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寧中山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寧中山公園

中文名稱;南寧中山公園

設立時間;1928年(民國十七年)

中山公園於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修建,面積7公頃,內有湖泊,水中有九曲橋,水邊有涼亭,還有為紀念中國國民革命軍第十六集團軍桂南抗戰陣亡將士所修建的紅亭。

20世紀30年代的中山公園(資料圖片)廣西新聞網記者梁如雪陳偉基童年就學時期,南寧市有幾所公辦的小學對他來說印象極為深刻。

序言介紹

中山公園位於植物路的中段,在如今的廣西軍區大院內。幾十年後的今天,我們從當年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公園正門是兩個碉堡式的門柱,可以想象得到,公園修建的年代,應該是戰事紛繁之秋。

《南寧市志》記載,中山公園於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修建,面積7公頃,內有湖泊,水中有九曲橋,水邊有涼亭,還有為紀念中國國民革命軍第十六集團軍桂南抗戰陣亡將士所修建的紅亭。[1]

那正是以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為核心的新桂系統一廣西之後的第三年。儘管當時廣西傷痕累累,滿目瘡痍,南寧的境況亦相差無幾,但新桂系的頭人依然有興致靜下心來修建公園,足見他們當時是如何的愜意。

李、白、黃統治廣西之初,確實有過短暫的輝煌,南寧亦百廢俱興,市場繁榮,出現過少有的生機勃勃的景象。李宗仁在他的回憶錄中說,在取得如此成績之後,有一天他突然發現省長黃紹竑不但出入妓院,而且偷吸鴉片。這種生活,有損他的為官形象,對身體有害,而且對軍、政兩方面的工作都帶來直接的影響。李宗仁追憶說:"我們的革命事業正在邁進之時,他竟如此萎靡不振,焉能任此新時代的艱巨,而為全省軍民的模範。我覺得於公於私都有規勸他的必要。"

李宗仁勸他戒煙,他總是說:"德公,我怎麼能戒煙呢,生活太苦悶啦!"

他的生活為何苦悶?李宗仁做了認真調查,始知原來是因為老婆的問題。黃紹竑在鄉下娶的老婆不能勝任省長夫人的角色,在南寧城中的相好又是妓女不能公開露面,這種兒女私情,竟使新桂系三大巨頭之一的黃紹竑陷入了困境。

其時雖說每日公務繁忙,但李宗仁還是千方百計擠出時間,到民間一些熟人家裡去打打牌,聊聊天。這一日,李宗仁和夫人郭德潔要到棉花村一名老熟人家裡去喝茶。經過麻雀巷時迎面走來幾位身穿白色校服的女生,嬉笑着互相追逐。其中一位長得眉清目秀,一頭短髮與高挑的身材十分相配,好像從畫報上下來的少女一般清純。李宗仁這些天一直想着為黃紹竑找對象,此時一見該女子,便覺得她是合適的人選。於是,他出神地看着那位女子,顯得有些失禮。夫人郭德潔看到李宗仁如此,覺得十分蹊蹺,便問他為何失態。郭德潔聽到李宗仁的解釋後莞爾一笑,說:"此事交給我好了。你放心,三天之後給你一個滿意的答案。"

三天之後,郭德潔果然探清了那位女子的身份。此女是馬草街省立第二高等女子學校的校花,名叫蔡鳳珍,年方十五六歲,家住東門大街(今民生路東段),其父開一照相館,屬小家碧玉。蔡鳳珍雖然活潑好交,但名花尚未有主。

李宗仁聽後大喜,覺得如果將蔡鳳珍介紹給黃紹竑做平妻,一來不會傷害到鄉間的髮妻,二來也不失禮於城中的泰山泰水,於是便考慮請誰出面做媒人更合適。當下,郭德潔便要出面為媒,她說:"兒女情長之事,我們女人家出面最為合適。我是你李長官的夫人,量他一個照相館的老闆也不敢駁我的面子。"

李宗仁畢竟是政治家,考慮問題總要思前想後,照顧到方方面面。他說:"按常理,這種事你們女人家出面是再合適不過了,但仔細一想,一頭是照相館的小老闆,另一頭卻是廣西省的省長大人,如果再叫你這個總司令的夫人出馬,小老闆口裡不說,心裡一定不舒服,覺得我們是以官壓人。就算好事成了,將來傳出去,街坊鄰里都會說閒話,你我豈不是好心做了壞事?"

郭德潔覺得丈夫說得有理,便不再作聲。李宗仁還是從政治家的思維習慣出發,決定懇請紅十字會會長田次廉出面做大媒,為黃紹竑撮合。

田次廉遵照李宗仁的原則,一切儘量平民化,不給蔡鳳珍的家人帶來任何壓力。如果讓他倆在金山酒家之類的豪華飯店見面太過張揚,還是按照一般市民的習慣,找個安靜的地方私下見見面更為合適。

某日,田媒人約蔡鳳珍與黃省長在中山公園會面。那時候的黃紹竑雖然身為一省之長,但真要會見名聲在外的校花,依然心率加快,顯得手足無措。時間未到,他便早早坐在涼亭里等候,直到身心疲憊之時,才見蔡鳳珍自九曲橋緩步走來,娉娉婷婷,猶如七仙女下凡一般。

當時兩人談得如何,有些什麼細節,因沒有任何記載,故筆者不得而知。但據李宗仁追憶,黃紹竑在見過蔡鳳珍之後,二話不說,便將幾套精緻名貴的鴉片煙具在李的面前砸爛,自此戒煙,一舉戒絕。不久便張燈結彩,共結秦晉,這是後話。這中間,中山公園不說立了大功 ,但作為永記之地則是無可厚非的。

相關視頻

南寧生活 在南寧中山路美食街轉悠的兩個小時只為尋找九叔和雞姐

參考資料

  1. 讀書遊玩的場所 老南寧人的美好回憶 ,廣西新聞網 2012年0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