:中國傳媒大學標誌徽由三個分別為紅綠藍顏色的鋼筆尖和三個半徑不等的同心圓構成,外環上方是英文校名「COMMUNICATIONUNIVERSITYOFCHINA」,下方是中文校名「中國傳媒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標誌徽最早時圖案外圍是三個老式鋼筆的筆尖側面圖,代表用筆書寫的新聞記者;內部圍成一個照相機快門的形狀,代表用圖像表達的攝影專業;整體類似一個發射塔的造型,代表提供技術支持的通信專業。文科、藝術、工科,在這個小小的圖案中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在之後的很多年裡,校徽雖然一直有着細微的調整,但筆尖、快門和發射塔這三個最基礎的創意卻一直被延續着。

沿革:1984年秋天,由該校學子鍾誠設計的北京廣播學院校慶30周年紀念印章誕生。

2014年9月16日,中國傳媒大學新校徽公布並啟用,較之原版,新方案雖然略有變動,但原初的創意卻被最大限度地保留下來。

北京廣播學院校訓

立德、敬業、博學、競先

這是中國傳媒大學20世紀90年代初確立的,它的含義是「立德」就是堅持德以所謂,培養學生樹立良好的社會功德和職業道德。「敬業」就是要敬重事業,熱愛專業,專心學業,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社會責任感。「博學」就是要上掌握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博文廣識,博學多才,基礎厚實。「競先」就是要具有時代精神,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開拓進取,敢為人先。

校歌

《年輕的白楊》

作詞:葉延濱

作曲:劉天禮

領唱:羅京白岩松敬一丹周濤陳魯豫李湘胡可趙琳(趙子琪)等知名校友

歌詞:

校園裡大路兩旁

有一排年輕的白楊

早晨你披着彩霞

傍晚你吻着夕陽

啊……

年輕的白楊

汲取着大地的營養

汲取着大地的營養

啊……

年輕的白楊

樹葉莎莎響

年輕的白楊

你好像對我講

要珍惜春光 珍惜春光

珍惜春光

北京廣播學院知名人物

丁文華:中央電視台總工程師。1982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電視工程系

周毅: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總工程師。1982年畢業於在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工程系

王春莉:黑龍江廣播電視局總編輯。1977年考入北京廣播學院新聞專業

主持人以及媒體人

羅京:中央電視台著名播音員,2009年因病辭世。1983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2]

張蕾:央視主持人。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與主持專業

楊帆:央視綜藝頻道節目主持人。2000年進入北京廣播學院(中國傳媒大學)播音與主持專業學習

白岩松:央視著名主持人,中央電視台新聞評論員。1989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新聞系

魯健:中央電視台主持人。2001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研究生

李詠:原中央電視台著名節目主持人。1991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

海霞:中央電視台主持人。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

李梓萌:央視新聞聯播主持人。2000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

陳魯豫:鳳凰衛視主播、主持人。1993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外語系

葉延濱:《詩刊》主編,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1994年調北京廣播學院文藝系任系主任、教授

韓晗:知名人文學者、散文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文學博士,中國科學院博士後研究員。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院碩士(2007)

崔永元:原中國中央電視台節目主持人。1985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新聞系

畢福劍:中國中央電視台文藝部導演、央視著名主持人。1989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導演專業

李湘:著名節目主持人、出品人。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系

劉長樂: 鳳凰衛視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1980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前身)

李瑞英:中央電視台新聞播音員。1983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

李修平:1987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

康輝:中央電視台播音員、主持人。1993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

姚科: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主持人,中央電視台解說。1987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

敬一丹:中央電視台著名主持人。1983年考取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

劉純燕:著名主持人、配音演員,塑造經典形象「金龜子」。1990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

歐陽夏丹:中央電視台主持人。1999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

孫小梅:中央電視台主持人。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

王雪純:中央電視台主持人。1993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

文清:中央電視台主持人。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專業

周濤:中央電視台主持人。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

秦方:中央電視台主持人。以重慶文科狀元身份進入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

王蓉:中國內地著名女歌手。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

段暄:中央電視台主持人。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國際新聞系

張騰岳:中央電視台主持人。1998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

李雨霏:中央電視台主持人。1999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專業

梁冬:原鳳凰衛視主持人,現百度公司市場副總裁。1997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編導(廣告方向)專業

張丹丹:湖南衛視主持人。1998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專業

王卯卯:網絡人氣形象兔斯基的作者。2007年畢業於該校動畫專業

郭鎮之:著名傳播學者、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1982年畢業於該校新聞專業

王廷信:著名文藝評論家、東南大學藝術學院院長,2003年畢業於該校戲劇戲曲學博士後流動站

杜憲:原央視《新聞聯播》主持人,現任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副教授。1982年畢業於該校播音專業

