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應用氣象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應用氣象學院的前身是農業氣象學系,成立於1960年,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前身是 南京氣象學院)建校之初就擁有的三個專業之一,由我國着名 農業氣象學家 馮秀藻先生創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應用氣象學院是我國應用氣象領域的首創者。隨着氣象專業在不同領域的應用,城市氣象,交通氣象,航天航空氣象等學科的應用與發展,1989年更名為應用氣象學系。1999年以應用氣象學係為基礎組建環境科學系,大氣物理系同時加入。2002年環境科學系一分為三,應用氣象學[1]系重新組建。2006年8月成立應用氣象學院。
多年以來,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應用氣象學專業在全國同類專業中排名第一,優勢顯着。
專業設置
學院設有應用氣象學、應用氣象學(公共氣象服務方向)、農業資源與環境三個本科專業。1978年獲得應用氣象學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得應用氣象學專業博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同時獲得城市氣象學專業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權。應用氣象學與城市氣象學都是隸屬於一級學科大氣科學的二級學科,應用氣象學專業特色鮮明,多年來一直在國內同類專業中排名第一,具有較大影響力。2013年6月,應用氣象學院調整師資隊伍,依託應用氣象、農業氣象、城市氣象多方面優勢,增加了應用氣象學(公共氣象服務方向)專業。着重培養氣象服務的綜合應用型人才。
師資隊伍
學院擁有一支年富力強、學歷[2]與職稱結構合理、綜合素質高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31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0人。55歲以下專任教師100%博士化。並聘有江蘇省「雙創人才」。
科學研究
學院教師長期從事應用氣象學領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年均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20項以上。幾年來科研到帳經費不斷增長,僅2010年度到賬經費已達1000萬。近年來,教師每年發表的SCI論文、申請的專利數量均有顯着增長。研究成果曾分別獲國家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和世界氣象組織MUMM獎,為我國氣象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教學水平
應用氣象學專業在2005年獲批為江蘇省首批特色專業,2008年獲批為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2011年獲批為江蘇省優秀品牌專業建設點、2010年被評為江蘇省高校應用氣象產學研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基地,是江蘇省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農業氣象學」、「應用氣象學方法」為江蘇省精品課程;《農業氣象學》為江蘇省精品教材,曾獲中國氣象局優秀教材二等獎;《氣候資源學》為「十一五」國家規劃教材,被評為江蘇省精品教材。「應用氣象學專業建設」獲江蘇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人才培養
學院現有在校博士研究生24人,碩士研究生160人,本科生547人。學院成立50多年來,秉承「厚基礎、強實踐」的人才培養理念,堅持理論與實踐結合,為國家和地方輸送了3000多名本科生和300多名研究生。其中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多倫多大學終身教授 陳鏡明,耶魯大學終身教授、江蘇省「雙創人才」 李旭輝,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獲得者 於強、 黃耀研究員,中國氣象局 沈曉農副局長等都是從我院走出去的優秀畢業生代表。自2003年以來,我院本科生就業率均達到100%,高質量就業率平均達到96%以上,研究生升學率穩定在35%左右,每年還向空軍部隊輸送一批氣象專業國防生。學院畢業生大多在氣象、環境、農業、資源、海洋、部隊、民航等部門從事科研、業務、教學、行政管理等工作,收入穩定,待遇優厚,家庭幸福,社會地位高。
優勢特色
應氣院是中國氣象學會農業氣象與生態氣象學委員會主任委員掛靠單位,是中國農學會農業氣象學分會副理事長單位。承擔世界氣象組織區域培訓中心有關國際教育和培訓任務。建有中國氣象局一級農業氣象試驗站、江蘇省農業氣象重點實驗室、江蘇省應用氣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陸地碳水循環與氣候變化」研究中心、農業資源與環境分析實驗室、農業資源與環境信息技術實驗室、華東乾旱聯合科學試驗基地等教學科研實驗室(基地),在全國高校同類專業中獨具特色。
視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應用氣象學院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新版氣象學考研院校排名及考研難度分析,搜狐,2020-12-03
- ↑ 學歷有哪些 學歷分為哪幾種 ,搜狐,2019-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