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寧邕江大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寧邕江大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南寧邕江大橋是我國第一座按蘇聯閉口薄壁構件理論設計的主跨55米的鋼筋混凝土懸臂箱橋樑,具有特別的意義。大橋全長394.6米,橋體兩端跨徑為45米的單懸臂樑,中間5孔跨度各長55米,採用23米中間掛梁的雙懸壁橋,橋墩則為雙柱式。這座橋由廣西交通廳主持設計,柳州鐵路局、上海同濟大學等單位協作完成。

簡介

南寧邕江大橋位於廣西南寧市,為中國最早採用閉口薄壁杆件理論設計的一座懸臂式鋼筋混凝土箱型薄壁城市橋。兩端跨徑為45m的單懸臂樑,中間5孔跨度各長55m,採用23m中間掛梁的雙懸臂樑。橋全長394.6m,橋寬2×3+18(m)。

結構

上部結構的橫剖面由兩組獨立的三室箱梁組成,兩組箱梁之間用簡支板支承於箱梁的懸臂上;在墩台處設置剛接的連續橫隔梁,其餘的橫隔梁均為簡支,用以支承煤氣、水管管道。下部結構北岸為埋置式橋台,南岸為U型橋台。橋墩採用雙柱式,支承於分離式沉井基礎上。1號墩和4~6號墩為築島及就地預製沉井基礎,2號墩、3號墩因施工水位深達11m,採用預製雙層薄壁鋼筋混凝土浮運沉井。於1964年7月建成通車。

承建

設計由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廳主持,由柳州鐵路局同濟大學、自治區地質局和建工局、南寧市建設局等單位協作完成;施工又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廳工程局為主,柳州鐵路局和上海基礎工程公司參加了下部結構的部分施工工作。

意義

邕江大橋於1964年7月15日竣工通車,全橋長394.6米,其跨度在當時居全國同類橋樑之首,至今仍居全國第一。建成後的邕江大橋成為連接南寧南北市區的必經之途,對南寧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邊防建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是南寧市一個時代的標誌性成就。邕江大橋通車至今已有44年,雖然歷經幾十年風雨和運行重壓,其橋身依然結實硬朗,不顯老態。它經受過1968年百年不遇的洶湧洪水漫過橋面的特大衝擊而巋然不動,立於江中,令全市人民無不為之稱嘆。[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