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棍僧救唐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十三棍僧救唐王 |
中文名;十三棍僧救唐王 時間;隋朝末年 對象;李世民 主角;神秘十三棍僧 |
十三棍僧救唐王是隋朝末年。天下大亂,諸侯各霸一方。唐王李世民遇到困難,得到神秘十三棍僧解救,因而故事成名。[1]
故事梗概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諸侯各霸一方,戰亂連年不休。王世充霸占洛陽後,自立皇位,定國號為"鄭",封其侄兒王仁則為領兵大元帥。這叔侄二人終日東殺西戰,民不聊生。那時候,洛陽城郊十五里的柏谷莊,有少林寺干畝田地,住着十三個有武藝的和尚,專管種田護園。一日,飼養牲口的和尚智守,聽見有人在穀草垛後嘀嘀咕咕說,原來他們是青泥沱人,聽說唐王那裡年景好,在闖潼關逃荒要飯時,拾到上書"秦王之印"玉印一個。丟印的是一個被抓的郎中。智守聽完以後,把這夫婦帶進莊院,讓他倆把經過又說了-·遍。寺主僧志操,留下玉印,打發逃荒夫婦走後,十三武僧議論起來。說郎中可能是李世民。都說唐王李淵父子辦事順天理和人情,關內五穀豐登,軍隊秋毫無犯。
王世充自稱皇帝,禍國殃民,實屬蟊賊,要設法搭救那個郎中才是。最後上座僧善護決定,搭救李世民立即奔洛陽,十三人扮成挑柴漢子,混在人群里來到"禁地"洛陽監獄那裡,在距監獄門口不遠的地方,正好碰上一個巡邏禁卒走來。普勝來個猛虎跳澗勢,飛上去卡住了禁卒的喉嚨,像提小雞一樣,毫無聲息的將那個禁卒提到僻靜之處,曇宗得到鑰匙,又將那總管捆了手腳,嘴裡填上東西,推到牆角暗處,曇宗開了監門,背起李世民跑出內監,智守、普勝緊緊跟上,三人一起離開了"禁地"。他們當即拿定主意: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兵分兩路,一路護送李世民出城,到洛陽橋頭相等;一路人去捉賊子王仁則。
在善擴帶領下,曇宗、明嵩、善護等五人,穿過伊洛街口, 見星光下三四個鄭兵在一座高樓前遊蕩,便抓住其中一個讓他領到王仁則院前,又想辦法打開了房門。屋內的王仁則正姦淫-女子,忽見有人進屋,劈頭就是一劍,曇宗來個金沙飛掌,撥過來劍,閃進屋中,兩人就在屋內相鬥起來。幾百回合不分勝敗,眼看曇宗體力不支,此時一直在屋外觀望的佛滅趕到,伸手抓起一泡菜缸上的石磨照着王仁則砸去,只聽"啊呀"一聲,王仁則倒在地上。
曇宗順勢一腳踏在王仁則身上,讓姑娘開門、點燈。曇宗進到屋裡.用繩子將王仁則-綁,曇宗像扛糧食袋子似的,往肩頭一放,五個僧人一同趕往洛陽橋。再說志操他們,在官馬棚牽了十四匹戰馬,把李世民扶上馬,破門來到洛陽橋頭等候。
曇宗扛着王仁則來到橋頭,翻身上馬,用胳膊夾着王仁則,十四匹戰馬直向西而去。不遠遇見了李世民的唐營兵將,十三個少林和尚,把俘虜到的鄭將王仁則和那塊玉印,一併交給了李世民,便得勝回柏谷莊去了。
故事結局
唐王李世民當了大唐皇帝之後,便封曇宗為大將軍,其他十二個和尚因不願做官,各自雲遊四方去了。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
工作人員
基本工作人員
總監製:孔玉芳、王文超、韓國強
監製:趙景春、劉世軍、丁世顯
總策劃:馬正躍、李庚香、王少春、王仁海、祝麗華、金玉泉、黃翔
導演:都曉
美術:王漢軍
總顧問:釋永信
責任編輯:林威
執行導演:高升中
文學顧問:閻連科
攝影:王永偉林偉 阿迪江 劉淼
策劃:張少輝 安琪 田紅年 鄧昌明 錢大梁
武術指導:李才、元彬
編劇:劉騏
服裝設計:朱永中
燈光:杜雷
服裝:劉學群
化妝:安紅
道具:王文義
置景:馮玉海
