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論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半部論語 |
bàn bù lún yǔ |
出 處 :宋·羅太經《鶴林玉露》 體 裁 :成語 釋 義 :舊時對《論語》的誇讚之辭 |
半部論語[1],讀音bàn bù lún yǔ,是一個成語,指舊時對《論語》的誇讚之辭。出自宋·羅太經《鶴林玉露》。
解釋
論語:儒家基本經典之一。為孔子言行的記錄。古時既是兒童啟蒙的讀本,又被奉為治國平天下的經典。
本義指掌握半部《論語》,人的能力就會提高,就能治理國家,是舊時對《 論語》的誇讚之辭。
典故
出處
趙普再相,人言普山東人,所讀者止《 論語》,蓋亦少陵之說也。太宗嘗以此語問普,普略不隱,對曰:「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子。」普之相業,固未能無愧於《論語》,而其言則天下之至言也。朱文公曰:「某少時讀《論語》便知愛,自後求一書似此者卒無有。」
——宋 羅太經《 鶴林玉露》卷七
從此天下事來,吾以 半部《論語》治之 足矣,又何疑哉!又何難哉!——嚴復《救亡決論》
成語故事
趙普,原先是 趙匡胤手下的推官。 公元960年,趙匡胤率軍北上,部隊到達陳橋時,趙普為趙匡胤出謀劃策,發動 陳橋兵變。趙匡胤做了皇帝,建立了宋朝,史稱 宋太祖。接着,趙普又輔佐宋太祖統一了全國,做了宰相。宋太祖死後,他的弟弟 趙匡義繼位,史稱 宋太宗。
宋太宗時,趙普仍然是宰相。有人對宋太宗說趙普學識淺,所讀之書只是儒家的一部經典《論語》,當宰相不恰當。 有一次,宋太宗問趙普:「有人說你只讀過一部《論語》,這是真的嗎?」 趙普老老實實地回答說:「我所知道的,確實不超出《論語》這部分。過去我用半部《論語》輔助太祖平定天下,現在我用半部《論語》輔助陛下,天下太平。」 後來 趙普病逝,家人打開他的書箱,裡面果真只有《論語》二十篇。
示例
【半部論語】況且從前古人以 半部論語治天下,就是半部亦何妨。(清 李寶嘉《 官場現形記》第六十四回)
【論語半部】蒲松齡《擬上征天下博學宏詞親考揀用以備顧問群臣謝表》:「皇帝得於馬上,猶陳際賈一言;藝祖起於行間,尚須論語半部。」又《擬士習表》六:「少而入學,思誠正之兩言;長而致君,懷《論語》之半部。」
【半部匡君】蒲松齡《擬上以萬世師表四字頒行天下黌宮群臣謝表》:「雖則當代 聖人,未遂三年用我;迨至太平宰相,猶以半部 匡君。」
【半部致太平】蒲松齡《擬上命刊四書註疏群臣進表》:「開卷有益神智,矧茲詮注之詳;半部可致太平,務究 經術之用。」
視頻
參考資料
- ↑ 「半部論語」——只有一半嗎???,20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