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華西箭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華西箭竹

華西箭竹(學名:Fargesia nitida (Mitford) Keng f.)是禾本科箭竹屬植物,產甘肅南部和四川西部。竿柄長10-13厘米,粗1-2厘米。竿叢生或近散生,高2-4 (5)米,粗1-2厘米。梢端勁直和微彎;節間長11-20(25)厘米,圓筒形,幼時被白粉,無毛,光滑,縱向細肋不發達,竿壁厚2-3毫米,髓呈鋸屑狀;籜環隆起,較竿環為高;竿環微隆起;節內長1.5-2.5毫米。

竿芽長卵形,近邊緣粗糙,邊緣具灰色纖毛。枝條在竿每節為(5)15-18枝,上舉,直徑1.5-2毫米。

基本內容

中文名:華西箭竹

拉丁學名:Fargesia nitida (Mitford) Keng f.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系:長三角鞘系

形態特徵

筍紫色,被極稀疏的灰色小硬毛或無毛;籜鞘宿存,革質,三角狀橢圓形,通常略長於其節間,先端三角形,背面無毛或初時被有稀疏的灰白色小硬毛,縱向脈紋明顯,小橫脈不發達,邊緣常無纖毛;籜耳及鞘口繸毛均缺;籜舌圓拱形,紫色,高約1毫米,邊緣幼時密生短纖毛;籜片外翻或位於竿下部籜者直立,三角形或線狀披針形,干後平直而不皺摺,邊緣無鋸齒或有微鋸齒,在竿之上部籜者通常其基部有關節與籜鞘之頂端相連接,因而彼此易脫離。

小枝具(1) 2-3葉;葉鞘長2.2-2.8 (4)厘米,常為紫色,僅於邊緣上部常密生灰褐色纖毛;葉耳無,鞘口無繸毛或初時生有灰白色之微弱繸毛,但易脫落;葉舌截形或圓拱形,高約1毫米,初時邊緣生有白色短纖毛;葉柄長1-1.5毫米;葉片線狀披針形,長3.8-7.5 (9.5)厘米,寬6-10毫米,基部楔形,下表面灰綠色,兩面均無毛,次脈3 (4)對,小橫脈較清晰,葉緣近於平滑或其一側具微鋸齒而略粗糙。花枝長達44厘米,通常可再分小枝,不具葉片或僅其上部的1-3片鞘狀佛焰苞上可生縮小葉片,後者長為2.5-7厘米,紫褐色。

總狀花序頂生,從佛焰苞開口之一側伸出,排列緊密,長2.5-4厘米,寬1-1.5厘米,下方具一組佛焰苞,最上方1片佛焰苞等長或稍長於花序;小穗柄長1-2毫米,無毛或初時偶生微毛,偏於穗軸之一側,位於穗軸中部以下者常各托以1片小形苞片,後者不分裂或位於穗軸下部者深2裂;小穗含2-4朵小花,呈小扇形,長11-15毫米,紫色或綠紫色;小穗軸節間長1.5-2毫米,無毛或有時被微毛;穎紙質,細長披針形,先端漸尖或具芒狀小尖頭,上部生微毛而粗糙,第一穎長8-11毫米,寬約1毫米,具3脈,第二穎長10-13毫米,寬約1.5毫米,具5脈;外稃質地堅韌,卵狀披針形,先端呈錐狀或具芒狀小尖頭,第一外稃長11-15毫米,具5-7 (9)脈,被微毛;內稃長6.5-12毫米,先端2齒裂,亦被微毛,脊上生有小鋸齒;鱗被的後方1片形極窄,長約1毫米,前方2片披針形,長約1.5毫米,寬0.5毫米,下部具脈紋,頂端生纖毛;花葯黃色,長4-7毫米;子房橢圓形,無毛,長約1.5毫米,花柱1,柱頭3,後者長1-1.5毫米,羽毛狀。穎果卵狀橢圓形或橢圓形,黃褐色至深褐色,無毛,長4-6毫米,直徑1.1-1.8毫米,具淺腹溝,先端具長約1毫米的花柱基部。筍期4月底至5月,花期5-8月,果期8-9月。

生長環境

耐寒冷和瘠薄土壤,耐陰,喜濕潤氣候,常生於海拔2450-3200米的高山針葉林下,成為大面積林地之下木。

分布範圍

產甘肅東北和南部,寧夏南部,青海東部和四川西部。產南坪、松潘、黑水、茂縣、理縣、汶川等地,海拔2450~3200m,生於亞高山暗針葉林下,組成大面積林地下木。喜溫涼濕潤的山地氣候及肥沃的酸性土壤。甘肅南部亦有分布。本種原發表時系根據采自甘肅宕昌的竹子種子繁殖而成且在歐洲普遍栽培的無花活植株加以描述記錄的,無模式標本保存 。

主要價值

華西箭竹是大熊貓主要採食的竹種,也是重要的山地水土保持植物。高海拔地區可用於風景區林下,河邊片植點綴,頗有趣味。稈劈篾供編筐用。

本種提示

甘肅南部和四川西部。海拔2450-3200米,生於高山針葉林下,成為大面積林地之下木。本種原發表時是根據俄國採集人Berezovski 1886年在我國甘肅省西固(今宕昌縣)採到的種子寄到英國邱園繁殖成功的植株(當時尚未開花)來加以描述的。[1]現此種在歐洲許多地方已普遍栽培,但迄無開花的報道。至於在邱園的活模式植株是否採下標本(當是模式標本)保存,尚有待查考。

日本學者中井猛之進在1935年發表Sinarundinaria新屬時提到過本種(即該新屬的模式)和神農箭竹F. murielae的標本。中井在論文的鳴謝一節中明確說明這是由邱園主任A. W. Hill從活模式植株上採得標本寄贈給他,以備交換日本竹類標本之用。由此推斷,英國邱園植物標本館可能已收藏有本種及神農箭竹的模式標本,至少在日本也應有此兩竹種的副號模式標本收存,則是無可懷疑的。

本種在四川九寨溝於1982年開始普遍開花,其規律是由低海拔逐年向高處推進。據1984年秋調查,在海拔2700米以下地段已開花枯死,2700-2800米正含苞待放,2800米以上則尚未開花。估計其開花周期約為50-60年。為大熊貓主要採食的竹種。

參考文獻

  1. 華西箭竹,植物智, 201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