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宋滅亡的原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北宋滅亡的原因北宋是中國歷史上繼五代十國之後的朝代。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宋朝,定都開封。北宋年間,國家經濟文化繁榮昌盛,科技發展迅速,政治也較為開明。在對外關係上,北宋同朝鮮、日本關係密切,甚至同遙遠的西亞和非洲等國也有往來。在當時,北宋可以說是世界上當之無愧的第一大國。然而這樣一個強盛的國家,建國僅167年,就被金國滅亡了。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1]

有人說,北宋王朝的覆滅是基於王安石變法而遺留下的社會根源。也有的人說,北宋的覆滅其實就是宋徽宗的靖康之難一手造成的。

其實這都不是根源答案,北宋為何會覆滅,根源應該是北宋歷代君王所一代代遺留下的思想所導致,再深層次追溯,北宋的覆滅和宋太祖趙匡胤也有這很大的聯繫。

在研究北宋歷史時,我們可以發現,北宋建立時,整個中原大地最北方防備遊牧民族的防禦地帶幽雲十六州,卻被契丹人占領,因此,這就給北宋的覆滅埋下了一個伏筆。

或許很多人不了解幽雲十六州,到底有着怎樣的戰略價值,我們這樣來講大家或許就清楚。整個中原大地呈現出西高東低的地勢劃分,同時又呈現出北高南低地的地緣分布,並且幽雲地帶多山脈,中原人軍隊如果能夠占領這裡,依託於幽雲一代的山脈優勢,就可以達到用步兵抵禦遊牧民族騎兵威脅的目的。

換句話說,幽雲十六州就是中原王朝北方屏障,而失去了這裡,那麼,敵人騎兵部隊將長驅直入攻入南部平原,而平原作戰本身就是騎兵占據優勢,所以,失去幽雲十六州,這對新成立的北宋王朝而言,就相當於把自己的腹地赤裸裸展現給契丹人。

失去燕雲十六州,北宋失去北部屏障

因此,北宋的建立其實還是建立在一個危機四伏的情形下。而也有史學家認為:「北宋的覆滅其實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君王思想才是王朝覆滅的根源。」北宋建立時,帝國已經失去了幽雲屏障,而對於奪回這塊戰略要地,北宋表面表現強硬,實際上卻十分疲軟。

北宋剛建立時,因為北漢的緣故,幽雲十六州被割讓給契丹國;而等到北漢被吞併後,北宋想拿回幽雲十六州,就必須要面對契丹這個強敵。但是,北宋剛剛建立,根本沒有太強的實力去對抗契丹。

另外,北宋的軍隊絕大多數都是步兵,失去幽雲之地的依託,北宋步兵根本就無法抵抗契丹騎兵。而趙匡胤也深知北宋的實力,還沒有能力去撼動契丹,因此,在幾輪象徵性用兵後,北宋對遼戰略開始從強硬轉向靈活。

為什麼說,對遼戰略開始從強硬轉向靈活了呢?這其實和北宋面臨的國家處境有着很大的關係。當時的北宋盛行文人之風和經商風氣,北宋的財政收入是遠超契丹,所以說,北宋就不缺錢。

同時,這就存在了一個弊端,國家究竟是大力發展軍事還是經濟呢?發展軍事的話,按照北宋現有的處境來看,至少也得需要個幾十年,而且這幾十年還得源源不斷地投入經費。如果發展經濟的話,這根本就不需要幾十年,因為按照北宋目前的經濟基礎,稍微一發展直接就經濟起飛。

趙匡胤發展經濟,造成文學風氣盛行

因此,趙匡胤在衡量利弊後選擇發展經濟,畢竟他認為有了錢,國家才有精力和經費去搞別的。可能我們常人的認知里都認為有了錢,發展民生和軍事完全沒得問題。而現實的確是如此,北宋通過花費巨資來打造部隊,裝備、戰馬、武器都是最高配置,然而北宋缺少的恰恰就是能作戰的人。

為什麼這樣講?北宋朝廷大力發展經濟,這就給世人宣告一個理念,我們北宋王朝國家發展以經濟建設為主,所以只要搞好經濟建設,啥都有了。另外,隨着經濟財富的寬鬆,人民的收入有了保障,也衣食無憂了,沒有了貧困和飢餓的影響,那麼下一步怎麼搞?當然是發展精神文化建設。

有關精神文明建設這是關係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至關重要的東西,如果國家大力發展文學文化精神建設,那麼,這就出現一個大問題,文化之風盛行,人們都去讀書了,誰去打仗。

另外文學風氣的盛行與之伴隨的就是習武之風的衰落,一漲一降是社會常態。北宋沒辦法兩頭抓。文學風氣直接把北宋民眾的思想觀念給定型了,這也使得北宋人士都沒有習武報國的願望,也缺少了北人彪悍鬥狠的信念。

