匙吻鱘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匙吻鱘科 |
匙吻鱘科,Polyodontidae (Bonaparte, 1838),硬骨魚綱鱘形目的一科魚類。體表皮光滑無鱗。吻較長,頭長為身長的一半。齒多而形小,觸鬚1對。尾鰭具支鰭板。如白鱘Psephurusgladius(Martens),為中國特產魚種,吻形長如象鼻而得名象魚,重可達千斤以上,肉味肥美, 口大,下位且能伸縮。春季長江產卵,為我國特產,布在長江和錢塘江。
簡介
中華匙吻鱘作為匙吻鱘科魚類的一種,最早出現於白堊紀時代,距今已經有1億多年,是一種非常珍貴的古老動物,也是我國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水中大熊貓」之稱首先,也是最根本的原因,便是人類的過度捕撈活動。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長江流域的中華匙吻鱘的數量還是很可觀的,國家也還沒有將它們列入到保護名單中,漁民們大肆捕撈買賣,導致它們的數量越來越少,雖然這幾年長江禁漁的政策頗有成效,但是對中華匙吻鱘來說已經為時過晚。其次,是經濟的發展對水域環境的破壞。隨着經濟的發展,大量的工廠廢水被排入長江中,長江流域水質遭到嚴重的污染,生物多樣性也受到了嚴重的破壞。而且攔江築壩也對對雌性中華匙吻鱘回溯到長江上游產魚卵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評價
中華匙吻鱘在地球上生存了1億多年,在世界第5次物種大滅絕的時候都頑強地存活了下來,如今卻徹底地消失在了人類文明發達的21世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