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齊摩崖石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北齊摩崖石刻刻石規模最大,刻石在平陰共有五處,分別刻於雲翠山天池山黑山小山子。二洪頂山崖上,是山東繼發現泰安、鄒城、汶上等八處北朝刻經後第九處摩崖刻石。內容最豐富的當屬舊縣屯村鋪二洪頂刻經。該刻經分別刻在茅峪泉南北兩崖壁上,總體面積近600平方米,北齊僧人安道一所書。其中有《金鋼經》、《般若經》等5篇,頌文3篇。佛題名23處,蟠螭龜蚨線刻碑一處。總近千字,有損。有安道一題名的「大空王佛」四字通高11.3米,佛字高達4.25米。是甲骨文誕生以來漢字至此中真正的「大字鼻祖,擘巢之最」,最小的字只5厘米。 [1]

主要景點

二洪頂石刻

刻石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當屬舊縣屯村鋪二洪頂刻經。經文內容主要反映了佛僧的「不生不滅」,「不來不去」,「無名無相」等「性空觀」。而「大空王佛」,「大山岩佛」,「安樂佛」等主要反映書者安道一尊空為王,蔑視權貴,以山為佛,以安為樂的佛教觀,是對佛教「安心禪」的領悟

此處刻經確切紀年為大齊河清三年(564年),為北齊武成帝高湛紀年。它是山東乃至我國最早的刻經紀年。有安道一題名三處。

該刻經更珍貴的是它的書法價值。書體是隸篆草皆有,典型的書寫風格是隸中帶楷、楷中帶隸,這是我國文字進化從隸到楷的重要特徵,突出的表現出隸的拙樸遒勁,楷的工整嚴謹。「大空王佛」等又有用筆縱情豪放,氣勢磅礴之風格。

此處刻經最早發現於1989年夏天,上報上級各文物部門。1995年報道後,引起國內外專家學者前來觀瞻,並被編入《中國古代書畫全集》。

雲翠山石刻

洪範雲翠山天柱峰西,刻「大空王佛」四字,字高2.1米左右,寬50多厘米。旁題「比丘尼,安道一,崇業禪」等。

天池山石刻

天池山西崖刻有「大空王佛」四字,字高2.1米左右,寬65厘米,並刻有「大山岩佛」,「崇業禪」等。

黑山石刻

黑山東峭壁上刻「大空王佛」,字已模糊不清。

小山子石刻

小山子平緩的岩面上刻有「大空王佛」,長兩米多,寬約20厘米。並有「僧安一,程伯仁,僧太,口口年」等題記。

藝術價值

佛教自漢時傳入中國後,到南北朝達到空前絕後程度,而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卻不信佛並毀佛,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二武滅佛法」。竹卷多毀,此後,僧眾們為防再破壞,認為「縑竹易銷,皮紙易焚,刻在高山,永留不滅」,這就是此時全國出現的規模不等的摩崖刻經。安道一就是當時我國主要刻經書法大家。他雖佛史無記,但他西至河南、河北,東至山東東部都有他的刻經。平陰五山刻石發現最晚,它填補了史學家們認為西起河北響堂山、東到山東泰山、嶧山等的中軸線上,中間無刻經的空白。 平陰五山的北朝刻經,是在中國刻經中紀年最早,安道一題名最多的刻經。它不僅是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珍品,而且對中國文字進化有重要研究價值。[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