郎昆:央視戲曲·音樂部主任,該校兼職教授。1982年畢業於該校新聞專業

賀紅梅:中央電視台主持人。1993年畢業於該校播音專業

董浩:央視少兒節目著名主持人,1982年畢業於該校播音專業

郟捷:藝名小鹿姐姐,央視主持人。1998年畢業於該校播音專業

胡可:主持人、演員。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專業

梁雲昌:中央台主持人。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

楊柳:中央電視台主持人。1990年畢業於該校播音專業

郭志堅: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主播。1996年畢業於該校播音專業

李霞:著名娛樂節目主持人。1998年畢業於該校播音專業

剛強: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主持人。2000年畢業於該校播音專業

塗經緯:中央電視台主持人。2002年畢業於該校播音專業

蘇曉康:著名導演、作家,紀錄片《河殤》的製作人。1986年畢業於該校文藝系

孫驍驍:湖南衛視主持人。2007年畢業於該校播音專業

金越:著名導演、曾導演多次春節聯歡晚會。1990年畢業於該校電視新聞專業

何勁草: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文藝部副主任、台長助理,1983年畢業於該校新聞專業

張栗坤:北京電視台《身邊》等多個欄目主持人,2005年畢業於該校播音專業

潘奕霖: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流金歲月》節目製片人、主持人。

胡蝶:央視主播,新聞頻道《朝聞天下》節目主持人,2005年畢業於該校播音專業

程鶴麟:鳳凰衛視主持人、時政評論員、1982年畢業於該校電影系

孫曾田:著名紀錄片導演、中國中央電視台攝影導演。1983年畢業於該校文藝系

方靜:中央電視台主持人。2000年畢業於該校播音專業

慕林杉: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主持人

著名綜藝節目主持人,畢業於該校播音專業:楊央;陽光姐姐,主持人段黃巍;演員、歌手馬啟光;歌手、主持人王蓉;著名歌手顧斌;主持人田源

湖南衛視主持人,畢業於該校表演導演專:楊蕊;演員馬及人;

重慶電視台國家二級導演,電視方言欄目劇創始人,重慶衛視《霧都夜話》欄目製片人、總編導:任曦

歌手、主持人、演員、模特:張紹剛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系老師,天津衛視職場招聘節目《非你莫屬》、廣西衛視身份識別類節目《猜的就是你》主持人:蕭鈺洪

香港子棋影視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貴州肖氏聯星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貴州聯星電影電視協會會長,聯星公益慈善基金會理事長,中共中央貴州民進委員,中國道教協會貴州分會副會長:馬思純

演員:柴璐

中央電視台主持人,1999年畢業於該校播音專業:史小諾王寧(男),管彤春妮

北京電視台著名主持人,畢業於該校播音專業:嚴於信

CCTV新聞頻道《朝聞天下》主播:尼格買提

尼格買提父母來到《開門大吉》

中央電視台主持人,畢業於該校播音專業:周宇

中央電視台主持人。2001年畢業於該校播音專業:維妮娜

中央電視台主持人。畢業於該校播音專業:馬躍

央視主持人:付蓉

藝名「蓉兒」,濟南電視台都市頻道主持人:董貞

中國仙俠風音樂才女歌手:芮格

主持人:劉寶寅

浙江傳媒學院知名學者、浙江衛視新聞主持人知名演員:趙子琪

中國著名影視演員、節目主持人,曾是中央電視台主持人:胡可

中國內地女演員:鄧家佳

中國內地青年系女演員,畢業於該校表演專業:孫茜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青年演員:張可佳內地新生代女演員,有「小劉亦菲」的稱號,畢業於該校表演專業

央吉瑪:《中國夢之聲》人氣選手,並被其他選手稱為「女神

央吉瑪《世界》開口跪!民族音樂震撼全場!此曲只應天上有

特色專業

尼泊爾語

非通用語種群是中國傳媒大學較好的專業,為同類型高校相關專業建設與改革起到示範帶動作用。非通用語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聽、說、讀、寫、譯基本技能,了解非通用語對象國家各方面知識的複合型外語人才。不僅要熟練運用非通用語、英語,同時還將學習傳播、國際關係與外交等方面綜合知識。非通用語專業為新聞出版、外事、經貿、文化交流、教育、科研等部門輸送高級外語人才。畢業生就業去向包括新聞媒體,以及各級外事部門、企業等。

