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卡迭石戰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卡迭石戰役

卡迭石戰役(Battle of Kadesh),是埃及第十九王朝與赫梯帝國爭奪敘利亞地區統治權的系列戰役之一,約公元前1274年5月底,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率領2000輛戰車和近16000名步兵,與赫梯國王穆瓦塔里二世爭奪赫梯在敘利亞的主要基地和軍事要塞——奧倫特河畔的卡迭石(今泰勒奈比曼德,位於敘利亞霍姆斯附近)。卡迭石戰役是古代軍事史上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會戰之一,戰後締結的《埃及赫梯和約》是歷史上保留至當代的最早的有文字記載的國際軍事條約文書。

簡介

戰車作為人類早期戰爭史上的超級武器,自文明誕生起,便是一個國家軍事力量強弱,一個文明戰爭技術水平高低的集中體現。以已知最早的文明世界蘇美爾人為例,其軍事系統內固然包括大量裝備較為簡陋的步兵,但原始的戰車已經成為了國家上層與軍事菁英的必備戰具。在著名的禿鷹石碑上,用古代中東特有的野驢驅動的雙人戰車便處於醒目的領頭位置。由於不善使用弓箭,蘇美爾人的戰車兵主要以標槍投矛來殺傷敵人,配合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步兵方陣一起,擊破敵軍的陣線。在那個全球大部分民族還處於械鬥戰爭的年代,這套原始的戰車系統無疑是當時的高科技武器。後來深受蘇美爾人文明影響的古巴比倫人等文明,自然而然的也將戰車作為自己手裡的致命武器。在升級了車輛與改用馬匹驅動後,善於射箭的巴比倫人又和新來的蠻族武士一起,將弓箭帶上了戰車。至此,戰車的基本作戰模式基本定型。馬匹衝鋒加速度所帶來的衝擊與視覺震撼,對於三五成群的散兵游勇來說,具有非凡的震懾力。而即便是學會結陣自保的早期方陣步兵,也因為移動速度慢而難以直接反擊在他們周圍環繞射擊的戰車群。這也決定了早期,不會使用戰車的早期埃及人,在面對擁有戰車技術的亞洲入侵者喜克索人時,幾乎毫無還手之力。在經歷了近一個世紀的被殖民歲月後,學會了戰車技術的埃及人才發揮出自己的步兵優勢,打跑了作威作福的亞洲入侵者。

評價

拉美西斯厲兵秣馬,擴軍備戰,組建了普塔赫軍團,連同原有的阿蒙軍團、賴軍團和塞特軍團,加上努比亞人、沙爾丹人等組成的僱傭軍,共擁有4個軍團,2萬餘人的兵力。公元前1286年(即拉美西斯二世即位後的第4年),埃及首先出兵占領了南敘利亞的別里特(今貝魯特)和比布魯斯。次年(前1285年)4月末,拉美西斯二世御駕親征,率4個軍團從三角洲東部的嘉魯要塞出發,沿里達尼河谷和奧倫特河谷揮師北上,經過近一個月的行軍,進至卡迭石地區,於卡迭石以南約15英里處的高地宿營,位於奧倫特河上游西岸的卡迭石,河水湍急,峭壁聳立,地勢險要,是聯結南北敘利亞的咽喉要道,也是赫梯軍隊的軍事重鎮和戰略要地。埃軍試圖首先攻克卡迭石,控制北進的咽喉,爾後再向北推進,恢復對整個敘利亞的統治。就在埃及舉兵北上之際,一場緊鑼密鼓的備戰活動也在赫梯全面展開。拉美西斯二世還未啟程,赫梯即從派往埃及的間諜那裡獲悉了埃及即將出兵遠征的秘密情報。赫梯王穆瓦塔爾召開王室會議,制定了以卡迭石為中心,扼守要點,以逸待勞,誘敵深入,粉碎埃軍北進企圖的作戰計劃。為此,赫梯集結了包括2500—3500輛雙馬戰車(每輛戰車配備馭手1人,士兵2人)在內的2萬餘人的兵力,隱蔽配置於卡迭石城堡內外,擬誘敵進入伏擊圈後,將其一舉殲滅。[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