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北鎮隸屬於遼寧省錦州市北鎮市,地處北鎮市中部,東與遼城鄉東門外村相鄰,南與遼城鄉八家子村接壤,西與觀音閣街道相連,北與富屯街道毗鄰,轄區總面積5.3平方千米。

清代時期,北鎮街道境域屬黑山縣;1995年,改為北鎮街道。2011年末,北鎮街道總人口5.3萬人。截至2020年6月,北鎮街道轄6個社區、5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萬紫山社區廣寧西路5-2號。

2011年,北鎮街道財政總收入5020萬元,比上年增長5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505萬元,比上年增長38.3%。財政支出229萬元。2018年,北鎮街道財政收入達2400萬元,工業總產值達2.2億元。[1]

市情概況

北鎮歷史悠久,古蹟較多。有明代洪武初年在遼金廣寧府舊址修築的醫巫閭山風光[1]磚城,周圍九里十三步,高三丈。現該城己殘存無幾。東北角有雙塔,系遼代所建。西北角有萬紫山,風景甚佳。城西五里北鎮廟,初建於金代,元、明、清,歷次重修。 北鎮縣境戰國時屬燕國遼東郡。秦屬遼東郡。西漢、東漢屬幽州刺史部遼東郡,境內設有無慮縣。三國時屬幽州昌黎郡(今義縣)。西晉時屬平州(今遼陽)昌黎郡 。南北朝時屬營州昌黎郡(今朝陽)。隋朝時屬燕郡(今義縣 ) 。唐屬安東都護府設巫閭守捉。遼代屬中京道設顯州轄奉先、山東、歸義三縣。金代屬北京路設廣寧府轄廣寧、閭陽、望平三縣。元置廣寧府路轄閭陽、望平二縣。明代屬遼東都指揮使司。清光緒三十三年(一九〇七年)屬錦州府置廣寧縣。民國元年屬奉天省遼瀋道。民國十八年(一九二九年)屬遼寧省。一九三一年屬奉天省。一九三二年屬奉天省。一九三四年屬錦發展中的北鎮市州省。一九四九年屬遼西省。一九五四年屬遼寧省。現為錦州市轄縣。 1995 年 3 月撤消北鎮縣,設立北寧市(縣級)。 2006 年2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北寧市更名為北鎮市。

北鎮市位於錦州市東部,醫巫閭山東麓。介於東經 121°33'至東經122°12',北緯41°19'至北緯41°48'之間,東接黑山縣,西鄰義縣,南與盤錦市毗鄰,北與阜新市搭界,東南與台安縣相望,西北與凌海市相通,南北長53.9公里,東西寬約53.1公里,面積1694平方公里。全市轄2個街道、11個鎮、7個鄉、1個農場(北鎮街道、觀音閣街道、廣寧鄉、大市鎮、羅羅堡鎮、常興店鎮、正安鎮、閭陽鎮、中安鎮、廖屯鎮、趙屯鎮、青堆子鎮、高山子鎮、溝幫子鎮、富屯鄉、鮑家鄉、大屯鄉、吳家鄉、柳家鄉、新立農場),下設27個居民委員會,224個村民委員會。

地名由來

北鎮,因醫巫閭山為北方鎮山而得名。據《周禮》記載,東鎮青州沂山,西鎮雍州吳山,中鎮冀州霍山,南鎮揚州金稽山,北鎮醫巫閭山,合稱五座鎮山。據《廣寧縣鄉土志》記載,「舜封十二山以醫巫閭山為幽州之鎮故名北鎮」。在明、清有廣寧大山之稱,至今廣大群眾仍稱其為「大山」。兩漢的無慮縣,唐代的巫閭守捉,都是由醫巫閭而得名。金代開始改為廣寧,沿用至清末。民國二年(1913年)全國統一縣名,因與廣東省廣寧縣重名而改稱北鎮縣。[2]

歷史沿革

北鎮市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唐堯時地屬冀州,虞舜時屬幽州,夏商時復屬冀州。

西周時為燕國封地,東周戰國時屬燕國的遼東郡。

秦屬遼東郡。

西漢時在此設無慮縣,並於境內置遼東郡西部都尉府,上屬幽州刺史部。建於遼代的崇興寺雙塔[3]東漢,無慮縣初屬遼東郡,漢安帝時移屬遼東屬國。三國時,屬魏幽州昌黎郡,西晉屬平州昌黎郡。隋朝,初屬燕邵,大業八年改燕郡為遼西郡。

