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入江信號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北入江信號場


位置    北海道洞爺湖町入江

路線    室蘭本線

類型    地面車站

啟用日期  1945年8月1日

北入江信號場(日語:北入江信号場駅きたいりえしんごうじょう Kita-irie Shingōjyō

簡介

北海道旅客鐵道室蘭本線的內一個信號場,位於洞爺湖町

所屬路線

背景

室蘭本線因對應高速化及應付由札幌站所分流的特急列車流量,自1950年代起開始進行複線化,一直至1970年完成豐浦~洞爺為止,由長萬部至沼之端再接駁至千歲線往札幌的144公里路段中,已有超過90%的路段為複線路段,但唯獨洞爺~有珠之間的5.1公里、以及長和~稀府間的9.1公里路段則仍然為單線鐵路,不過長和~稀府之間的所有交會站都全部設有客運車站(伊達紋別、北舟岡),相反洞爺~有珠間的交會站並沒有客運設施,因此規格上只屬於「信號場」。

北入江信號場經歷過兩次廢除,亦曾經昇格過為「臨時乘降場」,但最終還是降回為信號場。2017年2月發生了一單貨物列車出軌意外,一列載有19節貨卡、編號3055號的高速貨物列車,由隅田川站開出,前往札幌貨物總站時,在駛經本信號場時,駕駛員發覺有異常聲音,後來發現車頭的後車輪出軌[1][2],事件導致超過140班客運及貨運列車受到影響,大部份需要停駛、而來往函館與札幌之間的特急列車則改行駛函館本線舊線(山線)路段。翌日黃昏時段始重新開放路段。

名稱由來

車站位於入江範圍內,由於列車向札幌方向行駛時為北上,因此冠以「北」入江的稱呼,然而,信號場位置其實反而是在大字範圍的南端位置。

歷史

  • 1945年8月1日:日本國有鐵道室蘭本線「北入江信號場」正式開設,亦有辦理旅客服務事宜。
  • 1948年7月1日:信號場首度廃止,改為由鐵道管理局鉄道管理局設定的「北入江臨時乘降場」,仍然維持辦理旅客服務事宜。
  • 1964年8月30日:於靠向有珠站約600米重新設置信號場。同時中止辦理旅客服務事宜。
  • 1986年11月1日:二度廢站[3]
  • 早於1982年4月時根據札幌鉄道管理局出版的資料「札幌鉄道管理局管內停車場一覧表」中顯示,本信號場已是無職員配置的無人信號場。

車站構造

2線可交換列車的配置,複線路軌長度約為600米(由兩端起計則約為640米),海側一方(上行)為1號線,為上下副本線;山側一方(下行)為2號線,是主線道。當列車需要避線時,則會駛入1號線,讓對面的列車利用2號線通過。當沒有避車時,列車則直接使用2號線[5]

於1號線側設有1座保線用的單層水泥建築物,不對外開放。

相鄰車站

北海道旅客鐵道
室蘭本線
洞爺(H41) - 北入江信號場 - 有珠(H40)

參考文獻

  1. 北海道で貨物列車脫線 先頭機関車、けが人なし,產經新聞,2017年2月23日。
  2. JR貨物/室蘭線列車脫線事故の概況を発表,L News,2017年3月15日。
  3. 《日本鉄道旅行地図帳1號北海道》,新潮社:2008年5月。
  4. 亦有指為1994年1月19日。
  5. 5.0 5.1 "鉄道事故調査報告書 I 日本貨物鉄道株式會社 室蘭線 北入江信號場構內 列車脫線事故" (pdf). 運輸安全委員會. 2018-07-26 [2018-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