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電報大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北京電報大樓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西長安街北側[1],原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電信網中心和全國電報網路主要匯接局,現為數據業務及互聯網業務的中心。
歷史
1952年,北京電信局開始申請建設北京電報大樓。1953年,選定北京西單北大街作為樓址,並且開挖地基。但很快便因城市規劃變動而停工。1955年3月,北京市規劃局重新確定在北京西長安街北側建設北京電報大樓,並且重新頒發工號「005工程」。1955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批示,建築地點適中,便於利用北京市話網、地下電纜管道構成電報通信網及敷設遙控聯絡線,既能節約建設投資,又便於今後發展。1955年11月,北京電信局成立了「005工程處」,負責該工程的建設工作,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工程部北京工業建築設計院(總建築師林樂義)擔任設計工作,同時請蘇聯專家進行技術指導。
1956年4月21日,北京電報大樓開工,1958年9月21日竣工。建設總投資980萬元人民幣,全部工程造價792.8萬元人民幣。主要通信設備自蘇聯及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引進,塔鍾及相關部分的設計、製造、安裝,獲得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專家的協助。北京電報大樓啟用時,郵電部部長朱學范親臨現場並剪彩。
北京電報大樓自投入使用起,便始終徹夜通明。1990年代以前,北京電報大樓是北京人與外界通信的主要場所。北京電報大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個五年計劃中,郵電建設的大型綜合通信樞紐工程。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電信網中心、全國電報網路主要匯接局,與全國所有省會、直轄市、自治區首府、工商業大城市、邊防要塞、重要海港、休養勝地等均有直達報路;與全世界各主要國家及地區有國際直達報路。北京市內的大多數郵電支局及業務量較大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均與北京電報大樓報房有北京市內直達報路。北京電報大樓的傳真電報電路與中國各大城市、世界各主要國家的首都連通。
1990年代後,電報業務量逐漸下降。北京電報大樓逐漸轉為數據業務及互聯網業務中心。1998年9月28日,北京電報大樓作為當時北京唯一24小時營業的電信綜合營業廳正式營業。1998年底,北京電報大樓工作人員創建了中國內地第一個公眾多媒體互聯網China169,並加載中文內容,中國內地第一台服務器也正式落戶北京電報大樓。此後,北京電報大樓的IDC機房(互聯網數據中心)成為中國內地各大內容提供商的必爭之地。2001年8月1日,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取消了公眾電報特急加急業務。後來北京電報大樓一層營業廳的電報業務窗口成為北京唯一一個電報業務窗口。
2017年6月15日起,因北京電報大樓裝修改造,北京電報大樓一層的中國聯通電報大樓營業廳正式關閉[2],該營業廳所有業務(包括電報業務、固話寬帶業務、移動通信業務、專線業務等)調至北京長途電話大樓一層的中國聯通長話大樓營業廳。北京電報大樓的名字也將消失,大樓一層將變成中共中央宣傳部的對外發布廳。
視頻
北京電報大樓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北京電報大樓坐落在西城區西長安街11號,新浪微博
- ↑ 北京電報大樓營業廳6月15日關閉 暫別59年歷史,北京本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