三國時屬幽州昌黎郡(今義縣)。

西晉時屬平州(今遼陽)昌黎郡 。

南北朝時屬營州昌黎郡(今朝陽)。

隋朝時屬燕郡(今義縣)。

唐朝,屬河北道之營州,境內置巫閭守捉城,城內屯紮地方駐軍,北鎮市在遼代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地位。

遼代的九位皇帝有三位葬於閭山,為保護陵寢,置顯州,屬中京道,州下又設三州三縣(奉先、山東、歸義三縣)。

金滅遼以後,在政權機構設置上是路、府、州、縣四級建制。於金天會元年(1123年)升遼顯州為廣寧府(屬北京路),府址在今廣寧鎮,下設閭陽、望平、廣寧、鍾秀四縣。

元置廣寧府路轄閭陽、望平二縣。

明代屬遼東都指揮使司。廣寧是明朝在東北最高的軍政機關駐地,是管理東北女真人的基地,不但是政治中心,軍事重鎮,而且也是東北人民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繁華城鎮。明末,後金崛起,廣寧城為兵家相爭之地。

清康熙三年(1664年)置廣寧府,統寧遠州、錦縣、廣寧縣。翌年,移府治所於錦州府。從此,廣寧縣為錦州府所轄。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屬錦州府置廣寧縣。

民國元年屬奉天省遼瀋道。

民國十八年(1929年)屬遼寧省。

1932年屬奉天省。

1934年屬錦州省。

1949年屬遼西省。

1954年屬遼寧省。

1995年3月撤消北鎮縣,設立北寧市(縣級)。

2006年2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北寧市更名為北鎮市。[3]

特產

葡萄

北鎮市葡萄生產進入全國前列。北鎮市被國務院農業發展中心、中國農學會、中國特產報社評為「中國葡萄之鄉」。

北鎮鴨梨

醫巫閭山山麓出產的北鎮鴨梨,堪稱我國關外的產鴨梨中佼佼者,北鎮市是我國東北地區最早栽培梨樹的市,迄今為止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此鴨梨外形美觀,果實為短葫蘆形,果個大而整齊,平均單果重130克左右。北鎮鴨梨的最大特點是果皮極薄,果肉細嫩,質地酥脆,果汁很多,味道甜美。此鎮鴨梨適應性廣,抗旱、抗寒力較強,管理得當可年年豐產,其壽命長達70-80年。

美食

北鎮風味小吃-麵茶

北鎮,這座悠久且優美的重鎮,不但有東北三大名山之首而馳名中外,熏雞、豬蹄也名揚四海。凡到此一游的人們,總是流連忘返,記憶尤深。多少年來,許多仁人志士慕仰感嘆,山水如畫,古剎樓亭讓人致身於篷萊仙境之中。北鎮麵茶,這個老牌地方風味,雖名不見經傳,可也風霏古城,值得品嘗,假如你喝過幾次,那種滾燙、芳香的口感保你癮性大發。

雄雞報曉,東方剛亮魚肚白時,步入老街行至廟頭,總會看到賣麵茶的小推車被人們圍在當央,尤其數九隆冬,喝碗麵茶真是爽心肺腑。手捧麵茶碗象手爐那般熱乎,稠而不干,淡而不稀的麵茶,如醇香的甘泉,喝入口中感覺舒服至極,心窩裡頓時暖融融,驅寒御冷妙在其中。

趙家麵茶據說是正宗,到如今已傳宗接代幾輩子了,人們認準了趙家麵茶,不惜起大早,趕場來到鼓樓下,非喝他一碗兩碗不可,每碗只五毛錢,經濟實惠不過了。趙家麵茶賣得飛快,只兩三個點,便可賣出四五百碗,銷量甚是可佳。如今,幾個大市場都有賣麵茶小車,又分離出張家、李家、朱家等,各有名號。北鎮人都愛喝,特別是上了年歲人,癮頭賊大。一位80多歲的老者,他說從年輕時就喜歡喝麵茶,一直喝了五十多年,還拍着胸脯崩崩山響,示意麵茶給身子骨帶來的硬朗。與賣麵茶主也深入淺出的諮詢過幾次,可主人哪有閒工夫答對你,況且不會輕易把秘方抖摟出來,以防專利被竊與其競爭。

