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麻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麻鎮

中文名 :南麻鎮

所屬地區: 山東省沂源縣中部

南麻鎮位於山東省沂源縣中部,系沂源縣縣政府駐地。省道泰薛路、博沂路和青島新疆高速公路橫穿境內,交通便利。[1]

歷史沿革

南麻鎮位於山東省沂源縣,是沂源縣政府駐地。現轄69個行政村、7個社區居委會,13.26萬人,總面積152.56平方公里,地勢西北高向東南傾斜,省道泰薛路、博沂路和青萊高速貫通境內,交通十分便利。縣城沂河河支流水景公園螳螂河與沂河源頭上支流四源會和。沿河景區正與牛郎織女景區貫通。沂河水清澈見底。

南麻歷史悠久,文化璀璨。據史料考證,殷商時期即有村落,原名東、西莊子,後有黃氏在村南種麻地定居,形成村落,稱南麻地,1644年始稱南麻,1945年5月始為沂源縣政府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心。元至清代,南麻鎮大部為沂水縣西北區,少數為蒙陰縣北鄉。民國時大部為沂水縣八區,少數為蒙陰縣北二區。1944年5月,沂源建縣後為歷山區,1955年10月改稱南麻區。1958年3月,撤消南麻區,建立南麻鎮。8月撤南麻鎮,建立紅旗公社,12月改稱南麻公社。1982年7月,改稱南麻鎮。1998年12月成立城區辦事處,與南麻鎮實行"鎮辦合一"管理體制。2001年4月,城區辦事處從南麻鎮劃出。

1936年除永興官莊、田莊、南北埠東、候家官莊、劉家大峪、高堂峪屬蒙陰縣七區外,其餘區域屬沂水縣八區。1944年5月沂源建縣後為歷山區,1950年4月改稱第一區,同時從南麻區劃出九會鄉。8月撤南麻鎮,建立紅旗人民公社,12月改稱南麻人民公社。1965年6月,並社劃區,成立南麻區,九會公社併入,翌年5月九會公社從南麻區劃入土門區。1968年12月,南麻區復改稱南麻公社,1982年7月,改稱南麻鎮。1984年6月,社改鄉(鎮),改稱南麻區,翌年9月,撤區調整鄉(鎮),改稱南麻鎮。1998年12月,縣成立城區辦事處,與南麻鎮實行"鎮辦合一"管理體制。2001年3月,溝泉鄉撤消後,除赤板、東、西唐莊、西峪莊、大桑樹、東窪6個行政村劃歸大張莊鄉外,其餘17個行政村,26個自然村,41.73平方公里土地面積劃歸南麻鎮。是年4月,城區辦事處從南麻鎮劃出。

鄉鎮概況

南麻鎮系沂源縣城駐地鎮,現轄69個行政村、7個社區居委會,13.26萬口人,2007年,南麻鎮在沂源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工業發展促進年、機關作風建設年、村(居)基層組織建設年、平安和諧穩定年"為抓手,突出又好又快發展主題,重工、強農、活商,狠抓機關效能和村級班子建設,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與和諧社會建設,全鎮各項經濟指標持續攀升,社會事業躍上新的平台,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全年生產總值達到29.4億元,是2002年的2.8倍,年均遞增2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7.2億元,是2002年的5.6倍,年均遞增41%;境內財政總收入1.1億元,是2002年的3.5倍,年均遞增28.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901萬元,是2002年的3.5倍,年均遞增28.2%;農民人均純收入6052元,是2002年的1.9倍,年均遞增13.6%。全鎮經濟跨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南麻鎮為斷塊盆地地貌,中部斷塊沉積及河流沖積形成的山前平地面積較大,是全縣平原地帶較多的鎮。馬頭崮、歷山、石老子坡、光光頂、燕花寨、塔山、了景台、雕崖封山、炮垛子山、雙頂子山、石人崮、南慢山、太平頂等山峰,遍布北西南三面。沂河的兩條源頭大張莊河和高村河,在境內蜿蜒8.2和11.6公里,流入鎮西田莊水庫。沂河和螳螂河分別呈東西和南北走向穿越鎮境。境內有田莊、沙溝等水庫12座,其中田莊水庫為庫容1.3億立方米的大型水庫,田莊灌渠自西向東橫貫鎮境14公里。平地土壤以棕壤和潮土為主,鬆軟肥沃,灌溉條件較好。

視頻

沂源縣南麻鎮西北麻村2006年8月22日山水一城占地強執行實況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