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印度佛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印度佛教

印度佛教產生並教流傳於古印度,時間上大約在公元前6~5世紀時期[1]。創始人為悉達多(公元前565~485),母系族姓為喬達摩,釋迦牟尼是佛教徒對他的尊稱,意為「釋迦族的聖人」。佛教興起的時候正是印度奴隸制經濟急劇發展的時期[2]

中 文 名  : 印度佛教

產生和流傳  : 南亞次大陸

外 文 名  : Indian Buddhism

簡 稱  : 佛陀 目 錄: 1基本簡介  : 2原始佛教 : 3部派佛教  : 4大乘佛教  : 5密教  : 6現狀  : 7八大論師

基本簡介

印度佛教(Indian Buddhism)

印度佛教產生並教流傳於古印度,時間上大約在公元前6~5世紀時期。創始人為悉達多(公元前565~485),母系族姓為喬達摩,釋迦牟尼是

佛教徒對他的尊稱,意為「釋迦族的聖人」。佛教興起的時候正是印度奴隸制經濟急劇發展的時期。當時印度次大陸社會經濟發展極不平

衡,大部分地區進入奴隸社會,但有的地方還保持着氏族公社的殘餘;在某些經濟發達的地區,生產力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農業是生產的

主要形式,手工業已經從農業中分化出來;隨着商品經濟的發展,一批批以城鎮為主的奴隸制國家開始建立起來。當時各國之間相互征伐,

雅利安人等外來的部族和土著民族矛盾重重,階級矛盾十分尖銳。

在佛教興起前,婆羅門教是印度的主要宗教,婆羅門教思潮占有統治的地位。婆羅門教主張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和婆羅門至上三大綱領,但

是隨着奴隸制國家的出現和發展,這種思潮已不能完全適應新興的剎帝利貴族的統治需要,於是,出現了自由思想家提倡的沙門思潮。據佛

經說這些思潮有「六師」和「九十六種外見」,其中主要的有順世論、奢那教和生活派(又稱邪命外道)等等,佛教也是其中的主要一派。

在當時的奴隸制國家中,比較中藥店摩揭陀國和僑薩羅國都是佛教流行較早的地區。

佛教在印度經歷了1800年的歷史,其過程大致可分為4個時期:原始佛教時期(公元前6或前5世紀~4或3世紀)\部派佛教(公元前4或前3世紀

~到公元元年前後)、大乘佛教(公元元年前後~7世紀)和密教時期(約7~13世紀初)。在後三個時期中還出現了很多在理論和修持上不同

的派別。

從公元3世紀下半葉開始,佛教就開始不斷向古印度境外傳播,逐漸發展成為世界性的宗教,而在印度本土則由於公元8~到9世界以後印度教的興盛,加上佛教內部部派系別的紛爭和僧侶的腐敗,以及外族頻繁的入侵,特別是伊斯蘭教徒的武力征服,不少僧侶被殺戮,很多重要的寺廟和文物遭到破壞,因此印度佛教開始衰微,到13世紀初趨於消亡,直到19世紀後才稍有復興。

佛教史

印度佛教的發展史可以分為八個階段:

一、原始佛教(佛陀正覺後至佛滅當年「第一次結集」;B.C.432~387)

佛陀生於公元前約466~463年,正覺於公元前約432~429年,佛滅於公元前387~384年。

二、根本佛教(「第一次結集」至佛滅後百年「第二次結集」;B.C.387~287)

三、初期部派佛教(佛滅後100年至佛滅後150年;B.C.261~237)

四、中期部派佛教(佛滅後150年至佛滅後350年;B.C.237~37)

五、後期部派佛教及初期大乘菩薩道(佛滅後350~600年;B.C.37~A.D.213)

六、末期部派佛教與中期大乘菩薩道 (佛滅後600~1000年;A.D.213~613)

七、後期秘密大乘菩薩道(佛滅後1000~1400年;A.D.613~1013)

八、印度佛教的滅沒(佛滅後1400~1637年;A.D.1013~1250)


