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華河鎮位於湖北省紅安縣西北部,地處鄂豫之交,東連七里坪鎮,南接二程鎮、上新集鎮,西鄰大悟縣呂王鎮,北靠大悟縣黃站鎮,全鎮版土面積167.5平方公里。地勢北高南低,屬半山區半丘陵地區。主要山峰有老君山、金牛山、陽台山、鷹駕山、龍王山等。灄水河傍鎮西而過。鎮下轄36村1場,265個村民小組,2007年有12826戶,52670人。鎮人民政府設在華河。[1]

中文名: 華河鎮

別 名: 華家河鎮

行政區類別: 鄉鎮

所屬地區: 中國華中

地理位置: 紅安西北

面 積: 167 km²

下轄地區: 37個村委會

政府駐地: 華河

電話區號: 0713

郵政區碼: 4384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52381人

著名景點: 老君山

機 場: 武漢天河機場

火車站: 紅安西站、麻城火車站、武漢三站

車牌代碼: 鄂J

方 言: 紅安話

鎮黨委書記: 汪寶權

鎮 長: 彭志鴻

目錄

概況

紅安縣轄鎮。位於縣境西北部,東連七里坪鎮,南接城關鎮,西鄰大悟縣,東靠天台林區、河南省新縣。面積167.2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3804人(2010年六普)。轄36個行政村,273個村民小組。鎮政府駐華河。鎮域屬半山區半丘陵地區,主要山峰有老君山、金牛山、陽台山、鷹架山、龍王山等。

沿革

1949年屬七里區,1959年設華家河公社,1975年設趙河公社……1987年分屬華家河鎮、趙河鄉。1996年,華家河鎮面積101平方千米,人口3.1萬人,轄鄢家、雙河、張家寨、金橋、石堰、鄧家橋、山背、熊河、秦家灣、塗家灣、花園沖、水口、龍橋、祝家樓、陳家樓、蜘蛛店、方劉沖、曾家、西張家1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地華家河;趙河鄉面積66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轄傅沖、石嘴鋪、大學、新廟、礦山、陳家河、高山、新店、王沖、鄒集、金家灣、山台、鄧灣、毛家畈、何家田、徐家榨、滾子河17個行政村,鄉政府駐螢石礦。

1999年,撤銷趙河鄉,併入華家河鎮。2004年,鎮政府駐華河,人口52381人,面積167平方千米,轄熊河、秦垸、石堰、山背、金橋、鄧橋、方劉沖、蜘蛛店、曾家、西張家、陳樓、塗垸、龍橋、花園、祝樓、水口、雙河、鄢家、張寨、高山、新店、王沖、鄒集、金垸、山台、鄧垸、徐榨、何田、滾河、毛畈、傅沖、石咀、新廟、陳河、大學、礦山36個行政村。

行政區劃

華河鎮鎮政府駐華河,人口52381人,面積167平方千米。轄36個村委會:熊河、秦垸、石堰、山背、金橋、鄧橋、方劉沖、蜘蛛店、曾家、西張家、陳樓、塗垸、龍橋、花園、祝樓、水口、雙河、鄢家、張寨、高山、新店、王沖、鄒集、金垸、山台、鄧垸、徐榨、何田、滾河、毛畈、傅沖、石咀、新廟、陳河、大學、礦山。

發展現狀

該鎮依靠山多林多水多的優勢,大力發展茶葉、板栗、藥材、畜禽等特色經濟、全面推進農業產業化。為了進一步引導農民搞好綜合開發,合理利用資源,鎮委、政府帶領廣大幹部群眾,立足調整搞開發,連續三年種植油菜地膜花生面積達萬畝以上,石堰村高質量地加強對板栗基地的管理,成立了板栗協會,騎龍茶場、陽台山茶場、六合庵茶場除了加強對茶園的冬耕春管外,先後進行了整枝、砍挖更新、施肥、除蟲等管理,生產的龍井茶遠銷全國各省市,實現產值創20萬元的大關,熊河村的800畝地膜花生示範園區,雙河村的養牛基地,毛畈村的養鴨場和200畝茶園,付沖村、滾河村、方劉沖村、山台村的1000畝淡水養殖基地、何田村林場等已初具規模。該鎮也形成村村有基地,戶戶有項目的格局。境內有小水庫50座,農作物有水稻、小麥、油菜、花生,還種植板栗、綠茶、烏柏等,該鎮所產「介靈綠茶」曾獲黃岡地區優質獎。工業主要有機械、礦山、麵粉加工、建築等門類。有鎮辦、村辦、聯辦、個體辦等形式企業30多家。2005年全鎮農業總產值2.9億元,農民人均收入1841元。

自然資源

螢石

原紅安縣螢石礦申請破產後,其尾礦資源仍有100多萬噸尚未開採。2001年初,螢石礦整體移交華家鎮託管後,華河鎮成功引進河南安陽礦業有限公司開發螢石資源。該公司產值已達600多萬元,實現利稅200多萬元。為促進螢石資源的深度、廣度開發,華河鎮有意引進具有選礦技術的公司前來投資辦廠,生產高品質礦石。

大理石

華家河鎮境內蘊藏有豐富的蛇紋岩大理石資源,據湖北省地礦廳鄂東北地質勘探大隊勘探資源表明,其儲量在4000萬立方米以上(共有五座山頭,現已開發兩座)。其中,大花綠大理石儲量1100萬立方米,墨綠大理石儲量2900萬立方米。據湖北省地礦廳實驗研究中心鑑定,該蛇紋岩大理石抗壓強度達1447KG/平方厘米,抗折度達213KG/平方厘米,光澤度達102度。華家河鎮誠邀各位商家前來投資辦廠,生產商品質大理石。

