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京第一航空工業學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站酷網 的圖片

北京第一航空工業學校,簡稱北京航校,又名為華北第一工業學校,是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重工業部創建的一所航空工業中等專業學校,位於北京市。學校先後隸屬於重工業部、第二機械工業部、第一機械工業部、第三機械工業部(中國航空工業部前身)。

學校簡介

北京航空工業學校,簡稱北京航校,又名為華北第一工業學校。

1969年6月10日,北京航空工業學校改建為長空機械廠,生產航空發動機油泵。

北京航空工業學校(簡稱為「北京航校」)原位於德勝門外葦子坑,即現在的健翔橋以北、京藏高速公路以東、鳥巢國家體育場和水立方戲水樂園以西的安翔里社區所在地,占地188000平方米,是一所培養航空工業中等技術人才的中等專業學校。

從1952年建校,至1969年9月改為國防二辦長空機械廠,總共經歷了17年的風雨歷程。北京航校建立之初由於保密的需要對內稱北京航空工業學校,對外稱《華北第一工業學校》,後來統一稱《北京航空工業學校》。由於學校一段時間增設了大專班,學校自1960年2月升格為「北京航空工業專科學校」。1963年初恢復為「北京航空工業學校」校名,停止招收大專生。北京航校隸屬於原中央人民政府重工業部,後隸屬於第一、第三機械工業部,即後來的航空工業部,是資格最老的部屬航空工業中等專業學校之一。建校初設有活塞式發動機、噴氣發動機、飛機設計與製造和航空零件機械加工四個專業,後調整為飛機製造與裝配、航空電機電氣設備裝配與試驗、航空零件機械加工專業,1964年又增加了化學分析和機床維修專業。

解放初期,遵照中央人民政府重工業部航空工業局「關於建廠同時建校,以適應抗美援朝戰爭的迫切需要,儘快裝備空軍飛機」的決定,由地處北京南苑的國營211廠抽調以後來任北京航校副校長的劉光同志為首的得力幹部,籌劃北京航校的教學和基本建設工作。1951年9月開始籌建,1952年10月3日舉行首屆開學典禮,開始在211廠借房辦學開課。1954年6月從南苑遷移到德勝門外葦子坑校址。

1952年10月,前蘇聯援華教育專家組一行三人在北京航校分步驟地對學校的各項工作進行了指導,為學校的建設付出了辛勤的勞動。1955年9月專家組在華合同期滿回國。

首屆學生來自於張家口解放軍軍事工程學校、南京軍事學院,以及浙江軍區、山東軍區等部隊中選送的現役軍人共603名。他們當中的大多數是為抗美援朝入伍的中學生,也有一些是解放戰爭中參加革命的老同志。1953年8月、1954年8月和1956年2月是北京市各中學選送的品學兼優的優秀學生;從1955年8月開始由全市統一考試中錄取出類拔萃的學生入校學習,1965年錄取了最後一期學生。1955年8月,第一期畢業生走出校門,1969年9月最後一期學生畢業,共17期7403名學生畢業,其中含大專生375名。

教育教學

北京航校有着良好的教學環境,有着完備的教學設備[1]設施。學校有兩座教學樓和一座化學實驗樓。寬敞明亮的教室、設施完備的實驗室和實習工廠,為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創造了條件。一棟棟宿舍樓,還有符合標準的體育運動場、食堂、衛生室、浴池等為學生在校期間的生活和身體健康提供了保證。她更有着一支非常優秀的教職員工隊伍,他們克服困難,自編教材,自行設計繪製教學掛圖和教具,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革新教學模式[2]、考試方法,注重提高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為加強學校的管理和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了主導作用。1958年12月22日,北京航校自己設計製造的「紅旗一號」輕型飛機在西郊機場試飛成功就是明證。

北京航校以抗日軍政大學的校風即「三八」作風(三句話: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八個字:團結、緊張、嚴肅、活潑)作為自己的校風,以抗日軍政大學的校歌為自己的校歌,實行半軍事化管理,逐漸形成學風淳樸,紀律嚴明,學習刻苦,互助友愛,團結向上的良好風氣。在四年的學習時間裡,同學們要學習基礎課,即高中程度的數理化以及語文政治外語等;要學習專業基礎課,如機械製圖、電工學、金屬工藝學、工程力學、航空概論、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等;還要學習各個專科的專業課程。每個學期有近一半的時間到實習工廠進行各個工種的實習勞動,或者到航空工廠實習。再經過撰寫畢業論文和通過畢業答辯,完成全部學業。

按照上級的安排和要求,學校經常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社會活動。一年一度的國慶佳節,在天安門廣場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檢閱的遊行隊伍當中,都有北京航校的學生組成的儀仗隊排列其中。晚上的焰火晚會更是少不了他們的身影。他們還經常到機場,作為首都民兵師,或者作為群眾隊伍去迎送外國元首和政要。每年的夏收、秋收期間,到附近農村參加農業勞動已經形成慣例。學生的課餘生活十分豐富多彩。學校的各種球隊、體操隊、田徑隊、航模隊,在北京市中專運動會以及各專項比賽中,多次取得優秀成績,獲得最高獎勵。學校的舞蹈隊、合唱隊、民樂隊、口琴隊、曲藝隊、話劇隊等在各種慶祝活動和學校、班級聯歡時大顯身手,在緊張的學習中給校園裡注入了快樂活潑的元素,且增進了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友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學校的傘兵排曾經於1965年三八國際婦女節進行的空降武裝跳傘和排進攻表演,大獲好評,受到鄧穎超、康克清等老一輩革命家的接見。學校的航模隊在1965年8月參加全國航模創紀錄測驗中,打破全國紀錄和世界紀錄,為學校為祖國爭了光。

專業設置

1、活塞式發動機專業。

2、噴氣發動機專業。

3、飛機設計與製造專業。

4、航空零件機械加工專業。

5、飛機製造與裝配專業。

6、航空電機電氣設備裝配與試驗專業。

7、化學分析專業。

8、機床維修專業。

歷史沿革

1952年,北京航空工業學校創建,對外稱華北第一工業學校。

1960年,更名為北京航空工業專科學校。

1963年,更名為北京航空工業學校。

1969年,北京航空工業學校改建為長空機械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