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康市第二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南康市第二中學是一所省級重點中學,坐落於美麗的芙蓉江畔、南康區城西,交通便利,信息發達。她集山水之靈氣,富含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濃郁的現代氣息。學校占地面積130多畝,建築面積33748.4平方米,校園綠化面積18900多平方米。

學校簡介

多年來,學校適應中學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轉變觀念,與時俱進,深化創建,積極推動兩個文明建設,堅持「以質取勝,爭創一流」的辦學方向,形成了「團結奮進、求實創新」的教風;「求實、嚴教、進取」的校風;「勤奮、踏實、競爭」的學風[1]。在管理上,根據各年級學生不同特點,實行「分層、分角色」的制度化管理。近幾年來,學校堅持走「全面+特長」的素質教育[2]之路,在堅持提高學生全面素質的同時,注重學生特長教育。在音體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已創出自己的特色。

學校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大力加強校園文明建設,努力活躍校園文化,注重學生的人格塑造。堅持以教學工作為中心地位,全面更新教學觀念,大力推進教學改革,科研工作蓬勃發展。

所獲榮譽

學校先後被評為「贛州市文明單位」、「贛州市文明學校」、「贛州市德育示範學校」「贛州市現代技術裝備達標單位」、「江西省現代教育技術示範校」,「江西省貫徹《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先進集體」,「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實驗基地」、「中國科學教育實驗基地」、「江西省人民滿意學校」、「江西省2007年民主評議行風先進單位」、「三星級學校(即省重點中學)」等。

教學成果

與此同時,學校教學成績連年刷新,教學質量一年上一個台階。高考成績一直雄居贛州市普通完中前列,連續多年被評為「贛州市普通中學教學質量綜合評價先進單位」。 2005、2006、2007年高考,該校應屆二本、三本上線人數均名列贛州市普通高中第一。

08屆首批全面實施教改的第一屆,歷經三年的改革探索和教改洗禮,取得顯著的成效。高考實現較大突破:一本上線46人,二本以上上線215人,音體美特長生專業、文化成績均上二本90人。截止8月18日,我校錄取在二本以上院校的學生達358人,其中理工類150人,文史類92人,音體美特長班106人。應屆文科班羅燕同學以596分、全市第2名、全省第51名的優異成績錄取在中國人民大學,謝安康同學錄取在中國傳媒大學,林志強同學錄取在武漢大學,美術班黃燕君同學錄取在廣州美術學院,體育班羅福珍、吳黎明同學分別錄取在北京體育大學、上海體育學院。

2010年我校高考成績再創新高:

一本上線108人(比2009年增加55人)

二本以上上線465人(比2009年增加183人)

三本以上上線1198人(比2009年增加282人)

另有音體美特長生上二本線207人(比2009年增加71人)

2011年我校高考再創佳績:

一本上線89人

二本以上上線489人(比2010年增加24人)

2012年高考再創佳績。

在報考人數比2011年減少800多人的情況下,一本上線68人,二本以上上[1]線363人,三本以上上線907人,另有音體美考生二本以上上線141人。再次列贛州市同類學校首位。

2014年,一本上線91人,完成率1300%,二本上線407人,完成率192%,指標完成率(贛州教育局下達指標),生源提升率(南康中學錄取了前1200名,南康中學應屆考取二本以上1067人,南康二中生源基本為1200名之後,應屆考取二本以上407人)均列贛州市第一名。在江西省也是遙遙領先,另有音體美二本上線人數298人,文化二本上線人數列贛州同類學校(江西省第二批省重點中學)第一名,並且超過了上猶中學,大余中學,尋烏中學,定南中學,崇義中學,贛縣中學南區,全南中學,贛縣中學北區等九所江西省第一批重點中學,一本上線人數超過了石城中學,贛縣中學北區,全南中學。

發展前景

近年來,南康二中以黨的教育方針為導向,全面推進以創新教育為核心的素質教育,以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為中心,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大力提高素質教育的水平,不斷創新,夯實基礎,強化習慣,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實踐能力和綜合能力,努力打造特色,進一步提升辦學品位。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隨着學校學校已經走過了幾十個風雨春秋。她從稚嫩走向了成熟,從孱弱走向了羽翼豐滿。尤其是近幾年來,通過「抓機遇、強管理、建隊伍、重素質、謀發展」,提出「內強素質,外樹形象,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奮鬥目標,已形成獨特的辦學理念,取得了累累碩果,在社會上的聲譽越來越高。如今,學校正式更名為「南康區第二中學」,這為學校的改革與發展提出了新的思路,指明了新的方向。面對大好的發展形勢,我們有理由相信,為把南康二中建設成為中國百強中學而努力奮鬥,南康二中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燦爛輝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