原始佛教

原始佛教是部分西方部派佛教學者提出的概念,指稱釋迦牟尼創教及其弟子相繼傳承時期的佛教。並認為自己所在部派的佛教即是正宗原始佛教。由於年代過於久遠,而古印度的書面佛經記載在印度現也基本失滅殆盡,佛陀時代的書面記載更無有發現,目前,系統保留下佛經最完整的是中國的三藏經典。佛陀在印度的在世年代可能為公元前6~前5世紀(即使佛陀的在世年代尚有多種版本的爭論)。佛陀的教導最初在印度都是由各派口口相傳的。佛滅度後,為了便於記憶,佛弟子們採取偈頌的形式,後來編集為由經、律、論組成的「三藏」。按照各派的記載來看,佛涅盤後第一次佛經的集結,就分為了窟內的上座部集結(四阿含)和窟外的大眾部集結(含部分菩薩藏等大乘經典)。此即後來的所謂大、小乘二派佛教的開始。佛教的基礎教義是「四諦」、「八正道」和「十二因緣」,「三十七道品」等,這些都是大小乘各派所認可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佛從緣起思想出發,指出了「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和「涅盤寂靜」的學說,稱佛法的三法印,此是佛法的最重要標準。一些小乘學者把原始佛教的修持,概括為戒、定、慧三學、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以及四念處、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等三十七菩提分法,這實際是佛教的一些基礎理念和原則而已,並非即是「原始佛教」,而無視北傳佛教尤其最重要的漢傳佛教保存的大量佛典記載,單以個別部派佛教的說法為標準,則顯然是狹隘和荒謬的。佛陀在世時反對婆羅門教四種姓的不平等制度,因此,在他所創立的僧團中允許各個種性和賤民參加。另外,還容許教團中包括過在家生活的男女信徒,稱為優婆塞、優婆夷或在家二眾。

部派佛教

佛滅後百年,因對一些戒律方面的分歧,教團出現分裂,稱為根本分裂。根本分裂形成了大眾和上座兩部。經過根本分裂的佛教在300多年間一再分立,並在五天竺境內外流傳開來。被譽為印度古代最偉大君王的阿育王(前3世紀中)時代,佛教迅速發展。各派法師被派往印度周圍各地弘法,推動佛法傳播的同時,也導致了各個部派的進一步形成。阿育王后,上座部分出說一切有部,它以西北印度為根據地主要活動於迦濕彌羅和犍陀羅;上座部的另一支經南印度而渡海進入錫蘭(古斯里蘭卡國,又稱銅碟洲,故斯里蘭卡的部派又稱銅碟部),後來經過分化形成了信仰大乘佛教的無畏山寺上座部和信仰小乘教法的大寺上座部,其中的後一個支派傳往東南亞形成今天的南傳佛教。還有一支在西印度形成法藏部並流入中亞,法藏部為目犍連子帝須之大弟子曇無得所領導,曇無得為阿育王派往印度西北地區弘法的高僧。該部以注重大乘菩薩藏與咒藏而聞名。另一支飲光部(傳為迦葉尊者所傳)也有部分與一切有部及法藏部類似的思想。大約同時代,擁有大乘信仰的大眾部在南印度形成了制多山部及西山住等部,即以後的案達羅派,它們都傳承了很多大乘教法。說一切有部分出的犢子部則在中西部印度發展,分立出法上、賢胄、密林山和正量四部。以後正量部則成為犢子部的正宗代表。公元之初才出現的經量部前身是說一切有部中的譬喻師。它的活動範圍似乎未超出西北印度。

