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陽市張衡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陽市張衡博物館是依託張衡墓園建立的專題性博物館。張衡墓園東臨南陽白河,南接蒲山,面山靠水,環境宜人。墓園所在地,漢代時為南陽郡西鄂縣,北周廢西鄂,為宛縣所轄。建國後屬河南省南陽縣,現屬南陽市臥龍區石橋鎮。據史書記載,墓園原有翁仲列獸,前建有廟宇,墓前有漢崔瑗、晉夏侯湛所撰書的碑文石刻。唐代詩人鄭谷曾作《題張衡廟》詩一首。最早記載張衡墓位置的文獻是北魏酈道元所着《水經注》:「氵育水又過西鄂縣南,水北有張平子墓,墓之側有平子碑。」至明代墓地荒蕪,嘉靖四十三年,鄉人周子紀重封築之,前立碑記之。清光緒八年,夏村人師曉亭曾對墓園進行了修葺:並將字跡模糊、細審可續的明碑重刻立於墓側。由於歷史悠久,風雨兵焚的破壞,墓園至解放前已經十分荒蕪,僅剩一個土冢和三通古碑而已[1]

建築風格

張衡博物館現占地面積1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整個建築為漢代陵園風格形制,座北朝南,軸線對稱。山門前是一對高大雄偉的漢闕,漢闕為磚石結構,上覆重檐屋頂,闕身飾有朱雀圖形。山門兩側,各有面闊七間的門房,門房頂部各建望樓一座,東西對稱,頗有壯觀。穿過山門,神道兩側各立四尊石象生,雄渾拙樸、栩栩如生。石像生東西兩邊均為三十多米長的迴廊,迴廊內常年舉辦各種臨時性展覽。沿神道拾階而上,便是氣勢巍峨的拜殿,拜殿內有基本陳列《張衡生平成就展》,詳細介紹了張衡的奮鬥歷程和偉大業績,展覽圖文並茂,引人入勝,指南車、計里鼓車仿真模型列布其中。拜殿前為大理石鋪砌的寬闊平坦的月台,憑欄眺望,蒲峰遠峙,洱河如帶,古塔巍然聳立,村舍農田相間,近處樓亭各抱其勢,奇樹異草爭榮斗妍,宛如一幅優美的彩墨長卷,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拜殿東西兩側為通高七米,磚混結構的渾天儀、地動儀大型雕塑,向人們展示着這位科學巨匠的偉大發明,繞過拜殿,穿過青磚拱門便是歷經風雨蒼桑,掩埋這位偉人1800多年的墓冢。墓冢為半圓形,高8米,周長79米,辟有環形甬道,供遊人瞻仰遊覽,外有八角青磚花牆圍之,墓前有明嘉靖四十三年墓碑一通,四周松柏簇擁,莊嚴肅穆。墓前有兩座碑樓,墓東為碑林,豎立郭沫若題詞碑、嚴濟慈題詞碑等碑刻三十餘通。墓北200米處,是平子讀書台遺址,相傳為張衡少年時代發奮讀書的地方,豎有原南陽行署專員宋紹良所題寫的「漢張平子讀書台故址」碑。張衡博物館面山依水、景色秀麗。西北1公里處,就是着名的漢「西鄂城故址」,故址內殘垣斷壁隱約可見,漢代瓦礫遍地皆是。東與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宛北名剎——鄂城寺[2]隔路相望,寺內隋朝古塔,宋代石獅至今完好。

視頻

南陽市張衡博物館 相關視頻

南陽張衡博物館
中華上下五千年:083漢代科學家張衡

參考文獻

  1. 張衡博物館與張衡墓,新浪博客,2011-08-27
  2. 河南南陽 科聖張衡故里的鄂城寺,搜狐,2018-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