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坊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坊鎮,鄉鎮名稱。在中國叫「南坊鎮」的鄉鎮有:陝西省咸陽市禮泉縣南坊鎮、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南坊鎮等。陝西省咸陽市禮泉縣南坊鎮位於禮泉縣北部山區,交通便利,資源豐富,是國內蘋果最佳優生區,所產秦冠、紅富士曾獲多次省部級大獎。

中文名稱: 南坊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陝西禮泉縣 [1]

面 積: 131.52平方千米

人 口: 24786人(2017)

鄉鎮簡介

南坊鎮位於禮泉縣北部山區,距縣城35公里。北臨涇河與淳化相接、西接乾縣、永壽,東南分別與本縣叱干、石潭相鄰,乾、禮、永、淳四縣之要道,禮淳、禮常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

鎮域面積131.52平方千米,轄21個行政村,總人口24786人(2017),現有耕地6.1萬畝,其中蘋果超過3萬畝。

南坊鎮地勢總體北高南低,五鳳山、瓦廟山、白草山橫亘東西,海拔900—1467米,林草資源豐富,擁有優質刺槐林2萬畝,花開時節,槐香四溢,蜂客雲集,頗為壯觀。

年平均氣溫12.9℃,年平均降雨量563毫米,無霜期214天,土層深厚,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是國內蘋果最佳優生區,所產秦冠、紅富士曾獲多次省部級大獎。近年來,紅提葡萄快速發展,面積近3000畝,且質優價好,成為優質無公害生產基地。鎮內五鳳山,富藏優質石灰石,是水泥、建材行業的理想原料。 駐鎮外協單位主要有西安陸軍學院戰術演習場。

歷史沿革

南坊街道是2003年1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街道位於臨沂城北,與臨沂城隔河相望,是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2004年9月16日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確定市級行政中心遷移到南坊,南坊成為「五區」之一,總面積57平方公里。沂河、祊河、柳清河在此交匯,是全市富水區,臨沂市最大的公園—臨沂市動植物園坐落該區。南坊街道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通訊便利,東距臨沂飛機場僅有5公里,距日照、嵐山、連雲港三大港口僅百里之遙,西行5公里便是京滬高速公路的中心出口,北上40公里直抵山東高速公路出口。轄區內形成了「七縱六橫」的道路交通格局。全處村村通公路、通電話,有線、無線通訊連接海內外,有線電視調頻廣播同纜共輸。土壤有粘土、壤土、砂土,生產小麥、玉米、水稻、蔬菜、花卉等。

城鎮建設

強化技術設施改善。結合禮淳公路工程,重新鋪設主幹道路,修建排水工程,吸引捐資13萬元,加寬加高南坊水庫壩面西去道路,並進行油路罩面和修築護欄,建立了城鎮衛生和環境容貌責任制,確保環境衛生的乾淨整潔。完成丁東伍什、西伍什、東峰、蘇家、黃家、北坊6村的低壓整改任務,南牌、北牌、王家、羅家4村的線路改造任務。

努力改善生態環境,全鎮完成退耕還林達標面積750.57公頃,完成荒山造林200公頃,道路植樹3萬餘株。完成土地復墾13.33公頃。

2004年全鎮共計引資1013萬元,其中社會賢達楊振榮先生捐助13萬元,上海花園公司養殖項目投資300萬元;西安高升公司養殖項目投資150萬元,圍繞五鳳山石頭資源開發的一批投資項目正在洽談之中。

社會事業

堅持開發式扶貧和扶貧到戶的辦法,以發展養殖、栽植雜果、組織外出打工和救濟相結合等,千方百計解決群眾生產、生活問題。全年共組織扶貧糧2.2萬公斤,扶貧款3.63萬元,涉及31個村,391戶。並為北嶺村貧困大學生許盼盼解決學費2000元,全鎮55戶貧困群眾基本擺脫了貧困。同時,積極實施扶貧開發工程,協同縣農發辦搞好鄭家嶺、土東兩村的扶貧重點村建設工作,鄭家嶺到位資金40萬元,第一期完成移民搬遷44戶,鋪設砂石路2.5公里,新打200米深機井一眼。土東村到位資金53.5萬元,完成移民搬遷32戶,新建教學樓1棟,修復抽水站兩個。加強了兩個村的技術設施,改善了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和辦學條件。

截止年底,共完成「四術」任務120例。其中女扎29例,皮埋15例,上環76例,綜合節育率達90%。三查率和兩清率分別達到100%和98%,共查出各類婦科病56例,其中44例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幫扶計生貧困戶50戶,為獨生子女戶、雙女絕育戶發放獨生子女費、辦理社會養老保險,為其上學子女減免雜費20800元。全鎮計劃生育率98.8%,人口自然增長率1‰,比上年同期增長0.5個百分點和下降0.2個千分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