很多學者認為大乘佛教就是根本分裂二部的大眾部傳承的,大眾部是大小兼修的部派。不過,實際上一些部派的經典記載表明,部派佛教時期的很多部派是修行大乘佛法或大小兼修的,不僅大眾部,上座部的很多部派,上座部及其分類的很多部派,也有信仰與修行大乘教法的。如法藏部等。另外,玄奘法師當年考察印度時,在印度佛教的核心區域--摩揭陀國--也是佛在世時弘法的核心區域,該國四個最大的上坐部派都是修行大乘佛教的,玄奘法師稱其為大乘上座部。事實上,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大小乘的分化與部派的分裂完完全全是兩件事。部派分裂的根本原因是對戒律的認識上的差別而引起的。事實上古印度很多的部派都是大小乘兼修的,尤其那些大乘部派,他們並不一定對自己派別大小乘教法進行限制,其下屬可以修行大、小乘任何一種教法的,但他們必須遵守本部派的戒律。

大乘佛教

很多佛經中都記載了佛在世時講大乘法會,一些聲聞無法理解信受甚至中途退出的記錄。而從近年一些學者的研究則表明,大乘教法在阿育王時代就已有所流行並與小乘教法開始分化。近代出土的阿育王石刻文等中,也處處顯示出大乘信仰與理念。如強調慈悲與平等,提倡不食肉主義,戒殺放生,慈善環保,強調慈航普度的菩薩行思想,強調不分貴賤,種族,國家的眾生平等,乃至人人均可成佛等。阿育王本人,其歸依佛教後的半生,信仰與行動都顯示出一個堅定大乘菩薩道行者的風範。佛在古印度傳播佛教教義,其很重要的一個思想是眾生平等,慈悲普度的理念,以反對婆羅門教的野蠻種姓隔離的等級制度。而眾生平等慈航普度的教義卻集中體現在大乘教義及菩薩行思想里。不過,可能限於當時社會環境等原因,千年的婆羅門教傳統環境的影響下,顯得過於高尚及精深的大乘佛法當時不如小乘佛法易被接受與推行是顯然的。太虛大師認為此階段屬大隱小顯時期。隨着公元前後印度社會文化程度的提高,書面經典的大量出現,客觀上為大乘教法的推廣與普及奠定了社會文化基礎。此時,馬鳴,龍樹等大乘菩薩紛紛出世,大乘佛法成為了印度佛教的主流。大乘佛教的教義在小乘的基礎上,進一步開顯了中道實相、八識與如來藏,六度萬行、菩薩道和一心本淨,無量世界無量諸佛,眾生平等眾生亦可成佛等思想。從小乘的四諦、十二因緣到如來藏唯識學,三乘佛法一以慣之卻在廣大精深程度上步步增上,構成了完整的佛教體系。隨後的歷史中,印度逐漸形成了大乘兩個主要派別—中觀派、瑜枷行派。中觀派創始人是龍樹菩薩,經堤婆、羅睺羅跋陀羅傳至佛護和清辨時,因對中觀的理論有不同的解釋,分為自續派和應成派。中觀派發揮了般若經中的思想,認為修持最高的境界是空,空是"不可描述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現象都是一種相對的依存關係(緣合)和一種假借的概念或名相(假名),它本身沒有實體(無自性)。對於真正的佛教徒應該證悟上述空性的「真諦」,但是對於被無知(無明)覆蓋的凡夫仍應導以「俗諦」,即承認世界相對存在的真理。另一派的瑜伽行派因強調瑜伽的修行方法並以瑜伽行總括全部佛教教義而得名,該派思想的奠基人是無著和世親,主要依據經論是《解深密經》和《瑜伽師地論》、《唯識二十論》、《成唯識論》等論著。世親的繼承者有親勝和火辨兩家,較親勝稍後並發揮親勝學說的有德慧和安慧,以上稱為無相唯識派;世親的另一繼承者是陳那,他是後期瑜伽行派的先驅。陳那的後繼者有護法和法稱,護法發展了世親和陳那的唯識學說,法稱發揮了陳那的因明學說。瑜伽行派認為人所認識的一切現象都是由人們的認識主體即「識」所變現出來的,提出"萬法唯識」、"三界唯心"。他們把識分為三類八識,而把第八識即阿賴耶識(藏識)看作是現象世界(現行)的根源(種子),個人所認識的一切現象都是由阿賴耶識所派生的(種子生現行),所以名之為「所知依」。他們又把一切存在現象分為「五位百法」。另外還闡揚五種姓說,認為有一種「無種姓"的人,畢竟不能成佛。

