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單葉細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單葉細辛(學名:Asarum himalaicum),為馬兜鈴目馬兜鈴科細辛屬的植物。分布於印度、錫金以及中國大陸的陝西、湖北、貴州、雲南、甘肅、四川、西藏等地,生長於海拔1,300米至3,100米的地區,常生長在溪邊林下陰濕地。

  • 中文學名:單葉細辛
  • 拉丁學名:Asarum himalaicum Hook. f. et Thoms. ex Klotzsch.
  • 別   稱:毛細辛、水細辛(四川);土癩蜘蛛香(貴州)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 目:馬兜鈴目
  • 科:馬兜鈴科
  • 亞   科:細辛亞科
  • 族:細辛族
  • 屬:細辛屬
  • 亞   屬:細辛亞屬短管組
  • 分布區域:四川、廣東、湖南藥 材 名單葉細辛、毛葉細辛
  • 其它中文名:水細辛
  • 中文科名:馬兜鈴
  • 拉丁科名:Aristolothiace
  • 主   治:去濕、順氣、止痛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細長,直徑1-2毫米,節間長2-3厘米,有多條纖維根。葉互生,疏離,葉片心形或圓心形,長4-8厘米,寬6.5-11厘米,先端漸尖或短漸尖,基部心形,兩側裂片長2-4厘米,寬2.5-5厘米,頂端圓形,兩面散生柔毛,葉背和葉緣的毛較長;葉柄長10-25厘米,有毛;芽苞葉卵圓形,長5-10毫米,寬約5毫米。

花深紫紅色;花梗細長,長3-7厘米,有毛,毛漸脫落;花被在子房以上有短管,裂片長圓卵形,長和寬均約7毫米,上部外折,外折部分三角形,深紫色;雄蕊與花柱等長或稍長,花絲比花葯長約2倍,藥隔伸出,短錐形;子房半下位,具6棱,花柱合生,頂端輻射狀6裂,柱頭頂生。

果近球狀,直徑約1.2厘米。花期4-6月。[1]

主要價值

用途及功能:根狀莖可提芳香油;入藥,解表散寒、鎮咳止痛,治風寒濕氣、外感頭痛。

藥用價值:本種全草在西南地區和陝西作細辛入藥。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 300—3 100米針闊混交林下。

分布範圍

產於大理、鶴慶、中甸、德欽;四川、貴州、西藏東南部、陝西南部、甘肅東南部、湖北西部有分布。印度、錫金、不丹、尼泊爾也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