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華冠永瑢像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華冠永瑢像軸
來自故宮博物院的圖片

華冠永瑢像軸故宮博物院的一件藏品

藏品簡介

名稱:華冠永瑢像軸

年份:清

類型:繪畫

規格:縱115.8厘米,橫47.6厘米。

所屬博物館:故宮博物院

作者:華冠

藏品鑑賞

華冠永瑢像軸,清,華冠繪,紙本,設色,縱115.8厘米,橫47.6厘米。   本幅款識:「華冠謹寫」,下鈐「華冠」朱文長方印,右上角鈐「佩一平生真賞」朱文長方印。上裱鈐「長洲章氏所藏」朱文方印。   此幅為配景人物肖像畫。主人公永瑢精神飽滿地臨池而坐,其眼前是「逐浪聯陰去,隨風帶影來」的碧水荷塘,身後是一派欣欣向榮的茂密竹林。翠竹與清荷相映生輝,點染出六月天清麗的景致,也暗寓了被畫者永瑢的「君子」品質。   圖中竹林占據了畫幅的上半部,竹干用筆圓勁工整,富於彈性的線條準確地刻畫出竹的柔韌與秀美,竹葉以汁綠直接暈染,葉片重疊錯落,繁而不亂,其前重後淡的設色既豐富了色階的層次變化,又擴展了畫面由近及遠的空間感。   圖中人物以中國傳統的肖像畫寫真法勾描,面部先以淡赭色線條造型,繪出骨骼輪廓,再用赭色平塗表現膚色,最後以重墨描眉畫眼,點提人物的神韻。   永瑢對此幅形神兼備的畫像很滿意,在畫幅的詩堂處作長題抒發感懷:「國初傳神華希逸,冠也晚出能入室。移我江南六月天,水竹風荷瀉明瑟。玲瓏碧樹秋未生,已覺流光向人疾。流光無情鬢欲霜,十年鶊蟀花間堂。冠時方壯筆力銳,曾此坐解丹青囊。玉梅庾嶺音塵杳,我亦殘書送昏曉。鏡里容顏各老蒼,篋中絹素猶完好。舊圖風景忽成新,一笑廬山面目真。萍蹤會有重來候,此畫他年復成舊。乾隆乙巳,皇六子自題。」下鈐「皇六子章」、「書畫印」。乙巳為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永瑢時年42歲。   永瑢(1743—1790年),號九思主人。乾隆帝第六子,母純皇貴妃蘇佳氏。他通天算,工繪畫,富文采,喜好與文人雅士交遊。《四庫全書》館正式成立後,他與皇子永璇、永瑆,大學士劉統勛、于敏中被任命為最高執行官即總裁,負責總理館內一切事宜。著有《九思堂詩抄》。卒諡「莊」。

藏館介紹

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北京故宮,是位於中國北京紫禁城內的博物館。其前身是明清兩代皇宮紫禁城。 民國元年(1912年)清帝溥儀退位後仍居於宮內。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十一月五日,黃郛攝政內閣公布修正清室優待條件第五條,廢除皇帝尊號,請廢帝溥儀出宮。政府代表李煜瀛、京 師警衛司令鹿鍾麟、警察總監張璧,於六日接管皇宮,封存文物。後經攝政內閣核准,經一年之整理,故宮博物院於民國十四年國慶節(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開幕。[1]它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始建於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藏品也主要是以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為基礎。2012年單日最高客流量突破18萬人次,全年客流量突破1500萬人次,可以說是世界上接待遊客最繁忙的博物館。[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