板栗

華家河鎮擁有以板栗為主的經濟林5萬多畝,年產板栗50多萬公斤。板栗成熟季節早,質好價廉,資源蘊藏量大,開發潛力廣闊。誠招有識商家前來投資辦廠,提高板栗深加工附加值。

花生

華家河鎮土質以片麻岩風化層油沙土為主,滲水性強,極適宜花生、油菜等油料作物的生長。99年度被湖北省評為百強油料鄉鎮之列,2003年度華家河鎮種植花生3萬多畝,年產花生1500多萬斤,已形成花生剝殼加工一條街,其規模、其效益遠遠超過其他縣、市的鄉鎮。華家河鎮誠招有識商家前來投資辦廠,提高花生深加工附加值。

青茶

華家河鎮現有青茶麵積8000多畝。大多數地處海拔300米以上的山丘上,由於氣候溫和,空氣清新,茶質清香撲鼻,濃香持久,醇爽回甘,華家河鎮青茶由此成為紅安茶中精品。我鎮青茶經深加工後,是天然綠色飲料佳品。

野生動植物

華家河鎮擁有山林面積達10萬多畝,大大小小的山有1000來座。有名的有老君山、界林山、金牛山等。山間珍貴的藥材有銀杏、靈芝、何首烏、桔梗、天麻等,野生動物有金錢豹、紅毛狗、野豬、野羊、野雞、虎紋蛙、松花蛇、眼鏡蛇、蝮蛇、白鷺等,野生植物有珍珠花、地木耳、鳳尾菜、干馬志汗、百花菜等。華家河鎮誠信歡迎各位開發商前開投資。

荒灘荒坡

華家河鎮境內大小河流縱橫,河流荒灘面積達5000多畝,極適宜於意楊等造紙造林木的生產,可種植意楊,建廠造紙,實現綜合開發。

佛教旅遊

華家河鎮境內擁有數座寺廟,這些寺廟交叉座落在各深山老林中,空氣清新,鳥語花香,天藍地綠,令人心曠神怡,像遠近有名的大寺,老君廟、清平寺、朝陽寺、九龍觀等等,這些都是觀光旅遊的好去處,特別象大寺一年進出客流量達五萬人以上,每年節假日期間,初一和十五,傳說中的菩薩生日時,前來上香觀光人員更是人山人海,絡繹不絕。華家河鎮歡迎各位商家前來開發旅遊業。

文化教育

華家河鎮文化生活頗為豐富,每年春節至正月十五前後,眾多村戶便自發組織龍燈舞隊到四鄉演出。在眾多民間藝術形式中,熊河村的民間舞蹈《熊河高蹺》(又稱「武蹺」)獨樹一幟。它由六名女子踩着6尺高的文蹺、6名男子踩着2.5尺高的武蹺,其中一男子裝扮成老丑婆進行表演。武蹺表演技巧性高,有「疊羅漢」、「朝天一柱香」、「童子拜觀音」、「空轉」、「顫蹺」和「撲地滾翻」等多種高難動作。1988年,省舞蹈集成編輯部來紅安對其進行錄相,並收入省民舞集成卷。1990年,該舞蹈編寫劇本被省文化廳評為二等獎。在紅安縣舉辦的三次民間藝術節中,《熊河高蹺》均被評為表演一等獎。

2002年,該鎮華家河垸在縣文化部門協助下,恢復重建了村業餘楚劇團。幾年來,他們利用農閒時間組織演員排練多台劇目,為四鄉農民無償演出130餘場次,深受廣大農民歡迎。2005年11月,縣文化館被中央文化部評為全國先進文化館。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表彰會上,縣文化局長李琅環,文化館長陳敬權將華家河村辦業餘劇團為農民服務的經驗作法進行了重點介紹,受到文化部、《中國文化報》領導以及全國同行代表的一致好評。

全鎮有中學兩所,教職工140餘人,學生3200人;小學34所,教職工320人,學生4805人;幼兒園2000年,入園兒童100%人。全鎮100%的村興建了水泥公路。

當地景觀

華家河鎮地勢北高南低,屬半山丘陵地帶,境內山林面積14萬餘畝,主要山峰有老君山、金牛山、佛塔山、龍王山等,老君山海拔高度841米,為全縣最高峰,據明弘治《黃州府志》載:「世傳老君曾煉丹於此,上有藥臼石」故名。境內主要自然景觀被明代詩人夸為「獅子盤球翻車嶺,雞冠石稱砣坡,金盆鬧月華家河。」人文景觀豐富,有大寺、清平寺等著名佛教寺廟。

華家河鎮老君山,位於鄂豫兩省交界處,海拔高度841米,為全縣最高峰。老君山東北與天台對峙,南有小老君山大興寨拱衛,四周群山環繞,巍峨壯麗,峽谷縱橫,地勢險要,森木茂密,道路崎嶇,自然風光十分雄偉而又秀麗,歷代遂成為為道教聖地。

特色美食

華家河鎮山青水秀,土地肥沃,盛產彌猴桃、山渣、珍珠花菜、中藥材、煙葉等土特產。其中「華河小吊酒」更具特色,農家用糯米、高粱等糧食進行發酵,經過多道工序後再用蒸桶蒸煮,待醇香的米酒從小出管緩緩流出,品嘗一口,芳香四射且回味長久。「華河小吊酒」在全縣境內,以及周邊河南,大悟縣鄉村享有盛名。

視頻

紅安縣 華河鎮 熊河村二組 組長:況幫忠,承包300餘畝水田 (流轉水田),沃得收割機收割的實錄景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