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南昌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從建院開始,堅持「專業與學科協同、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融合」的發展理念,形成了本、碩、博、博士後[1]四級立體人才培養體系,擁有材料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 材料學和材料物理與化學學科碩士點、材料與化工學科工程碩士點,已經成為國家一流學科和國家一流專業建設學院。
目錄
科研平台
學院形成了以中國科學院院士為學術帶頭人,由包括40餘名教授在內的100餘名專任教師組成的師資隊伍;有超過2萬平米的教學和科研場地,擁有國家硅基LED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際材料創新研究院等國家和省部級重點科研平台。學院以材料學科發展前沿、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發展的重大需求為牽引,開展原創性、前瞻性的基礎和應用研究,形成了發光新材料與裝備、超高溫新材料與裝備、光電信息新材料與器件、能源新材料與器件等四個特色鮮明的學科方向,在技術上從跟跑到並跑最後到領跑,努力實現技術新發明從無到有的跨越,在新材料技術領域突破一批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產生了一大批高質量的科研成果,其中硅襯底高光效GaN基藍色發光二極管獲2015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因為我們突破了一批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美國商務部在2018年將南昌大學列入首批實體清單。
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專職教師50名,由中青年教師組成,其中有國家級百千萬人才1名、省級百千萬人才3名、「贛江」特 聘教授1名和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5名;有四位教師在歐美獲博士和/或做過博士後研究。在發光材料與器件、粉體及納米組裝與複合材料、計算材料學、電子互聯與封裝材料幾個方向形成了較強的學術梯隊。新成立了「高分子材料」、「新型有色金屬」和「新材料應用」三個研究所。
科研情況
發揚學科帶頭人江風益教授提出的「多發光、少發熱」的團隊精神,學院在材料科學技術研究與開發上取得了良好業績,近三年來(2004~2006)學院科研經費逾1700萬元,科技成果轉讓收入逾750萬元,承擔國家863計劃[2]項目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項。
人才培養
本科教育工作在學院處於中心地位。學院教學專用實驗室使用面積約4000平方米,教學專用儀器裝備價值逾1200萬元。學院的教育理念可以凝練為「健、全、專」三字:首先是培養一個人格穩健、高尚的人;其次是培養一 名有全面工程科技素養、全面學習適應能力的工程師或科學家;最後是培養一名有紮實專長的材料工程師或材料學家。學院本科設「材料科學與工程」和「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兩個專業,在高年級階段這兩個專業分別設「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和「高分子材料」、「聚合物基複合材料」方向。我們全力實行知行結合的培訓方針,在人才培養上取得了良好效果,學院歷年畢業生當年就業率都在80%以上。
植根於江西土地,勵志躍青雲之上。我們將自強不息、薪火相傳,建設一所能匯聚和培養一流材料科技人才、能為地方產業發展切實出力、能對人類文明發展有所貢獻、在學術與技術水平和實力上有特色和突出強項的堪稱全國先進水平的材料學院。
視頻
南昌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什麼是博士後?,搜狐,2018-11-22
- ↑ 「863計劃」是怎樣出台的 ,搜狐,2018-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