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北京皮影 |
皮影戲是中國民間一門古老的傳統藝術,老北京人都叫它「驢皮影」。先後形成東城、西城兩大派別。千百年來,這門古老的藝術,伴隨着祖祖輩輩的先人們,度過了許多歡樂的時光。據史書記載,皮影戲始於戰國,興於漢朝,盛於宋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基本內容
中文名:北京皮影
流行地區:北京
定義:傳統藝術
別稱:驢皮影
簡介
耍皮影不但可以鍛煉手指的靈巧性和手腦配合能力,對培養人的手工操作能力也十分有益,對老年人活動臂、腕和手指,防止老年關節僵化大有好處。用雙手耍弄影人,使影人能做出你要它表達的動作,會有一種主導感,玩起來會感到十分欣慰。在耍弄影人的同時,還可以自由配唱配道白,有益於身心健康。
傳承保護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北京皮影劇團獲得「北京皮影戲」保護單位資格[1]。
價值
皮影不但是觀看欣賞的,而且也是每個人都能自己玩的,還可以置於窗前或白牆之上,作為室內藝術裝飾。由於皮影造型古樸典雅,民族氣味濃厚,既具有藝術欣賞性又有收藏價值。
製作
製作皮影人的民間傳統工藝方法,整個過程要經過制皮、描樣、雕鏤、着色、熨平、上油、訂綴等幾個細緻複雜的過程,其中雕鏤是最重要的過程。先刻頭帽後刻臉,再刻眉眼鼻子尖,服裝發須一身全,最後整裝把身安,刻成以後再上色,整個製作就算完。刻成以後,在皮影人的四肢關節等處用線訂綴起來,連上鐵杆,再用一皮條包圍在上身的脖領處作為安裝影人頭的插口,在脖領前訂上一根鐵絲作為支撐影人的主杆,在兩手端處用線各拴一根鐵絲為耍杆,插上影人頭後,一件完整的皮影人即告完成。
溯源
歷史
皮影自明中葉從蘭州和華亭先傳入河北涿州、後再傳到京西、北郊農村,然後入城。到清朝同治年間分為東、西兩派,東派––灤州戲,西派––涿州影。西城毛家灣的「和順社」是西派,以外都是東派的領域了。兩派的分別,西派沒有底本,影戲人都着古裝;東派有底本,旦角用時裝,所以後來以東派為影戲的主流。
僅存西派皮影。西派皮影形成於明正德年間(公元1506年)。經路德成成立於1842年的北京祥順影戲班、路福元的福順影戲班、路耀光的德順影戲班、以路景達為代表的另一德順影戲班(1957年政府改造為北京宣武木偶皮影劇團,後更名為北京皮影劇團)及路海、路寶剛共五代傳承。在表演中配唱西北的「碗碗腔」,「老虎調」,開始叫做「蒲團影」。相傳觀音菩薩曾化成影戲藝人,從於蒲團之上警世啟頑。所以影戲演出時,藝人端坐蒲團,以示肅敬,故名「蒲團影」,遂稱「西派」。西派皮影逐漸受京劇影響,又吸收了東派精華進而突破了宣揚佛法的範圍,編演了一些神話故事戲,豐富和發展了表演內容和藝術形式。
西派皮影藝人路廣才之路德成繼承父業,在北京西城演出。此後以路家為代表的北京西路皮影傳承斷。
嘉慶初年(1796-1800)白蓮教起事,並妄稱以紙人紙馬塗以人血即活,指揮驅使,兵源不絕。御史妄秦,影戲班擁有紙人紙馬,誣影戲藝人為「懸燈匪」。於是下令搜捕演員四散奔逃。其中著名藝人路廣才逃回昌平躲避,餓死于山中。
1821年道光皇帝即位,白蓮教案趨於平靜,北京城內的影戲逐漸恢復。不久,河北灤州影進京,唱腔新穎,表演生動,受到北京觀眾的歡迎。因其東來,又落戶於東四牌樓一帶,故稱「東派」。明武宗正德戊辰三年(1508年)北京曾舉辦百戲大會,皮影戲參加了演出。清代北京皮影已很普及。除深受農民、市民歡迎外,
辛亥革命後,路家班第四代傳人路宗有在西四牌樓北毛家灣成立德順皮影社。他與京劇界人士往來甚密,遂將京劇唱腔吸收到影調中,別開生面。京劇名宿梅蘭芳、尚小雲常邀至家中演出,對其演唱的影調十分欣賞。此外,京劇演員劉鴻聲學藝期間,曾到德順皮影社參加幕後伴唱(後台叫「鑽筒子」),使北京皮影能演出京劇劇目,如《二進宮》等,形成獨特的風格。
