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江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江鎮隸屬於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地處平江縣北部,東與虹橋鎮為鄰,南連梅仙鎮,西鄰板江鄉,北接上塔市鎮,行政區域面積196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南江鎮戶籍人口為85995人。

隋代時期,始屬平江縣;1995年,將原南江鎮、南江鄉、石漿鄉、昌江鄉合併為南江鎮。截至2020年6月,南江鎮轄6個社區、26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北街社區。

2019年,南江鎮有工業企業15個,其中規模以上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8個。[1]

簡介

位於平江縣北境,與岳陽縣、通城縣、修水縣三縣毗鄰,距縣城43千米,距岳陽市區98千米,距通城縣城37千米。鎮域清代為南江鄉,民國時期建有南江區。建國後為南江辦事處、南江區、南江公社。1982年建為鄉級鎮。1995年,原南江鎮、南江鄉、昌江鄉、石漿鄉合併而成今鎮。面積196平方千米,總人口7.18萬人。轄東街、北街、西街、南街、橋市5個居委會,漿田、大灣、鍾家、五角、昌江、中心、顯高、柏樹、蔡海、廟鋪、湯鋪、山峰、中坪、鳳陽、長源、林場、余坪、高南、橋西、橋東、紅門、農科、馬安、萬家、青峰、鳳祥、羅洞、集義、永康、鳳喬、崇義、黃裴、源頭、雙溪、阜山、永強、沙鋪、阜西、長潭、群聯、坳里、阜峰、上坪、百合44個行政村,714個村民小組。2000年,鎮區南江建成區面積2.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1萬人。原石漿鄉政府所在地石漿集鎮。原昌江鄉鎮府所在地昌江集鎮。

2000年國內生產總值14074萬元,各類稅收900多萬元,財政收入156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為1800元。[2]

歷史沿革

南江鎮是個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小鎮,明隆慶三年(1569年)形成集鎮,稱南江市。清順治九年(1682年)屬南江鄉二十都。民國二年(1913年)屬北鄉。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為南江鄉屬鎮。1949年屬五區,稱南江橋,為區屬鎮。1956年撤區並鄉,為南江鄉屬鎮。1958年稱南江鄉人民公社。1974恢復南江鎮,轄東南街,西北街兩個居委會和橋市村七個居民小組。1982年經省政府批准,為縣屬鄉級建制鎮,屬南江區領導。1994年撤區並鄉建鎮至今。

主體產業

鎮區主體產業已經形成。鎮區建有各類企業50多家,從業人員2000餘人。鎮辦企業南建公司系國家二級企業,擁有職工668人,固定資產800萬元。個體企業震宇公司以生產"真空牌"除氧保鮮劑為主,2000年產值1000萬元,創稅100萬元;日新加工廠生產的"五香豆豉"聞名遐邇;雲嶺公司生產的"幕阜山泉"深受消費者喜愛;利用本地特有名草原料製成的蚊香、衛生香遠銷6個國家和地區。該鎮連續7年獲市、縣鄉鎮企業目標管理優勝單位。1983年出席"全國發展個體經濟,安置城鎮就業先進表彰大會"。由於有地理優勢,南江歷來商賈雲集,邊貿十分活躍,建有商廈6棟,市場4個,有個體工商戶1500戶,2000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為3.6億元。2000年,產生於鎮區的國內生產總值6000多萬元,各類稅收400多萬元,財政收入800多萬元。

特色農產品

南江鎮特色農產品: 藥材,凌霄,芙蓉,林木,木材,蔬菜,肉牛,山羊,牛至,榿木,百合等 。[3]

名勝古蹟

鎮域西屏幕阜山(取"幕天席地,阜物康民"之意) ,山又名天柱山、天岳山、桓山。唐杜光庭《洞天福地記》列此山為二十五福地,稱"元真太元之天。"相傳漢初張良曾隱於此山中的張師山,漢末吳大將太史慈在此山安紮營幕拒劉表,因名幕阜山。山脈盤桓連綿於湘鄂贛三省邊境,"周五百里",主峰"一峰尖"海拔1595.6米,"直凌霄漢上",又稱為 "倒插青芙蓉",奇巒翠幢,多古蹟勝景,有"洞天幕阜山"、"禹治水登此"及蔣介石題詞"浩氣長存"等石刻銘文。山上有沸沙池、青竹掃台、石田三畝、幕阜丹崖等自然景觀和文化古蹟,山高林密,氣候適宜,登上山頂,八百里洞庭盡收眼底,不失為夏避暑,冬賞雪的旅遊勝地,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南江鎮至一峰尖公路已修通乘車登上山頂僅需一小時,山上已建有多家星級賓館。

