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十地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十地品

 

 

 

十地品

出自華嚴經。 又稱華嚴經.十地品。

《華嚴經.十地品》概說

原作者:業露華,生於1952年生,上海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員、所長。

菩薩修行十地 即大乘佛教菩薩修行依次而進的十個階位,這種思想很早就傳入了我國。 早在大本《華嚴經》傳入我國之前,西晉竺法護譯的《漸備一切智德經》、姚秦鳩摩羅什譯的《十住經》,都是《華嚴經?十地品》的異譯本。 南北朝時期流行於我國北方的一個佛教義學流派"地論學派",就是因研究《十地經論》而得名。 《十地經論》是解釋《華嚴經?十地品》所說的關於菩薩修行十地之內容的一部論著,凡十二卷。 原本由印度世親論師所著,北魏時由菩提流支、勒那摩提等譯出,略稱《十地論》,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六冊。

關於十地的意義,各宗因所據教義有別,往往有不同的解說,依華嚴宗所說,十地中前三地(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主要是說世間善法; 中四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主要是說三乘修行之相狀; 而最後之三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則是說一乘教法。 由此,十地諸法,融攝世出世間之一切善法。 以十地配十波羅蜜,則初歡喜地配施波羅蜜,離垢地配戒波羅蜜,發光地配忍波羅蜜,焰慧地配精進波羅蜜,難勝地配禪波羅蜜,現前地配慧波羅蜜,遠行地配方便波羅蜜,不動地配願波羅蜜,善慧地配力波羅蜜,法雲地配智波羅蜜。

十波羅蜜 又稱十波羅蜜多,十度,或十到彼岸等,是大乘佛教菩薩達到涅槃境界必須具備的十種"勝行"。十波羅蜜具體即施、忍、戒、精進、禪、般若、方便、願、力、智。十波羅蜜是從六度(六波羅蜜)中化出,從六度中般若(智慧)度中派生出方便、願、力、智慧(圓滿之智)。 大乘佛教又將十波羅蜜勝行配十菩薩,稱十波羅蜜菩薩。 《華嚴經》則將十波羅蜜配十地,從而充實了菩薩修行的十地說。

一、歡喜地: 歡喜地為十地之初,修行者入此位次,超越了凡夫地境界,所以產生歡喜心,所以此境地稱為:"歡喜地"。 登此位之菩薩入"見道"的位次,斷"見惑"。 所謂"見道",又作見諦道、見諦。 與修道、無學道合稱為"三道"。 是指以無漏智現觀四諦之理,見照四諦之理的修行階位。 未登見道之修行者還處於凡夫的地位,而入見道以後的則成為聖者。因此這是凡夫和聖者之分水嶺。

初地菩薩,已經遠離有"我"之念,認識到有情眾生之存在只是五蘊和合而成,因緣成則成,因緣散則無眾生之自性,因此遠離有我之想,連自身尚且可舍,更何況身外之資財。 由於此緣故,所以沒有不能活下去的畏懼。 這樣的修行者並不追求別人對他的供養,而經常給眾生以幫助,所以並不畏懼會有惡名。 他遠離"我見",不存有我之想,所以他沒有對死亡的畏懼。 登入初地的修行者名為"生諸如來家",修行入初地之菩薩,斷一切見道煩惱障,從此能荷擔佛陀家業,紹隆佛種,所以說生如來家。

二、離垢地: 第二離垢地。離垢地是十地中第二地。 修行者登初地後,不斷精進,即入第二地,達到第二地境界的菩薩已經圓滿淨戒,遠離一切煩惱塵垢,在十波羅蜜多中,戒波羅蜜多偏勝,持戒功德,圓滿清淨。 所以名為"離垢地"。 戒就是十善行,持戒就是修十善行。 大乘佛教認為十善是一切善業根本,修十善能得一切戒行圓滿,於是十善業即為大乘佛教菩薩戒,人天善以此為依,三乘聖法由此而立。 修行者入初地後,不斷精進,配合十善業道之修行,得戒行清淨圓滿,遠離一切煩惱污垢,即得入第二離垢地。

三、發光地: 十地的第三地為"發光地",據經中說,菩薩修行,於第二地上起清淨心、安住心、厭舍心、離貪心、不退心、堅固心、明盛心、勇猛心、廣心、大心等十種深心,勤修四禪、四無色定、四無量定等定學,即得受持一切佛法,成就各種禪定,去除貪、痴等各種邪蔽障,使心得光明清淨。 如受持佛法,於佛法的不明,就去除了。入了深定,那邪貪、邪、邪痴等蔽,也不會再起,心光更明淨了。 由於聞法及修定,慧力增勝,火一樣的光芒煥發,能除諸冥暗。 能發出無邊妙慧之光,因此稱發光地。 發光地與十波羅蜜中的忍波羅蜜相配,勤求佛法,得聞持陀羅尼,能受持一切佛法。 又勤修包括四禪、四無色定在內的各種禪定。 此地菩薩修習的特點,是禪和定。色界和無色界眾生所習諸禪定不同,通常有所謂"四禪八定"之說。 色界眾生主要修習四種,即通常所說之四禪,又名四靜慮。