廣播電視新聞學

作為新中國建立後最早開展新聞教育的院系之一下設的專業,本專業主要培養能夠在各級廣播電視新聞傳播機構、管理機構從事新聞採訪、報道、寫作、編輯、評論、主持、策劃等工作的廣播電視新聞傳播人才本。學生在完成兩年的學習後,有機會進入電視系特色班、出鏡記者班學習。專業主要為各級電視台和新聞傳媒機構培養專門的出鏡記者和主持人。

動畫

動畫專業現有各類專業實驗室和創作室四千餘平米,軟硬件資金投入超過數千萬元,擁有先進的設施設備。動畫學院實行開放式辦學,廣泛吸納國內外動畫教育資源,與知名國際大學建立了長期的教育合作項目。形成了融教學、科研、創作、製作於一體的動畫、數字媒體藝術、遊戲設計及網絡多媒體教學研究基地。

新聞學

新聞學是新中國建立後最早開展新聞教育的院系之一下設的專業,主要研究新聞事業與社會的關係,各種新聞媒介的特性、功能及其運用,新聞事業的歷史、現狀及其發展規律,新聞事業的管理等,培養從事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絡等工作的新聞傳播人才。

播音與主持藝術

本專業主要培養具備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語言文學,播音學以及藝術,美學等多學科知識與能力的複合型應用語言學高級專門人才。畢業生主要在廣播電台,電視台及其他單位從事廣播電視播音與節目主持工作。

廣播電視編導

本專業培養廣播電視節目策劃、創作、製作等方面的專業知識。主幹學科為藝術學、新聞傳播學。畢業生在全國廣播電影電視系統和文化部門從事廣播、電視節目編導、藝術攝影、音響設計、音響導演、撰稿、編劇、製作、社教及文藝類節目主持人等方面工作。

廣播電視工程

這個專業是非常好且有特色的專業,每年招收的人數雖然不多但是在工學院非常受重視。畢業後從事科學研究、系統設計、產品開發應用、系統支持、視音頻節目製作等方面工作。

廣告學

這個專業有兩個方向可以選擇報考,分別為新媒體廣告方向和品牌傳播方向。主幹課程為傳播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市場營銷、廣告學概論等。主品牌傳播方向要就職去向為媒介、企業及專業品牌傳播機構。新媒體廣告方向就業為各種新媒體、企業及各類新興媒體傳播公司。

錄音藝術

錄音藝術專業是一個技術和藝術相互融合的專業方向。主要培養學生的音響、擴聲系統工程設計安裝和調試的能力以及錄音和擴聲藝術創作能力,畢業生主要從事音響系統工程、擴聲系統工程設計等方面工作。

傳播學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新聞學、傳播學的系統理論和網絡傳播知識和應用技能。畢業生主要是在媒體、網站、政府宣傳部門以及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網絡新聞信息的相關工作。

文化產業管理

本專業的學生需要掌握管理學、經濟學、影視藝術學、社會學、傳播學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畢業生可以從事文化產業開發、項目策劃運營、媒體管理、影視劇和電視欄目製片等工作。

泰米爾語

非通用語種群是中國傳媒大學較好的專業,為同類型高校相關專業建設與改革起到示範帶動作用。非通用語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聽、說、讀、寫、譯基本技能,了解非通用語對象國家各方面知識的複合型外語人才。不僅要熟練運用非通用語、英語,同時還將學習傳播、國際關係與外交等方面綜合知識。非通用語專業為新聞出版、外事、經貿、文化交流、教育、科研等部門輸送高級外語人才。畢業生就業去向包括新聞媒體,以及各級外事部門、企業等。

斯瓦西里語

非通用語種群是中國傳媒大學較好的專業,為同類型高校相關專業建設與改革起到示範帶動作用。非通用語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聽、說、讀、寫、譯基本技能,了解非通用語對象國家各方面知識的複合型外語人才。不僅要熟練運用非通用語、英語,同時還將學習傳播、國際關係與外交等方面綜合知識。非通用語專業為新聞出版、外事、經貿、文化交流、教育、科研等部門輸送高級外語人才。畢業生就業去向包括新聞媒體,以及各級外事部門、企業等。

孟加拉語

非通用語種群是中國傳媒大學較好的專業,為同類型高校相關專業建設與改革起到示範帶動作用。非通用語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聽、說、讀、寫、譯基本技能,了解非通用語對象國家各方面知識的複合型外語人才。不僅要熟練運用非通用語、英語,同時還將學習傳播、國際關係與外交等方面綜合知識。非通用語專業為新聞出版、外事、經貿、文化交流、教育、科研等部門輸送高級外語人才。畢業生就業去向包括新聞媒體,以及各級外事部門、企業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