皮影戲除了深受農民、市民歡迎外,還進入到宮廷。康熙時,禮親王府設有八位食五品俸祿的官員專管影戲。嘉慶時逢年過節等喜慶日子還傳皮影班進宅表演。當時的北京影戲班白天演木偶,夜晚則於堂會唱影戲,有不少京劇演員也參加影戲班演出。
近代
過去表演皮影由藝人在幕後一邊操縱皮影一邊演唱,並配以音樂。一個戲班六七個人和一箱皮影就能演三四十場戲,演出完畢,全部行頭裝箱就走,輾轉十分便捷。演皮影戲的設備非常輕便,所以戲班流動演出的優勢很強。不論在集市還是在大廳、廣場、庭院以至普通室內,架起影窗布幕和燈箱就能開戲。在民間鄉村城鎮,大大小小的皮影戲班比比皆是。無論逢年過節、喜慶豐收、嫁娶宴客,都少不了搭台表演皮影,有的還要通宵達旦或連演十天半月,十里八鄉的人都來觀看,非常熱鬧。
造型
造型設計突出了人物的情感和神態的塑造,注重人物着裝在影人關節處連接的統一和衣飾冠戴的合理性。路景達創造性地將京劇臉譜融入皮影造型中,其造型典雅,色彩亮麗。
皮影不僅屬於傀儡藝術,還是一種地道的工藝品。它是用驢、馬、騾皮,經過選料、雕刻、上色、縫綴、塗漆等幾道工序做成的。皮影製作考究,工藝精湛,表演起來生趣盎然,活靈活現。
北京皮影以線刻見長,自清中葉後,在造型上借鑑京劇,出現了生、旦、淨、丑、末的臉譜。正是藝術家們一代代人的努力,才使得皮影藝術不斷的繁衍、發展。
當皮影演員可不容易,除了唱、念,還得會操作影人,影人的動作、神態最能看出演員的功夫。這一招一式,看上去得像那麼回事。雖說皮影戲這功夫在手上,可心裡和眼裡的功夫可不是三兩天能夠練出來的。
東派灤州影戲脫胎於高腔,前四五十年還用高腔白口,不過沒有尖團字。旦角全用時裝,做影戲人時就以當時的「頭纂」為主。所以一看影戲人就知道是什麼時期的產物。像乾隆、嘉慶時梳「元寶纂」,道光、咸豐時梳「瓢岔兒纂」,同治時梳「平三套」,光緒初年梳「臥龍船」,以後改「蘇州撅」,再改「圓纂」,再改「十三盤」,再改「搭拉蘇」,再改「桃兒式」,剪髮改「飛機式」。
演皮影戲離不開皮影人兒。做皮影人兒可是個技術活兒。北京城的皮影,從造型到製作方法和其他地方的皮影都不一樣。北京皮影的造型更多地借鑑了京劇戲裝的造型圖案,尤其是到了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以路景達為代表的北京皮影第四代「路家德順影戲班」,從那時起,北京皮影的造型發展就到了一個全新的時期。
做皮影人兒得有皮子。早年間藝人們大多用驢皮做,驢皮的韌性好,白淨,雕刻起來不夾刀子,也容易上色,但皮影人,大部分都是用牛皮來製作了。
雕刻藝人首先得把皮影圖樣描摹到皮子上,然後在皮子下面墊上一塊蠟版,用一把直刀按照皮子上畫出的圖樣一刀一刀地雕刻。北京的皮影講究的是刻線,就像畫工筆畫那樣,只不過畫畫是用筆畫,皮影是用刀子「畫」。雕刻完成的皮影人還要經過着色、上漆、裝訂、安杆等步驟,一件皮影人就做好了。
聲腔
聲腔吸收了崑曲、京劇、曲藝等北京地方劇、曲種的聲腔、曲調,一段唱段中巧妙地融進多種聲腔曲調,形成了北京皮影特有的聲腔藝術特點。
影戲以「耍」為主,在紙帳下通過活動表現劇中情節。手法靈敏的能使皮人動作逼真,但唱腔白口也十分講究。影戲開場先念坐場詩兩句或四句,戲的內容和角色的情緒分別選用八種腔調:「七字文」,不論多少句都是每句七個字,用平韻叫「正」,用仄韻叫「反」,反七字沒有過板,拍節緊湊;「三趕七」,也有反正,格式是倆三字、倆四字、倆五字、倆六字、倆七字算為一式;「五字句」,也有反正,是不論多少句都是每句五字;「大金邊」,格式是倆五字、倆三字、倆四字、單七字、倆三字;「小金邊」,是倆五字、單七字。「六字頭」,倆三字、單七字;「三字經」,完全是三字一句;「十字句」,完全是十字一句。
