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洋大學堂舊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北洋大學堂舊址

來自 攜程旅行 的圖片

本名 北洋大學堂舊址

地理位置 天津市紅橋區

光榮道2號(河北工業大學內)

保護級別 第四批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

建造時間 清光緒二十八年

北洋大學堂舊址,位於天津市紅橋區光榮道2號(河北工業大學內),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建造。 2013年1月,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列為第四批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1]

簡介

北洋大學堂是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所大學,初名「天津北洋西學堂」,後改名北洋大學校、國立北洋大學(1913年),源於創建於 1895年10月2日的天津北洋西學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綜合大學。北洋大學堂的創辦,不僅推動了我國第一個近代學制的產生,為我國高等學校初創時期體系的建立起到了示範作用,更重要意義在於:它結束了中國延續長達一千多年傳統意義上的封建-主義教育的歷史,開啟了中國近代教育的航程。

盛宣懷這位鼎力協助李鴻章在天津發展洋務運動的實業派,是北洋大學堂的創辦人。

1951年9月,北洋大學與河北工學院合併,定名為天津大學,校園舊址在今河北工業大學校園內。

原北洋大學堂舊址現存有南樓、北樓、團城三座建築,現位於天津市紅橋區光榮道2號。其中,北樓建於1936年,占地面積為2315平方米,建築面積為4805.11平方米。南樓建於1933年,占地面積為2336平方米,建築面積為4902.45平方米。 團城建於1930年左右,占地面積939.42平方米,通長30.7米,通寬30.6米。

原北洋大學堂南樓、北樓均為三層磚混結構樓房,建築布局對稱,體形簡潔大方,均使用德國進口建材,建築外立面為紅磚牆面。南樓現為河北工業大學校史館,門上有牌匾「北洋工學院」,建築東側設有應急出口和消防逃生梯,各層為狹長樓道。北樓現為河北工業大學第五教學樓,門上牌匾「北大樓」殘破,字跡剝落,建築頂部有修整痕跡,門口設有兩根殘缺的燈杆,建築入口處設有六角形門廳,樓道向兩側延伸。團城為磚木結構平房,青瓦坡頂,建築外立面為青磚牆面,曾為北洋大學辦公地,橋樑專家茅以升於1945年8月任北洋大學校長時在此居住、辦公。團城外牆上裝飾有堞雉,房間內設有壁爐,院子正門在南側。

目前,北洋大學堂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北洋大學堂北樓、南樓和團城均為重點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

參考來源

  1. 北洋大學堂舊址, 博雅旅遊,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