喝過幾次麵茶,忽而上癮,不喝肚子咕咕直叫,索性天天去喝。起早步行15分鐘便可抵達賣麵茶攤,晚一點還要排號等待。麵茶是北鎮的一絕,據說有幾百年的歷史,過去喝麵茶不用湯匙,不坐着,用嘴唇吸噬,碗在手中轉着,喝完碗淨如洗。一碗麵茶,上邊放兩勺果子蛋,真是別有一番滋味,怪不得多少年來常盛不衰。

隨着改革的不斷深入,喝麵茶主兒越來越多,問其緣由,答得更是乾脆,一為開脾健胃,二為過過口癮,三為晨練充飢,蠻有幾分道理。不過,北鎮麵茶還固守田園,不為外地人熟知,當梨花節閭山賞花會時,麵茶倒顯示一把身價,很多外地客商才一飲而留名。一位家鄉人在大城市工作多年,每次探親總忘不了喝喝家鄉麵茶,還深有感觸地說:「北鎮麵茶如能舉薦到大都市去,一定深受寵愛,一本萬利呀!」

真希望北鎮麵茶能隨着閭山的名份也沾上點光彩,為世人所叫好

水餡包子

北鎮溝幫子水餡包子,以其獨特的口感,油而不膩的感覺,而得到了多數人的青睞,在錦州可以說是家喻戶曉。據《北鎮縣誌》記載,老馬家老爺子馬殿福(已故)從解放前就開始做水餡包子了,這個是最正宗的了。不過在錦州並沒有標出是馬家還是張家,常以「溝幫子水餡包子」的招牌居多。味道真的都不錯,都有特點,尤其是咬一口,包子餡中的水就流了出來,因此起名叫水餡包子吧。

北鎮豬蹄

北鎮豬蹄具有悠久歷史,風味獨特,做工考究,用陳年老湯熏制而成,富含礦物質、膠蛋白等多種營養成份,是聞名全國的地方傳統風味食品。北鎮豬蹄曾獲中商部、遼寧省人民政府優質產品,「92」中國友好觀光年組委會標誌產品,遼寧省食品工業協會優秀產品,「85」工業新產品開發成果展評組委會優勝杯金獎,「85」農業星火科技成果博覽會優秀獎,中外名優產品國際博覽會金獎,遼寧省人民政府名牌產品。

北鎮閭陽杏花村筋餅豆腐腦

閭陽鎮,102國道貫穿東西,古稱閭陽驛,為歷代驛站,鎮駐地分4個行政村,閭一、閭二、閭三、閭四,全鎮人口3萬多人。閭陽鎮杏花村飯店,主營筋餅及豆腐腦,日本友好客人曾讚嘆道:猶如白玉。市級機關領導及幹部多次進店品嘗。

溝幫子熏雞

溝幫子熏雞始於清光緒年間。據說,創始人叫劉世忠,光緒二十五年從原籍安徽遷來遼寧北鎮縣溝幫子街(現北鎮市溝幫子鎮)落戶。劉在安徽老家就是售賣熏雞的,到了溝幫子後仍以熏雞為業,為了使熏雞好溝幫子燒雞吃,在當地老中醫的提示下他增加了調味藥品,又對加工工藝、配方下料進行了改進,質量明顯提高。「雞熏劉」之名傳遍遼西。到1927年前後,加工溝幫子熏雞的店鋪已增到十幾家,其中以杜、齊、孫、張、馬等家的熏雞最為著名。

經過多年積贊,反使用的煮雞原湯湯鮮味美,製作的熏雞色澤棗紅明亮,味道芳香,肉質細嫩,爛而連絲,食者讚不絕口。

溝幫子熏雞之所以好吃,主要在於選料精良,配料有方,製作精細。它選用一年生公雞。因為一年的公雞一則肉嫩,二則味鮮。母雞膛內脂肪太多,吃起來膩口。從選雞到熏成要經過十六道工序。雞經整形後,先置於加好調料的老湯中略加浸泡,然後入鍋慢火煮二小時熟時放鹽,煮至爛而連絲時出鍋隨後趁熱熏烤,先刷上一層香油,再放入帶有鐵子的鍋中,鍋底燒至微紅時,投入白糖,將鍋蓋嚴,兩分鐘後將雞翻動一次再蓋嚴,經二、三分鐘即可熏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