劇目
主要是八大部:歷史故事四大部為:《英烈春秋》《背解紅羅》《四大名山》《香蓮帕》。神話故事四大部為:《白蛇傳》《混元盒》《西遊記》《小開山》。此外還有多部小戲。大戲可連續演出於茶社、戲場,小戲則多演於堂會。 在藝術交流中,京劇也吸收了影戲的精華,如武生前輩俞菊笙排演的八本《混元盒》便是採用了影戲的故事情節。尚小雲排演的《蘭蕙奇冤》、程硯秋排演的《朱痕記》和《金鎖記》則借鑑了影戲《十五貫》《朱痕記》《六月雪》的優長。
1955年起,在天橋演出劇目:
傳承
皮影藝術給北京的文藝舞台增添了古色古香的品味,它深受北京人,特別是老人和小朋友的喜愛。北京皮影繼承了西派皮影藝術的特色,善演神話、武打和寓言劇,久演不衰的保留劇目有幾十齣,都以唱腔委婉、表演細膩而著稱。皮影不僅受到中國人的喜愛,外國朋友也挺着迷。很多精美的皮影人被國外博物館收藏。古老的皮影藝術正煥發着青春的活力,豐富着人們的文化生活,把人們帶入一個完美的藝術世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將皮影、木偶合併組建了北京宣武皮影木偶劇團。1953年參加赴朝慰問團,為志願軍演出。1955年起長期在天橋演出,劇目有:《打口袋》、《大過會》、《金錢豹》、《哪叱鬧海》、《無底洞》、《芭蕉扇》等。1964年排演現代戲《飛奪瀘定橋》、《奇襲奶頭山》、《智取威虎山》等。1966年,「文革」開始,被迫停業。1967年劇團被解散,演職員被分配到幾家工廠當工人。1979年,恢復劇團,團址設在宣武門外香爐營四條,更名北京皮影劇團。此間為皮影藝術進行了探討和革新,增添了設施,擴大了影窗,加強了燈光。同時編演了一批新劇目,曾在北京市舉辦的匯演中多次獲獎。1982年先後為日本民族學博物館、聯邦德國皮革博物館雕刻了皮影藝術品百餘件。1983年應邀訪問意大利、奧地利、法國、聯邦德國的30多座城市,並參加了第五屆國際傀儡藝術節。1985年赴洛杉機參加「萬國博覽會」,在中國館當場製作和表演皮影戲中的人物造型,受到歡迎。
1987年參加了文化部藝術局和唐山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全國部分省市皮影戲唐山邀請賽,北京皮影劇團的參賽節目、新編歷史故事劇《孟姜女》(編劇馬鐵漢、崔永平,導演昌振平)和傳統戲《水漫金山》榮獲二等獎,捧回飛龍杯。東道主唐山市皮影劇團演出的《雙山情》榮獲一等獎,留下了皇冠杯。這次盛會除了與兄弟省市互相觀摩學習外,更是「東派」、「西派」的久別重逢。1988年為了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10周年,應日本東京都劇團影法師(皮影劇團)的邀請,舉辦中、日皮影劇團聯袂公演北京皮影戲《西遊記》的慶祝活動,在日本各地巡迴演出,歷時兩年之久,為中日兩國人民的和平友誼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
2004年4月22日,北京崔永平皮影藝術博物館正式開館,為中國古老的瀕臨失傳的民間藝術——皮影戲創建了一個生存與傳承的空間。人們從這裡看到兩千多年前皮影戲的發明創造過程和500多個盔發別致的皮影頭像。無論是善美的還是惡丑的,都有一種熟悉親切之感。熟稔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都向人們展示着皮影戲曾有的輝煌。《山羊與狼》 、《哪吒鬧海》、《寶蓮燈》、《水漫金山》、《小英雄雨來》等諸多劇目都曾獲藝術獎勵。這一切,都與一個帶有傳奇色彩的人物息息相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