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拼音:nán、nā)是漢語常用字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南字本義不詳,在殷墟卜辭中已借用為方位詞,即早晨面對太陽,右手的一邊,與"北"相對。引申指南方的地區或國家。又指古代南方少數民族的音樂。南讀nā時,用於"南無(mó)"一詞,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對佛尊敬或皈依。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南

外文名稱; south

拼音; nán、nā

注音; ㄋㄢˊ、ㄋㄚ

平水韻部; 下平十三覃

部首; 十

筆畫數; 2+7

五筆; FMUF

倉頡碼; JBTJ

鄭碼; EDLD

四角碼; 4022 7

統一碼; CJK統一漢字-5357

異體字; ࡴ�、ࡴ�

字級; 一級(1422)

造字法; 象形字(存疑)

結構; 獨體字,上下結構

文字溯源

南字的構型說法不一,有人認為甲骨文(圖1)和金文(圖2、3)的"南"字像龜甲腹面的形狀,上部的"屮"形是頭部。龜類居穴大多朝南,因此用龜形代指南方。為了與"龜"字區別開,所以便用龜甲板的前半截的形象來表示"南"。

也有人認為,甲骨文的"南"字像一種鐘形的制樂器。郭沫若先生認為,這種樂器是青銅的。另有研究者稱,它是一種由容器演化面來的樂器,上部的"屮"形是提紐,下部是器身。這一類樂器流行於南方地區,所以用它來代指南方。不過,這幾種說法在文獻中都沒有用例。

"南"字是一個形狀比較原始的字。從古至今,它的字形變化不是很大,其金文以及小篆字形,雖較甲骨文有所改變,但大致的輪廓卻還是一樣的。進人漢代以後,歷經隸變和楷化等階段,"南"字逐漸筆畫化,上部"屮"被寫成了"十"字形,而下部則變成了"冂"下一個"↉"。[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