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京天文歷史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京天文歷史博物館即為紫金山天文台舊址科普園區,1994年正式對外開放。現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南京天文歷史博物館即為紫金山天文台[1]舊址科普園區,1994年正式對外開放。現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矗立在南京市郊紫金山第三峰天堡山上。占地面積約700平方米。1929年遵照孫中山科學建設中華的遺願,在老一輩天文學家的關心支持下開始籌建,1934年建成。

基本介紹

天文博物館是由室外的古代儀器設備展示和室內的圖片、實物展覽介紹組成。

館藏文物

渾儀

也稱「渾天儀」。我國古代測定天體位置的一種儀器。西漢落下閎曾製造。在支架上固定兩個相互垂直的圈,分別代表地平和子午圈;在其內還有若干個能繞一條和地軸平等的軸轉動的圈,它們分別代表赤道、黃道、時圈、黃經圈等。在可轉動的圈上,附有可繞中心放置的窺管,用以觀測天體。此儀鑄造於明朝正統年間。?

簡儀

元朝郭守敬(1231~1316)創製。它是在渾儀的基礎上簡化改進而成的。可用以測量天體的赤道坐標和地平坐標,互不干擾。南側日晷,白天可按日影測定時刻。此儀鑄造於明朝正統年間。

圭表

古老的天文儀器。大約三千年以前我國殷周之際已經開始使用。南北平放的叫做「圭」,南端直立的叫做「表」。正午表影投射在圭的中央,一年中冬至日影較長,夏至日影較短。因此測定日影長短就可以定出冬至夏至等二十四個節氣[2],測定日影長度變化的周期,就可定出一年的天數(365?天)。此儀鑄造於明朝正統年間,清朝重修。

天球儀

又名渾象。東漢張衡、三國王蕃、劉宋錢樂之都曾造過這種儀器。它用以表現恆星和星座位置,並能演示天體的周日運動。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古觀象台被劫殆盡,清政府於1903年複製此儀。此儀直徑三尺,嵌有1449顆恆星,沿襲了中國古代的星名和星座劃分,南極圈內的星座是明末由西方傳入的。?

地平經緯儀

用於測定天體地平坐標的儀器。清政府於20世紀初複製。

歷史沿革

紫金山天文台是中國科學院直屬事業單位,紫金山天文台舊址,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矗立在南京市郊紫金山第三峰天堡山上。占地面積約700平方米。1929年遵照孫中山科學建設中華的遺願,在老一輩天文學家的關心支持下開始籌建,1934年建成。這是我國第一座自己設計建造的融東、西方特色的現代天文台。它的精良裝備和人才薈萃,曾獲「東亞第一」的美稱。紫金山天文台不僅是我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而且還聚集了中國古代天文學的輝煌成果。

紫金山天文台是我國自己建立的第一個現代天文學研究機構,被譽為「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為加強科普工作,1994年將天文台舊址劃為科普園區,正式向社會公眾開放。

實用信息

交通:乘坐地鐵1號線至鼓樓站下,步行至鼓樓公園,乘坐20路,在紫金山索道站下。

視頻

南京天文歷史博物館 相關視頻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博物館要來了,公開徵集實物檔案史料
【影像南京】南京的博物館,兩天看不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