自然資源

鎮域有5大豐富的自然資源。礦產資源:主要有鈮、鉛、鋅、石英砂、長石、雲母,尤以長石、雲母為最,是全國重要的長石、雲母生產地,長石、雲母是重要的建築、陶瓷原料和絕緣材料,具有極大的開採價值,縣非金屬礦就坐落在境內,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和東南亞各國。水利、電力資源:境內三水交匯,平江縣第二大電站-大江洞電站坐落在昌江上游。林木資源:以出產杉木、松木為主,木材蓄積量達13萬立方米。氣候資源:幕阜山脈一帶微域氣候得天獨厚,是種植反時令蔬菜的理想場所,極具開發潛力。旅遊資源:有幕山、張師山等重要的旅遊景點。鎮域擁有企業232家,從業人員1 3萬人,固定資產總值為8000萬元,2000年完成工企業總產值3.4億元,主要產品有長石粉、雲母紙、保鮮劑、塑膠製品、山泉水、蚊香、衛生香、豆豉系列等。[4]

地理交通

鎮區南江位於鎮域中央,正當冬塔河、石漿河、昌江三水匯合處。由於地勢關係,三江之水皆南流,匯合之後再南流入汨水,故稱南江。舊時建有石拱橋,故名南江橋。明代即已形成集鎮,稱南江市。清末民國時期,鎮上有釀酒、南貨、布匹、雨傘、豆作、鐵木、飯店等店鋪50多家,多在橋東。1932年,鎮區人口1500多人。至1949年,有居住建築面積5224平方米。1982年建為縣屬鎮時,鎮區建成區面積1.2平方公里,有東南街、西北街兩條主要街道,常住人口3022人。九十年代以後,鎮區發展建設加快。2000年,建成區面積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萬人。主要街道有昌江路,長1.8公里;幕阜大道,長1.2公里,震宇大道,長1.2公里;團結路,長0.6公里。

鎮區功能

鎮區功能日趨完善。平汝高速、106國道與S306省道交貫南江,南嶽(陽)公路、南虹(橋)公路連接東西,村村通公路,小城鎮設有城市中巴2路,鎮內客運車輛可直達臨湘、岳陽、長沙、武漢、廣州,是理想的商品集散地,每天流動人口1.3萬人次以上。鎮內自來水廠日供水量為2000噸。有線電視台全天轉播18套電視節目。建有"三星級"賓館,各項娛樂設施齊備。容量7200千伏安、3.5萬伏的輸變電站更是為南江經濟發展增強了後勁。8600門程控電話與全國聯網,直撥世界各地,建有移動通訊塔2座,聯通通訊塔1座,全鎮擁有近萬台手機。鎮中心衛生院被國家衛生部授予"一級甲等醫院"稱號。建有光榮院、福利院、敬老院各1所。高中、初中、小學、幼兒園配套齊全。

石漿集鎮位於南江鎮域中部偏東,地處幕阜山下,輻射範圍與湖北省境及本縣冬塔鄉毗鄰,是原石漿鄉政府所在地。境內有石漿河穿境而過。集鎮形成約有幾十年的歷史。規劃面積2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約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0人。現有個體工商戶50多家,年產值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1家。集鎮年國內生產總值約1400萬元左右,產生於集鎮的各類稅收總額約130萬元,進入鎮財政的收入約135萬元。產業主要以南雜、百貨、服務業及礦產加工為主。有湘北雲母紙廠、雲嶺資源有限公司、石漿長石粉廠、雙溪長石粉廠設此,年產值超過1500萬元,年創稅收115萬元。石漿中學、沙鋪小學建在集鎮範圍內,有石漿衛生院、信用社、有線台、供銷社等機構。集鎮距平江縣城約48公里,距南江鎮約5公里。集鎮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水、電設施基本齊備,修有一條高標準的水泥街道,是鄰近沙鋪、阜西、阜山、長潭、雙溪等5個村96個村民小組的聚散地。 昌江集鎮位於南江鎮域中部偏南,緊靠處南虹公路,是原昌江鄉鎮府所在地,處昌江南支流昌水之南,因而得名。集鎮形成已有近百年的歷史。規劃面積為2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約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為500人。現有個體工商戶50多家,產生於集鎮的國內生產總值500多萬元,各類稅收15萬元左右,財政收入18萬元。產業主要以南雜、百貨、家俱、服務業、養殖業為主。昌江中學建在集鎮範圍內。有昌江衛生院、信用社、供銷社等機構。集鎮距平江縣城45公里,距南江集鎮4公里,距虹橋鎮25公里。集鎮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水、電、路設備基本齊全,是鄰近中心、昌江、顯高、蔡海、柏樹、廟鋪等6個村,80個村民小組的聚散地。

信息化建設

南江鎮正在大力推廣信息化城鎮,本地最大綜合門戶為南江生活網,也是南江鎮政府唯一支持合作的網絡媒體,並且與微信平台相通,群眾可以通過微信關注南江生活網,在平台上進行溝通,獲取一手新聞信息、二手買賣、招聘求職。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