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十月革命1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十月革命1

俄國十月革命,又稱紅色十月、十月起義、彼得格勒武裝起義或布爾什維克革命,獲勝的蘇聯紅軍一方稱之為「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是俄國工人階級在蘇聯共產黨領導下聯合貧農所完成的偉大的社會主義革命,是1917年俄國革命中第二個、也是最後的重要階段。因發生在俄國曆法(儒略曆)1917年10月25日(公元1917年11月7日),故稱「十月革命」。

簡介

1703年5月27日,於兔子島上舉行了隆重的聖彼得堡奠基儀式;彼得大帝首先在涅瓦河三角洲的兔子島上修建了彼得保羅要塞,駐重兵把守,以防禦瑞典軍隊的進攻,後擴建為城;至此,波羅的海出海口從此納入俄羅斯帝國版圖,彼得大帝在聖彼得堡創建了波羅的海艦隊,使俄羅斯帝國在歷史上第一次擁有了自己的海軍。1712年,俄羅斯帝國將首都從莫斯科遷到聖彼得堡定都200多年,直到1914年,這一時期一直叫聖彼得堡。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當時俄羅斯帝國同德國是敵對國,因為聖彼得堡的「堡」字是源自德語發音,當局決定把城市改名叫彼得格勒。1924年列寧逝世後,為了紀念列寧,城市改名為列寧格勒,「格勒」在俄語中為城市的意思。1991年9月6日,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頒布法令宣布列寧格勒恢復聖彼得堡舊名。1992年1月,為了給城市重新命名,聖彼得堡市又舉行了一次全民投票。結果,大多數人贊同改回聖彼得堡老名。這樣做,一是為了紀念彼得大帝,同時,也標誌着蘇聯時代的結束。

評價

2年後,1905年革命爆發。在工人階級和其他被壓迫民眾的推動與積極參與下,布黨於1905年12月掀起了莫斯科起義,起義持續9天並且引起了其他各地的暴動與起義,起義最終因遭到血腥鎮壓而失敗,但這也標誌着沙皇的專制統治再也難以維繫下去了。此後,武裝鬥爭沒有因為大規模起義被鎮壓而停止,游擊戰爭被到處發動起來。布黨戰鬥隊在各處組織武裝示威,暗殺鎮壓人民、不得人心、罪大惡極、為人不齒的官僚及職員等。通過這種方式,布黨用戰術上的進攻進行戰略上的防禦,用退卻戰為重整黨的組織提供有效的掩護,為黨積累了武裝鬥爭的經驗;同時在社會上,布黨所發動的各形式武裝鬥爭增強了布黨的影響力,為在第二屆杜馬內展開的合法公開鬥爭積累了一定群眾基礎。戰略防禦階段從1905年莫斯科起義開始,起初的革命力量還很弱小,革命力量只能對反革命力量採取戰略防禦。[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