趙匡胤、趙光義對收復燕雲十六州,心有也讓力不足

我們再看看,趙匡胤和趙光義兩個皇帝執政期間,這兩位北宋初代君王雖然對奪回幽雲十六州的態度十分強硬迫切,但是,他們真正落實下去的軍事部署卻很少。特別是趙匡胤,雖然揚言不奪幽雲十六州,自己寢食難安,但是他執政期間,幽雲十六州奪回來了嗎?沒有。

不管是軍隊征伐還是各種和談,人家契丹人就一個意思,幽雲十六州是你們中原人君王送給自己的,所以,屬於自己固有領土,如果你們想要拿回來,那麼,有本事就發起戰爭吧?對於契丹人的態度,趙匡胤並沒有窮兵黷武的挑起戰爭。

因為他知道,就算挑起戰爭,靠着北宋這些部隊,頂多就打一些勝仗,要想真正殲滅契丹部隊,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那麼,趙匡胤是如何解決這件事?最開始,趙匡胤提出拿錢換幽雲十六州。但是遼國的天子很顯然不是智力低下者,他們當然自己幽雲十六州在自己手裡就是一個下金蛋的母雞,想靠一筆錢就拿回去,這完全不可能。

納貢」政策帶來的好處,加速「重文輕武」思想的蔓延

趙匡胤甚至開出了天價,契丹統治者都絲毫不鬆口。那麼,既然幽雲十六州買不到,北宋又無法對抗契丹騎兵的侵擾;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趙匡胤就只能夠花錢買和平,通過每年給歲幣的名義來穩住契丹統治者,讓他們儘量少的南下侵犯。

北宋通過這種破財免災的方式,也的確一定程度穩住了北方契丹人南下的野心,但是,這也意味着每年北宋國庫就得花出一大筆錢給遼國繳納保護費。後來,漸漸地趙匡胤和趙光義發現,每年給歲幣的方法真的能夠讓邊境保持長治久安,於是,這種歲幣傳統就由這倆兄弟君王漸漸傳到後面的北宋君王的觀念里,不管是那一代君王,基本上每年都會給歲幣。

能用「納貢」來解決邊境問題,軍隊的存在意義就不大了,因為邊境和平,何必養一大堆軍隊在那裡白白消耗糧草呢?因此,重文輕武的思想開始在王朝內蔓延,並且形成了一種主流思想。

這種思想究竟嚴重到什麼程度,整個北宋朝廷同級下的文官遠比武官的權力大,而一品武官甚至還比不上三品文官。還有就是武官漸漸發展成為了世襲制度,也就是習武家族化,北宋的將領們大多數都是一些前代將領之後。所以,在這種風氣影響下,北宋哪裡還有人願意去當兵,都想拿着筆桿子指點江山。

北宋的獨裁制度也標識北宋最終將走向滅亡

北宋和金朝的太原之戰,是北宋滅亡的決定性戰役。在太原之戰中,宋朝統治階級的懦弱無能,膽小怕事是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北宋初年的重文抑武政策也為北宋的滅亡埋下了禍根。

趙匡胤在建立北宋後,為了防止重演五代十國的軍事政變,想方設法限制和削弱將領兵權。在解決武將篡權作亂的同時,也使得北宋沒有能征善戰的將領。為了制衡將領,北宋還沿用了唐朝時期宦官監軍的制度。監軍對軍隊有極大的監督權,甚至在作戰時能影響武將行動,致使北宋軍隊在多次戰爭中慘敗。

趙匡胤在黃袍加身後,就通過杯酒釋兵權的方式,解除了諸多將領的兵權,並開始實行中央集權制度;北宋的中央集權制度和其他王朝不一樣,他們是真正地把權力掌握在自己的手裡,而且還一點權力都不下發給臣子。

就算是後面的慶曆變法,還是王安石變法,其實都是君王給予支持,這才有變法的落實,如果君王不贊成變法,范仲淹、王安石講出個花都沒有任何作用。並且,北宋在政治制度上也是不斷地深入把控,只要北宋統治者認為,有些權力自己沒有掌握到手裡,那麼,就會坐立不安,因此,他們想盡辦法都要拿回權力。

然而,權力過度集中也不是一件好事,就拿軍權來講,君王把控住軍權,就連將領帶兵在外,權力還是被君王把控,那麼,將領打仗就受到了嚴重的限制,他們部署每一次安排都要向皇帝匯報,等得到君王的允許,才可以實施,這期間就存在一個時間差,這種時間差也完全使得一項戰略部署錯失良機。

並且,北宋在軍事和外交方面的過度掌權,直接通過硬性地斷掉了軍事外交方面的發展,畢竟軍事和外交方面的人才,想要在這方面施展抱負是極為困難的。另外,北宋君王對待外敵入侵所表現的軟弱性,也嚴重影響到下面的士兵,士兵看君王都害怕北方入侵,更別說自己了。

於是,君王過度獨裁就直接影響到士兵,那麼,士兵又怎麼可能為國家捨生忘死?因此,北宋的中央獨裁制度也標識北宋最終將走向滅亡。另外,北宋其實也沒有辦法去放權,因為太祖黃袍加身的案例是懸在頭上,他們擔心自己的帝位不保,因此,歷代北宋帝王都對權力的把控力十分的巨大。[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