摺疊領銜主演 元 彪(香港)--曇 宗
林志穎(台灣)--李世民
梁家仁(香港)--王世充
午 馬(香港)--鐵嘴仙
計春華--王仁則
孫卉凝--王玉鳳
摺疊主要演員 謝 苗-張天保 李淵-王仁義
潘元甲-高飛揚 李沖-僧豐
王小龍-僧 滿 葉劍衛-姚漢武 (方雷)
僧格仁欽-九斤 李方成-周錦福
趙小銳-程咬金 戴 天-佟銳
沈保平-秦 瓊 張 巍-桓法嗣
陳可-智 守
論證篇
歷史真實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春天,李世民以太尉、尚書令、陝東道益州道行台、雍州牧、左右武侯大將軍、使持節、涼州總管、上柱國、秦王等身份督軍與王世充作戰,進行他建立偉大的唐王朝之前的統一戰爭。
二月份的時候,王世充已經兵敗如山倒,但是因為竇建德率兵十餘萬增援,戰局暫時變得複雜起來。當時的戰場主要在洛陽附近,在洛陽與少林寺之間有一個"轘州",原稱柏谷塢,是隋文帝賜給少林寺的廟產,在寺西北五十里處,因其地勢險要,屬兵家必爭之地,王世充將之據為己有,作為軍事要塞,讓侄子王仁則據守,自己擁兵與之不遠的洛陽,互相呼應支援,以抗拒唐軍。四月二十七日這一天,少林寺的和尚聯合王仁則手下的轘州司馬趙孝宰,裡應外合,抓住了王仁則,將之送給了唐軍;三日後,李世民派官員至寺頒賞--賜地(即柏谷塢)四十頃,水碾一具。
這就是"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歷史真相。沒有刀光劍影,沒有畫角悲鳴,沒有血流漂櫓,沒有美女愛情,平淡如水,簡單無奇,幾乎讓人難以置信。如果說有可能出現刀光劍影和生死搏鬥的話,那個情節只能是在捉拿王仁則的過程中。但是這樣的假設有一個前提,就是如電影《少林寺》所拍的那樣,王仁則必須是一個武林高手,而且擒獲過程中受到了他頑強的抵抗。但是,我們知道,這樣的假設未必有多少可能性,擒拿王仁則可以智取,未必一定得力為,也不一定要少林寺僧人動手,王仁則手下的兵將也能做到。這樣,少林武功的千年神話便告破產。到底當時有多少少林僧人參與了行動,他們的武功如何,都沒有任何資料可為憑據,我們所知道的神話都是後人的想像。
少林僧人幫助唐軍的動機
還有一個問題是當時少林僧人為什麼要幫助唐軍,即少林僧人的行為動機問題。決定歷史行為的不是道德,也不是精神,而是利益。這一點,原始文獻倒是講得很清楚,並沒有多少想像的空間。這個答案就在《鹿鼎記》所引的李世民《告柏谷塢少林寺上座書》的那幾句原話上,即"深悟機變,早識妙因"這八個字上,但這八個字說得比較婉轉含蓄,唐開元十六年(728)七月十五日所立的裴漼所撰《皇唐嵩岳少林寺碑》中則說得較為直接明白,是因為王世充"窺覦法境"、"將圖梵宮",少林寺的廟產柏谷塢已被王世充據為"轘州",少林僧人自然心有不甘,而且兵荒馬亂,施捨較少,廟產既失,齋糧都成問題,更何況王世充虎視眈眈,大有吞併少林的企圖,當此之際,除了幫助唐軍打敗王世充以求自保之外,實已別無他途。但是誰能想到,這一次歷史的機緣和恩賜,竟使得少林擁有千古的榮光?
至於"救唐王",那是根本沒有的事。李世民作為唐軍主帥,沒有可能也沒有必要自己深入敵後,所以少林僧人確因助唐有功而受賞,但並非是"救唐王",而是"助唐軍",是"助"而不是"救"。再者,當時李世民還沒有登基,身份是秦王,"唐王"之說既顯得含糊,也與歷史常識不符。其三,在與王世充交戰中曾救過李世民的是其部下尉遲敬德,而不是十三棍僧。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嶺南版中國武術連環畫《十三棍僧救唐王》|繪畫|楊戈 , 網易訂閱,2023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