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蔡村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蔡村鎮位於北京、天津、廊坊三市"金三角"地帶,地處武清腹地。京津公路、京福公路兩條國道南北貫穿全境,廊良路、鹼東路、蔡鹼路等區級幹路從鎮域經過,交通便利,四通八達。南蔡村鎮總面積80平方公里,轄有49個行政村,總人口45418人(2017)。其中男20238人,女19957人。[1]

概況

武清區轄鎮。位於區境中北部。轄48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南蔡村,距天津市區40千米。

沿革

1958年為南蔡村公社,1961年分為南蔡村、北蔡村等公社,1983年改鄉。1995年南蔡村鄉撤鄉設鎮。1996年,南蔡村鎮面積42平方千米,人口2.4萬人,轄南蔡、八間房、磚廠、張辛莊、郭莊、定福莊、聶官莊、郭官屯、卡官屯、大白廠、小白廠、宋莊子、馬莊、韓營、薛莊、朱莊、灣子、甘橋、三毛店、達村、安莊、北商、宋台、南陳莊、南商、田辛莊26個行政村;北蔡村鄉面積31平方千米,人口1.8萬人,轄丁家瞿阝、上豐莊、北蔡、劉羊坊、蘇羊坊張羊坊、肖羊坊、韓羊坊、翁羊坊、南靳莊、九百戶、東小良、西小良、馬棚窪、崇糧務、六百戶、大王甫、七百戶、三里淺、西崔莊、蔡家坊、西楊鳳莊、八百戶23個行政村。2001年,撤銷北蔡村鄉,併入南蔡村鎮。[2]

經濟發展

南蔡村鎮以建設新型鄉鎮為目標,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農民非農化,農村城市化進程,充分依靠和調動全鄉廣大幹部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團結拼博, 艱苦創業,勇於創新,取得了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進步。2003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8億元,財政收入2400萬元,人均純收入5750元。

鎮辦企業

2003年底,全鎮共有自行車、工藝品、橡塑製品等各種類型的企業85 家,實現工業總產值178800萬元,銷售收入147500萬元,稅收2900萬元; 2001年經區政府批准成立了金博經濟區,制定了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並積極推進以園區為載體的招商引資,進一步強化了招商引資在全鎮率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通過以商招商、網上招商等措施,在園區內入駐和註冊的企業43家,註冊資金17500萬元,累計出讓土地1200畝。

第三產業

第三產業發展較快,2002年對原有集貿市場進行改建擴建,新的集貿市場占地150畝,可吸納個體工商戶800家,安排就業1400餘人,完成三產增加值1.1億元。

文化、教育、衛生事業

2002年進行教育布局調整,總投資200餘萬元,完成南蔡村、灣子2所小學的新建整修工程,2003年將原丁圈小學併入南蔡村中心小學,原九百戶小學併入團結小學,調整後全鎮有中學2所,教學班40個,在校學生1554人。小學校13所,教學班 116個,在校學生3070人,有專任教師352 名。近3年來,多次被評為市、區級"行為規範示範校"、"德育特色校"、"優秀家長學校""教學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鎮教辦多次在中小學教育工作會上做典型發言。現有鎮文化站1所,文化活動中心1處,村文化室49個,民間花會35道,農民業餘京劇團1個,評劇團2個。

衛生、體育事業進一步發展。全鎮有衛生院2所,村級衛生所49個,各類醫務人員100餘人。黨的建設得到加強。在全鎮廣大黨員幹部中深入開展了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廣大黨員幹部同心協力,共謀發展,為南蔡村鎮的全面發展和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實獻計出力。2003年採取"兩推一選"和直接選舉的方法,對全鎮49個行政村進行了黨支部、村委會、村民代表會議換屆選舉工作,換屆後村級幹部隊伍進一步年輕化、知識化,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得到鞏固和加強。

南蔡村鎮黨委、政府按照區委、區政府制定的《武清發展戰略研究》的整體思路,緊密結合全鎮的發展實際,精心謀劃,加大城鎮建設力度,使全鎮經濟社會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

農業產業

全鎮有耕地6.1萬畝,土地多為輕壤,適宜種植多種農作物。鎮黨委、政府結合本鎮實際,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積極引導農民發展奶牛、無公害蔬菜等高效農業,並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瓜菜種植面積2003年達到2萬畝,其中無公害蔬菜面積達萬畝以上,規模不斷擴大,效益水平明顯提高。全鎮新建養殖小區 10個,以奶牛為主導的養殖業已成規模。農業基礎條件進一步改善,2001至2003年全鄉用於農田基本建設的總設資達多1000萬元,新建維修了橋、閘、涵、揚水站等工程,投資700萬元的管灌節水工程和投資300萬元的蓄水工程已顯成效。總投資500萬元,占地200畝的高科技示範園區一期工程已經告竣,44個高標準大棚已經投入使用,二期正在建設中。

該鎮已擁有奶牛存欄近萬頭,年產鮮奶5.6萬噸。與此同時,為全面推進全鎮農業產業升級,該鎮還將落實萬畝科技示範園、萬畝無公害基地、萬畝優質良種基地、萬頭奶牛基地的"四個一萬"工程的建設作為出發點和着力點,確保農民增產增收。2005年,該鎮農民人均純收入7000元。今年上半年,農民人均純收入4120元,同比增長17%。

工業發展

南蔡村鎮在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的同時,充分發揮自行車主導產業優勢,積極開展產業招商。截至目前,該鎮各類企業98家,其中自行車相關企業40餘家。形成自行車為主導,兼顧工藝品、橡膠製品、機械加工等產業的現代化發展體系。2006年預計生產自行車成車400萬輛、叉架500萬套,其中50%出口海外,僅自行車產業總產值將突破10億元。

城鎮建設

南蔡村鎮按照"高標準規劃、高起點設計、高品位建設"的總體要求,力求不斷完善全鎮城鎮功能設施、基礎設施建設,在全面啟動規劃20萬平方米的蓮勝花園住宅小區建設的同時,投資1500萬元,對集貿市場進行改造,新建商住樓80棟,總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形成毗鄰103國道與104國道交口的新型商貿中心。截至目前,蓮勝花園住宅小區二期5.5萬平方米住宅樓主體建設已基本完成,預計十月可交付使用。與此同時,該鎮還進一步加大對教育事業的投入力度,僅今年上半年就啟動了總投資660萬元的兩所小學和一所幼兒園的建設工程。

環境整治

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具體要求,南蔡村鎮將環境整治作為工作重點,於今年上半年,啟動並完成了103國道與104國道交口處中心公園建設,鎮區主幹道綠化、美化、硬化、亮化,主幹道沿線違章、臨時建築拆除及重點路段沿線村莊整治四項工程,不僅提高了人們的城市化意識,而且使全鎮環境建設、總體形象實現了全面躍升。[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