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華南省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華南省藤(學名:Calamus rhabdocladus Burret)是棕櫚科植物,植株常見,單株產量高。[1]

  • 中文學名: 華南省藤
  • 拉丁學名: Calamus rhabdocladus Burret
  • 界: 植物界
  • 科: 棕櫚科
  • 花   期: 8—9月
  • 果   期 :10—12月

形態特徵

木質藤木;果實顏色為棕色;種子顏色為白色;油脂含量20%。長10-25米,葉羽狀全裂,長可達1.8米,裂片1-4枚成束着生於葉軸上,束間疏離,長披針形,長30-45厘米,寬3-6厘米,頂端急尖或漸尖,與邊緣同有褐色刺毛,頂端的刺毛長且成簇,葉軸三棱形,有鈎刺,頂端延伸成具刺,長50-60厘米的纖鞭,葉柄和葉鞘有長達4厘米的扁刺和小刺。肉穗花序,長可達70厘米,分枝少,每一分枝上有小穗狀花序約9個,總苞管狀,長6-8厘米,具刺,花雌雄異株,花瓣長橢圓形,果實球形,直徑約2.5厘米,有鱗片約20縱列,鱗片黃色,邊緣褐色,當中有槽紋。

主要價值

藤莖質地中等,堅硬,適宜作藤器的骨架,也可作手杖。

分布範圍

產自福建、廣東、海南、廣西、貴州及雲南等省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