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千佛陶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千佛陶塔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千佛陶塔

地理位置;湧泉寺門前兩側

高度;6.83米

歷史由來;1972年從福州南郊龍瑞寺移來

千佛陶塔是位於湧泉寺門前兩側的陶塔。該對陶瓷千佛塔,高6.83米,於1972年從福州南郊龍瑞寺移來,用作鎮寺之寶。它是宋元豐五年(1082年)用陶土分層燒造,然後拼合累疊而成的。此類以陶燒造的寶塔,在國內十分罕見。[1]

千佛陶塔介紹

千佛陶塔,東邊的稱「莊嚴劫千佛寶塔」,西邊的稱「賢劫千佛寶塔」。兩塔形式相同,均為八角九層,每座塔壁均貼有雕塑佛像1078尊,八角塔檐上有四方佛72尊,懸掛陶製塔鈴72枚。石砌塔座刻有金剛力士、蓮瓣、舞獅等,刻銘文記述建造時間和捐獻者以及造塔工匠的姓名。

歷史變遷

原在龍瑞寺內,因寺毀,1972年移今址。雙塔分峙左右,東塔為莊嚴劫千佛寶塔,西塔為普賢劫千佛寶塔。塔燒制於北宋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用上好的陶土燒制,平面八角形,九層,各高6.83米,底座直徑1.2 米,仿木結構傑出閣式。塔身逐層收縮,造型輕巧玲瓏。塔身門窗柱子塔檐斗拱椽飛瓦隴等各種構件,都是事先按照木結結構形制財主模刻制後,作出泥坯,先用分層逐段燒制的方法上釉燒成,然後再按榫口安裝。這樣不僅便於製作,又便於搬遷和裝配。此塔裝飾非常富麗,各層塔身上貼塑佛像共1078尊,塔基座上塑出的金剛力士,有力負千斤的姿態,並塑有奔跑追逐的獅子、各種花卉圖案。各層塔檐檐角上有鎮檐佛,轉角處的檐下,均懸有風鐸,清風徐來,叮鐺作響,有如音樂。塔剎為三重葫蘆式,上冠以寶珠,尤為珍貴的是塔座上除刻有燒制的年代和塔名之外,還刻有施捨者和燒制的工匠姓名。此塔上塗紫銅色釉彩,表面光澤明亮,是研究我國陶瓷工藝發展的重要實物,而且體重如此巨大,燒制又極精美的大型陶土寶塔,國內是罕見的。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