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漁山燈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北漁山燈塔是中國浙江省象山縣境內的一座國際燈塔。燈塔位於漁山列島中的北漁山上,為中國大陸最東面的國家一級燈塔。1895年,燈塔由上海海關建設,後塔頂和燈器毀於戰事,1987年完成重建並再次投入使用。2011年,北漁山燈塔與寧波市舟山市境內的其他十二座燈塔被列入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百大新發現[1],並於2013年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形制

北漁山燈塔位於漁山列島主島之一的北漁山上。漁山列島位於象山縣東南端,遠離陸地,行政區劃屬石浦鎮,距離石浦銅瓦門47.5千米。列島地處海上交通要道,東部五虎礁為中國領海基點之一。燈塔建於北漁山最高處,海拔103.6米,塔高16.9米,有「遠東第一大燈塔」之稱,為北漁山的標誌性建築。塔身主體為預製鑄鐵結構,使用螺栓相連,橫截面為形,直徑4米,有圓窗用於通風,外塗紅白相間條帶,內設螺旋形樓梯。燈塔內部分為三層,一、二層有收分,三層無收分,一層底部有古典式線腳。燈塔第三層設有有兩層外迴廊,將第三層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為玻璃幕牆,頂端有鋼板屋頂,內設燈器,底部有和上層外迴廊平齊的一層內迴廊,下部為鑄鐵。燈塔一、二層和三層下部基本為建成時原狀,三層上部為1987年重建時依原狀新建。燈塔修建初期,曾使用高達3.6米的特等鏡機作為燈器,體積龐大,因而第三層上下部分設計為上下聯通,燈器放置於第三層底部。1987年重建時,相同功率的燈器體積已大大縮小,因而燈塔第三層上下被隔斷,燈器直接放置在第三層上部。燈塔設置有自動控制和報警系統,周邊建有辦公和生活用房。

歷史

北漁山附近有大量暗礁,2008年發現的「小白礁一號」古代沉船即沉沒於此[2]。1883年和1890年,兩艘輪船先後在此失事,死亡165人,燈塔建設因而被提上日程。1895年,燈塔由上海海關耗資5萬關平兩建成,外觀白色,內設法國巴黎「巴比爾」公司制特等鏡機,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鏡機。此後至1927年,燈器功率逐漸從9.4萬瓦提高到89萬瓦。1944年,北漁山燈塔毀於日軍占領期間。三年後,海關重建燈塔,改用電閃燈作為燈器,功率遠弱於1927年。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燈塔所在的北漁山仍被中華民國控制,1955年2月,蔣經國曾乘坐軍艦至此視察。當月漁山列島被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此時燈塔已被破壞。

1985年,北漁山燈塔恢復,由溫州航標區在此建立臨時燈樁。次年7月,北漁山燈塔開始使用原鑄鐵塔身重建,安設新燈籠,採用英國制密封式光束射器,1987年7月1日完工並再次投用。2015年,燈塔完成綠色能源改造,改用光伏電池供電

視頻

北漁山燈塔 相關視頻

北漁山燈塔在光緒二十一年建成,有「遠東第一大燈塔」的美譽
【美麗海島】北漁山島白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