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寺悟禪(朱文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南華寺悟禪》是中國當代作家朱文科的散文。
作品欣賞
南華寺悟禪
那年秋天,我心情糟透了,獨自背起行囊,踏上開往韶關的列車。正逢雨後天晴,我來到南華寺。秋日的情緒,瀰漫心頭,是別樣的感覺,泥土般厚實。
撿起一片落葉,煩惱就軟了一寸。秋陽隱現,遠山含黛,依山而建的寺院,掩映在樹林中。紅葉裹着樹枝,冠蓋住古寺樓,紅柱黑瓦之中,古樸又盎然。駐足廣場,三座拱橋,格外醒目,橋後兩邊,古木參天,鬱鬱蔥蔥。橋名極具禪意,喚作三無橋。南華寺建於梁武帝時期,歷史不可謂不悠久。初為寶林寺,唐高宗時期,六祖到此,後改為中興寺,又改為法泉寺。改來改去,至宋開寶元年,改為南華寺,沿用至今。我想起衡陽的南華大學,不知兩者之名,有無聯繫?
入口處,寺樓上有牌扁,曰「曹溪」。左側為售票窗口。花二十塊錢,買了張門票。進三門,「五香亭」小巧別致,放生池烏龜悠閒。可惜已是深秋,不見蓮花。為何被放生的總是烏龜呢?或許因為烏龜長壽,能夠長久的承載放生者的意願罷?穿「五香亭」,過放生池,便是二門。門楣匾額,「寶林道場」四個大字很陳舊。門的兩旁,有「東粵第一寶剎,禪宗不二法門」的對聯。
漫步寺中林蔭小道,隨處可見豎狀條旗,上寫的摘抄字句,乃六祖的經典偈言。佛教的音樂,從各個雕欄柱里飄出,清音親切,宛如對六祖的緬懷。六祖惠能,少時歷盡艱辛,後避難十數載,隨五祖弘忍開悟。五祖挑選繼承人時,令眾僧徒各作一偈,若悟大意,可付衣缽為第六代祖。時有上座僧神秀,學識淵博,思作一偈,寫於廊壁間。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試,勿使惹塵埃」。惠能聞誦後,問是何人章句,有人告之,惠能聽後則說,「美則美矣,了則未了。」眾徒聽了笑其庸流淺智。惠能亦無怪意,說吾亦有一偈,於是夜間請人代書上偈於神秀偈旁。惠能以其高絕的智慧,贏得了五祖青睞,受傳衣缽。
南華寺內,殿堂眾多。靈照塔,大雄寶殿,千僧鍋,無不大氣輝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閱覽室。裡面全是佛與禪的書。我細細尋找,沒有找到《六祖壇經》,心中未免悵然。出來,在靠近門的左邊,有一小攤,在兜售紀念品,擺滿佛學書籍,都是南華寺翻印,免費贈送的。我翻了翻,竟然發現了《六祖壇經》。於是,拿了一本,來到菩提樹下。順着粗壯主杆,從下往上仰望,只見錯綜複雜的枝、厚厚的橢圓形樹葉,覆蓋很廣。透過葉縫,一絲絲陽光,斜射下來,我不由翻開《六祖壇經》,正好看到幾句禪語:「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佛說,寧靜的心,質樸無瑕,回歸本真,這便是參透人生,便是禪。禪的意義,是在定中產生無上的智慧,以無上的智慧來印證,證明一切事物的真如實相的智慧。禪就像菩提樹,人們能知其高,見其茂,但卻不知道在哪裡。其實,他深埋在每個中國人的心底,內化為國人秉性的一部分。
鈴木曾認為,禪只能產生在中國,因為中國傳統重實踐活動,不像印度古代只認精神高貴,不屑勞動操作,僧人必須由人供養;中國禪宗則強調自食其力,「擔水砍柴」,「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從事農業生產,過普通的勞動生活。而我看來,更根本的,仍然是儒家傳統精神的滲入。孔子說過,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他對時間,對人生,對生命,給予很大的執著和肯定。禪學只講眼前的生活,眼前的時間,眼前的境遇,眼前的風景。而道教呢,則追求修煉成仙,寄希望於未來。佛家講究萬物在心,追求修世,道家講究無牽無掛,追求避世。道、儒、釋,相互糾結,成為我們這個民族最深沉的底蘊。
「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此乃六祖的著名佛偈,深刻在南華寺的牆壁上。千百年來,無數信男信女在反覆揣摩,要參透此偈。在我看來,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樹,眾生的心靈,就是一座明亮的台鏡,我們應該經常撣拂擦試,不讓它被塵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1]
作者簡介
朱文科,湖南耒陽人。中國民協會員,湖南省作協會員,衡陽市民協副主席,耒陽市政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