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軌電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北京有軌電車的歷史始於1899年有西門子公司建設的連接永定門至京奉鐵路馬家堡站的電車線路,亦是中國第一條有軌電車線路。北京主要有軌電車路網的發展始於1924年,直至1966年有軌電車完全被無軌電車取代[1]。21世紀後北京開始陸續引入現代有軌電車系統。
歷史
19世紀
1897年6月,津蘆鐵路延伸到馬家堡。馬家堡火車站建成後,為了方便京城人員乘車,德國西門子公司與鐵路總公司簽訂合約,為北京修建連接永定門與馬家堡火車站的有軌電車線路。該線路於1899年5月竣工,6月30日通車,時刻表上稱之為「Imperial Chinese Electric Tramway」。1900年,義和團運動爆發,同年6月12日,馬家堡火車站被義和團焚毀,有軌電車被一同砸毀拆除。。
運營
線路全長3公里,使用1,435mm標準軌,設永定門與馬家堡兩站,並於馬家堡站與津蘆鐵路接軌,單程票價為10分。每日的車次為10分鐘一趟,從早上6點左右營業到晚上8點左右。運營方共有6節車廂,每次開行2節,每列電車每天能跑50-60次,運送萬餘名遊客。車廂的內飾和長途列車相似。「將近兼旬,每日遊人踵接而至,計車六輛,分三次開行,每次二車,每日往返五六十次,每車日賣客票三十餘張(按:每張800文),總計遊人日以萬計,獲利頗為豐厚也。」
設施
該線路擁有機車、拖車各4輛,每輛車含16個坐席並可站立14人。機車配有Siemens & Halske B型電機,最高速度可達20km/h,為當時世界最快。馬家堡電車站距離馬家堡火車站約400米,電車修理車間與發電廠亦位於此站中。發電廠配有兩台75馬力的複式蒸汽機與兩台45千瓦的500V發電機,為整條線路提供電力。
21世紀
前門大街從2004年開始大修,2008年5月28日完工。此次改造中,前門大街重新鋪軌,恢復有軌電車。北京地鐵車輛廠參考52式有軌電車的樣式為天街公司生產2輛北京前門超級電容有軌電車。北京前門超級電容有軌電車裝有2台牽引電機,使用VVVF調速,最高速度為10km/h。為了還原真實,電車的電缸與閘把均為從大連購得的廢舊電車部件。線路全長840米,使用1,435mm標準軌,設前門與珠市口兩站。供電方式為超級電容,無需架設架空線,充滿電只需3-5分鐘,一次充電可空載運行16公里。
2009年1月1日,前門大街有軌電車正式運營,單程票價為20元[2]。
視頻
北京有軌電車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懷念北京的古董有軌電車,搜狐,2020-2-21
- ↑ 老北京前門大街"鐺鐺車"正式開通組圖,中國網,2009-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