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洲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洲鎮隸屬於益陽市南縣,地處洞庭湖畔,是湘北地區一顆璀璨的明珠,縣治設於該鎮。省道S204、S202線經過集鎮與益陽、常德、岳陽三市相連,交通極為便利。總面積47.9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1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6780畝,總人口10萬人,轄15個行政村、8個城市社區和1個漁場。[1]

基本簡介

南洲鎮(Nanzhou Town)隸屬於益陽市南縣,地處洞庭湖畔,是湘北地區一顆璀璨的明珠,縣治設於該鎮。省道S204、S202線經過集鎮與益陽、常德、岳陽三市相連,交通極為便利。總面積47.9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1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6780畝,總人口10萬人,轄15個行政村、8個城市社區和1個漁場。

基本介紹

南洲鎮2002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9.3億元,農業總產值4768萬元,企業總產值7.66億元,財政收入1653.26萬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為4842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1元。城區第三產業快速發展,城鄉市場繁榮,商貿流通發達,市政建設不斷改善,社區建設穩步推進,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該鎮已躍居全市小城鎮建設先進行列,先後被省、市、縣授予"全省創建文明村鎮先進單位"、"省、市計劃生育工作先進單位"、"省、市文明衛生縣城"、"南縣雙文明建設標兵單位"等榮譽稱號。

農村經濟

南洲鎮以生產棉、糧、油、魚、蔬菜為主,農業在農村經濟中一直占主導地位。常年種植油菜1.5萬畝、糧食1.26萬畝、棉花1.25萬畝,總產油1470噸、糧食5956噸、皮棉1200噸。蔬菜總產值達到1080萬元。總產水產品900噸。出欄生豬19860頭。近年來,該鎮適應"入世"和市場經濟的要求,堅持"因地制宜,市場導向,效益優先"的原則發展"特色、優質、高效"的農產品,按照"穩糧棉、擴經作、攻養殖、重果蔬、深加工、活流通"的思路調整農業結構,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目標。在農業生產"提質、重效"上,改造中低產低洼地2000多畝,退田還河400多畝,改種湘蓮等水生作物1000多畝。在農業結構調整優化上,建設七大生產基地,發揮農業科技園的示範作用,發展效益型農業,無公害蔬菜種植、優質果木栽培、草食性動物養殖、特種水產養殖等農業生產格局基本形成,生態農業、避災農業、莊園農業加快發展。2003年,全鎮種植早稻500畝、一季稻7000畝、晚稻700畝、棉花15600畝、油菜13000畝、苧麻500畝、果樹1000畝、蔬菜3000畝。養殖常規魚5000畝,發展特種水產3140畝,其中龍蝦1500畝,珠魚混養460畝,河蟹600畝,龜鱉、魚混養480畝,網箱養鱔300畝。[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