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半抗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半抗原是中國科技名詞。

漢字是用於記錄漢語,進行書面交流,傳承民族文化的書寫符號系統[1],也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國書法藝術[2]的載體,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蘊藏着許許多多的文化內涵。

名詞解釋

半抗原(hapten),又稱不完全抗原(incomplete antigen),是指某些單獨存在時不能誘導免疫應答,即不具備免疫原性,但當與大分子蛋白質或非抗原性的多聚賴氨酸等載體(carriers)交聯或結合(通常是以共價鍵的形式進行結合)後可獲得免疫原性,從而誘導免疫應答的小分子物質。由於半抗原需要與應答效應產物結合才能誘導免疫應答,因此它只有免疫反應性(抗原性),而不具有免疫原性。 常見的半抗原有多糖、類脂、核酸和某些小分子化合物和藥物等。

歷史起源

半抗原的概念最初由奧地利生物學家卡爾·蘭德斯坦納(Karl Landsteiner)在20世紀早期提出。在一項實驗中,他向小鼠體內注射間氨基苯磺酸鹽,發現這種物質不能引起免疫反應。而將間氨基苯磺酸鹽與載體(卵清蛋白)連接後再注入小鼠體內則觀察到了強烈的免疫反應。小鼠體內產生的抗體同時作用於間氨基苯磺酸鹽和載體。卡爾把這種現象稱為「半抗原反應」(haptenicresponse),其中haptenic一詞來自希臘語「haptein」,意思是「固定」。

載體分類

半抗原-載體複合物

半抗原通常會與血清中的蛋白質(如白蛋白)結合,形成半抗原-載體複合物。如果半抗原-載體複合物的分子量大於3000 MW,它就具有免疫原性。此時,由半抗原-載體複合物引起的免疫反應將同時針對載體和半抗原。

而一些半抗原可以與細胞膜(如紅細胞)結合,這種細胞-小分子複合物被稱為「新抗原」(neoantigen)。如布洛芬等藥物可與紅細胞形成新抗原。而一旦引起免疫反應,就會導致新抗原紅細胞的溶解,發生溶血性貧血。

常見的載體

鑰孔血藍蛋白(KLH) 鑰孔血藍蛋白是一種存在於節肢動物和軟體動物中的含銅蛋白質,分子量在4.5×105~1.3×107Da範圍內。KLH具有較高的免疫原性,是最常用的載體,也是用於哺乳動物宿主(如兔和小鼠)的理想載體。然而,KLH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差,呈絮狀,但這不影響KLH的免疫原性。

牛血清白蛋白(BSA) 牛血清白蛋白是從牛的血漿中提取的一種蛋白,為可得的最穩定、溶解度最高的白蛋白之一。它的分子量為6.7×104Da,其結構中包含有59個賴氨酸。BSA是弱抗原性化合物的常用載體。由於分子量較小而較易溶於水,BSA常用於免疫測定。然而,因為BSA在基於抗體的測定(如ELISA)中常用於封閉非特異性結合位點,所以若使用針對半抗原-BSA複合物的抗體進行測定會產生假陽性。

卵清蛋白(OVA) [5] 卵清蛋白是從雞蛋蛋白中分離出的一種蛋白質,分子量為45×103Da。OVA通常是用作備用的載體,用來確認抗體對半抗原具有特異性而不是對載體。

半抗原-載體效應

半抗原-載體複合物引起的免疫反應需要半抗原特異性B細胞和載體特異性輔助T細胞的參與。B細胞識別複合物上的半抗原後將複合物內吞併對載體進行加工,產生載體-MHCII類分子複合物,從而將載體提呈給載體特異性輔助T細胞。於是輔助T細胞活化後和B細胞相連接,將其激活,使其分泌抗體。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