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灰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北灰鶲 |
中文學名: 北灰鶲 |
北灰鶲(學名:Muscicapa latirostris)為鶲科鶲屬的鳥類。體重9-16克;體長103-143毫米。是一種體型略小的灰褐色鶲。在中國大陸,分布於華東、西至甘肅、四川、雲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蘇門答臘。
形態特徵
北灰鶲雌雄羽色相似,額基、眼先、眼圈白色或污白色,頭頂至後頸、背、肩、腰、尾上覆羽和翅上覆羽概為灰褐色,飛羽和尾羽黑褐色,次級飛羽和三級飛羽羽緣棕白色,尤以三級飛羽羽緣棕白色較顯著,翅上大覆羽具窄的黃白色端緣。下體白色或污白色,胸和兩脅蒼灰色。
虹膜暗褐色和黑褐色,嘴黑色,下嘴基部較淡,多呈黃白色,嘴較寬闊,腳黑色[1]。
相似鳥種的區別辨識
北灰鶲和白腹藍姬鶲雌鳥的區別:白腹藍姬鶲雌鳥體型較大且無淺色眼先。
北灰鶲和烏鶲、灰紋鶲的區別:這裡臨時定義「翼長」為飛羽末端到三級飛羽末端的長度。並定義「尾長」為尾羽末端到尾上覆羽末端長度。然後研究翼長與尾長的關係進行辨識。
北灰鶲「翼長」不長於「尾長」;烏鶲「翼長」長於「尾長」;灰紋鶲「翼長」幾乎是「尾長」的2倍。
此外:烏鶲胸及兩脅具有褐色斑紋;灰紋鶲的下體具有顯著縱紋,且眼圈不似北灰鶲和烏鶲的白色,易於識別。而北灰鶲胸及兩脅為均勻的灰色,不具有斑紋[2]。
生活習性
遷徙:北灰鶲在中國東北地區為夏候鳥,廣東、廣西、香港、雲南南部為冬候鳥,其餘廣大地區為旅鳥。每年多在5月初遷來東北繁殖地,9月中下旬開始南遷。遷來時零散不成群,南遷時多呈家族群或10隻左右的小群,遷徙後期亦多呈零散遷徙者。遷徙時常飛飛停停,邊飛邊覓食休息。
習性: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偶爾見成3-5隻的小群,停息在樹冠層中下部側枝或枝杈上,當有昆蟲飛來,則迅速飛起捕捉,然後又飛落到原處。性機警,善藏匿。
食性: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所吃昆蟲主要有葉蜂、螞蟻、姬蜂、叩頭蟲、象鼻蟲、泡沫蟲、蠅、蛾類等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昆蟲和昆蟲的幼蟲。此外偶爾吃少量蜘蛛和花等其他無脊椎動物和植物性食物。
叫聲:叫聲為尖而乾澀的顫音tit-tit-tit-tit,鳴聲為短促的顫音間雜短哨音[3]。
棲身環境
主要棲息於落葉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和針葉林中,尤其是山地溪流沿岸的混交林和針葉林較常見。遷徙季節和越冬期間也見于山腳和平原地帶的次生林、林緣疏林灌叢和農田地邊小樹叢與竹叢中。
生長繁殖
繁殖期5-7月。5月下旬即開始見成對活動和開始營巢。通常營巢於森林中喬木樹枝杈上,尤其在水平側枝枝杈上較多,一般離主幹1-2米,距地高3-10米。巢呈碗狀,主要主枯草莖、草葉、樹木韌皮纖維和大量苔蘚、地衣等編織而成,內墊獸毛、細草莖等細軟物質。巢外面常常粘以與樹木相同的樹皮和苔蘚,看上去和樹長的節包一樣,偽裝得很好,不容易發現。巢的大小外徑為7-8厘米,內徑為5-6厘米,高5-6厘米,深3-4厘米。每窩產卵4-6枚,卵灰白色、微綴灰綠色,也有呈橄欖灰色或淡藍綠色的,有時鈍端具有不顯著的淡褐色或淡紅色斑點,卵的大小為16.2-17.6毫米×12.3-14.0毫米。孵卵主要由雌鳥承擔,雛鳥晚成性[4]。
地理分布
分布範圍:繁殖於東北亞及喜馬拉雅山脈,邊緣分布於東南;冬季南遷至印度、東南亞、菲律賓、蘇拉威西島及大巽他群島。
分布狀況:繁殖於中國北方包括東北,遷徙經華東、華中及台灣,冬季至南方包括海南島越冬。亞種latirostris常見於各種高度的林地及園林,但冬季在低地越冬;cinereoalba有可能在中國出現[5]。
亞種分化
序號 | 中文名稱 | 學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1 | 北灰鶲指名亞種 | Muscicapa dauurica dauurica | Raffles, 1822 |
2 | 北灰鶲東南亞亞種 | Muscicapa dauurica poonensis | Sykes, 1832 |
3 | 北灰鶲泰國亞種 | Muscicapa dauurica siamensis | Gyldenstolpe, 1916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6]。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無危(LC)。
視頻
北灰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