四、焰慧地: 十地中第四為焰慧地。按經中說,這是已登三地的修行者,修十法明門得入此第四地。 所謂十法明門是指觀察眾生界、觀察法界、觀察世界、觀察虛空界、觀察識界、觀察欲界、觀察色界、觀察無色界、觀察廣心信解界、觀察大心信解界。 菩薩修行到了第四地,即安住於菩提分法(即覺分),因為精勤修習覺分,使智慧之光如火焰般熾盛起來,所以叫"焰慧地"。 由此可見,這一階段的修習能使智慧進一步增長。 此地與十波羅蜜多相配,為精進波羅蜜多圓滿。 主要是修習三十七覺分。   三十七菩提分法又譯為三十七道品,內容可分七類,依次為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五、難勝地 所謂難勝地,是說須經過極其艱難才能夠到達的境地。 到達了這一境地,能令俗諦有分別智和真諦無分別智同時俱起,使不相違而相應。 五地以前的菩薩見性空時,離一切相而不見一切法; 等到達法相時,又離去空性的證知。 如此空有不並,互相出沒。 到了第五地以上,由於不斷修證般若性空智慧,能在現見一切有法的同時離去那戲論的實有相,能同時觀照無自性的幻有及幻有的無自性空。 成就真俗無礙,空有不二。現證空有不二,才不會於生死起厭離想,於涅槃起欣樂想; 即能不住生死,不住涅。

而要達到這種境界,必須經艱難的修習而到達的,所以叫難勝。 就十波羅蜜多而言,此一階段主要是配靜慮波羅蜜多。

六、現前地 此地菩薩在般若慧、大悲願的資持下,能入滅盡定。 滅盡心與心所的作用,於定中現證法性,了了明見,所以叫現前地。 六地菩薩多修"緣起觀",緣起與空相應,因此於一念心中也可安立。 《華嚴經?十地品》在說第六地時,廣明緣起,也說到這一心緣起:" 三界虛妄,但是心作。 十二緣分,是皆依心......。" 這一說法在適應唯心論的根機與學風,展開了大乘唯心論時起着非常重要的影響。

七、遠行地 能於滅盡定中,念念起定,念念入定. 遠離世間及二乘的有相有功用,進入無相無功用行,所以稱為"遠行"。 就十波羅蜜多而言,此遠行地配"方便度"; 就修行時間而言,到第七地終了就是"第二僧劫"滿,以後進入第三阿僧大劫了。 因此經上說七地如二國中間的甌脫地帶,以前是有相行,有相與無相的間雜行,無相而有功用行,以後純是無相無功用了。

八、不動地 無相而又無功用,智能、功德都任運增進,煩惱不起,不為煩惱所動,也不為功用所動,所以叫不動。 修行到了第八地能夠證悟一切法不生不滅的智能,即稱之為"無生法忍"。 所以忍所通達的所緣境界,是無生,一切法不生不滅的真理。 得無生法忍,盡斷三界惑,得不退轉。八地菩薩的無相行,證無分別法性,得無生法忍,斷盡三界煩惱,從此進入真正不共二乘的菩薩道。

九、善慧地 能得法、義、辭、辯──四無礙解智,成就微妙四無礙辯,普遍十方,善說法門,故名。 在十波羅蜜多中,能圓滿清淨一切力波羅蜜多。 所謂"四無礙辯"又譯作四無礙智、四無礙解,略稱四無礙。 指佛、菩薩、聖眾等所具有的四種自在無礙辯。 即法無礙辯、義無礙辯、辭無礙辯、辯無礙辯。"法無礙辯"亦稱"法無礙智"、或略稱"法辯"。 指於一切法相有無礙自在的智解,故能善於辯說。" 義無礙辯"亦稱"義無礙智"、或略稱"義辯",指對於一切法相的義理有無礙自在的智解辯才。 "辭無礙辯"亦稱"辭無礙智"或"辭辯",謂通曉一切方言而無礙辯說的智解辯才。 "辯無礙辯"亦稱"辯無礙智",謂能隨順眾生根機而巧妙演說的智解辯才。

十、法雲地 菩薩至此第十地,超過一切聲聞獨覺地,證得極淨微妙解脫之智,大法智雲含眾德水,使無量功德充滿法身,故稱法雲地。 十地菩薩如冊封了太子,是為法王子,位居補處,即將圓滿成佛。 十方一切諸佛放大光明而流入菩薩頂內,菩薩的菩提智光,與諸佛無二無別,圓滿清淨與諸佛一樣。 在十波羅蜜多中,十地是智波羅蜜多增勝,"從願力生大慈悲,福德智能以為密雲; 現種種身,為雜色雲;通明無畏,以為電光;震大雷音,說法降魔。 一念一時,能於上所說微塵世界,皆悉周普,以善法雨,甘露法雨。" 所以,十地菩薩的說法能長養一切眾生善根。 十地是大乘菩薩的修行階位。 《華嚴經.十地品》對菩薩修行十地有詳細敘述,對於每一地的修行內容,所獲功德,入地、出地等都有詳解,因此對大乘佛教修行者有重要影響。 古印度世親論師曾詳論菩薩修行之十地而成《十地經論》,由此也可見關於菩薩修行十地理論義對於大乘佛教修行的重要性。   [1]

參考文獻

  1. 十地品, 知乎 - zhuanlan.zhihu.com/p...- 2018-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