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宋「活魯班」喻皓的故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北宋「活魯班」喻皓的故事,歷史人物故事。[1]

故事內容 

原圖鏈接北宋「活魯班」喻皓

喻皓,中國古代建築家。生於五代末、北宋初。又稱預浩、預皓、喻浩。浙東人,曾任杭州都料匠。擅長營造,尤善建塔。在建造開封開寶寺塔時先做模型,然後施工,歷時8年建成(宋太宗端拱二年,也即公元989年竣工)。在杭州建梵天寺塔時,他科學地解釋了木塔的穩定問題。所着《木經》3卷,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建築專着,已佚。

北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東京(即開封)建成了一座13層的塔。這塔呈八角形,塔上安放菩薩,塔下作為「天宮」——人們朝拜菩薩的地方。這塔名叫「靈感塔」。

負責設計、施工的,是特地從杭州調來的名匠喻皓,人稱「活魯班」。

靈感塔建成之後,人們覺得這一次「活魯班」似乎太粗心了,那塔身明顯地朝西北方向傾斜!

聽到別人的議論,喻皓笑了,說道:「這是我特地設計的。這裡土質比較松,加上常年吹西北風,這塔建成之後,過了幾十年、上百年,塔身會向下陷落一些,經西北風不斷地吹,正好會慢慢矯正過來。」

人們聽了非常佩服,誇他到底是「活魯班」!

又有一次,人們在杭州建造一座木塔。造到第三層,覺得塔搖搖晃晃的,不敢再造第四層。

人們趕緊把「活魯班」請來。

喻皓上上下下仔仔細細看了一番,說道:「只消在每一層上都鋪上木板,把木板釘在木樑上。這樣,增加了橫向的拉力,塔就不會搖晃了。」

人們根據喻皓的意見做後,果真,塔變得非常穩定,一點也不搖晃了。

人們佩服喻皓,把他稱為「活魯班」,說他的本事是神仙賜的。喻皓笑笑,不以為然。他的本事是從哪裡來的呢?你只消知道下面這個故事,就明白了。

在開封城裡,有一座唐朝時建造的相國寺。它具有10種各具一格的建築結構,號稱「十絕」。

喻皓一到開封,就跑到相國寺去,細細查看。慢慢地,他看懂了十絕中的九絕,還有一絕看不懂。

哪一絕呢?就是屋檐四角的向上卷的「卷檐」結構。

喻皓先是站在那裡,仰着頭看。站累了,坐下來看。坐累了,乾脆躺在地上,認認真真地看。

他經過反覆分析,終於弄懂了卷檐的結構,知道用什麼辦法建造這種卷檐。

喻皓那料事如神的本領就來自他刻苦學習,善於吸取別人的長處。

喻皓曾寫過一本書,叫作《木經》,可惜沒有流傳下來。他做過多年的木工,後來學會了設計。他是在干中學,學中干,不斷增長知識、提高本領的。

視頻 

中華一代建築宗師,曾編木匠秘籍《木經》,被稱為北宋「活魯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