密教

6~7世紀,印度教在當時的社會和文化生活中逐漸取得了占優勢的地位,從玄奘的記述中可知當時對濕婆、毗濕奴、梵天的崇拜極為盛行。8~9世紀間商羯羅創新吠檀多派,使印度教在理論上得到重大發展而空前地盛行。佛教在這種社會潮流影響下開始吸收印度教和民間信仰而逐步密教化,在南印度和德干高原以及東印度出現了金剛乘和易行乘等。前一個時期的顯教中觀派和瑜伽行派逐漸融合起來作為密教的世界觀而繼續存在。其主要經典為《大日經》、《金剛頂經》、《密集經》、《喜金剛經》、《勝樂輪經》、《時輪經》等。它以高度組織化的咒術、壇場、儀軌和各種神格信仰為其特徵。儀軌極為複雜,對設壇、供養、誦咒、灌頂皆有嚴格的規定,主張修「三密」,即手結印契(身密)、口誦真言(語密)和心作觀想(意密)。三密相應,即身成佛。8~9世紀以後,由於印度教的興盛,佛教僧團日益衰敗,內部派系紛爭不已,從而日趨式微。後來又由於伊斯蘭教的大規模傳播,重要寺院被毀,僧徒星散,迄13世紀初,終於一蹶不振趨於消亡。

現狀

19世紀末,在印度沉寂約700年的佛教出現了復興運動。1891年錫蘭(今斯里蘭卡)的達磨波羅在印度首創摩訶菩提會,很多佛教勝地恢復舊觀,並重新建立了一些寺院。1947年印度獨立後,佛教活動有了新的發展。在那爛陀、浦那、貝納勒斯等地創設了一些研究機構,並在很多著名大學設佛學系或巴利語系;出版了大量書刊。1956年印度政府舉行釋迦牟尼涅盤2500年的國際性大規模紀念活動。同年10月,印度首任司法部長、憲法起草人安培多伽爾在那格浦爾組織了一個有50萬「賤民"參加的改信佛教運動,先後有幾百萬「賤民」由印度教皈依佛教。1957年印度佛教徒組織了佛教的政黨——共和黨。後來,其中一部分人因不滿共和黨的政治路線另組了困豹黨。該黨在孟買和馬哈施特拉有一定影響。近年來,印度的佛教組織(摩訶菩提會、佛教神智會、聖彌勒教會等),在國外建立了很多分支,廣泛地開展了國際活動,經常召開國際佛教學術討論會、座談會等。根據1980年的統計,印度有佛教徒5554000人,約占總人口的0.8%,印度的佛教徒雖然人數很少,但在印度的思想文化界頗有影響。

八大論師

龍樹菩薩是禪宗第十四代祖師,被尊為「印度二聖六莊嚴」之一。提婆菩薩善於辯論,曾折服過許多外道,並幫助他的師父——龍樹宣傳了「中觀」思想和佛教的教義。提婆尊者,即迦那提婆(簡稱「提婆」)尊者,是禪宗的第15代祖師。姓「毗舍羅」,出生比龍樹稍晚,他生於古南印度的興哈拉國(今在斯里蘭卡)。

無著菩薩同樣被尊為了「印度二聖六莊嚴」之一。

世親菩薩。他最早時候在小乘有部出家,成就羅漢果,並造小乘經論五百部,成一代小乘論師,並認為自己已經通達一切教義,已「無法可學」——自滿為足,甚至誹謗大乘。後在其兄無著菩薩開示下,幡然醒悟,欲以割舌懺悔。後深入大乘教義,造大乘經論五百部,成為一代大乘論師……

陳那大師 據說,他曾與外道教派——巴拉蒙教進行學理辯論,大獲全勝,佛教也因此提高了聲望;後來,他被尊為「印度二聖六莊嚴」之一。

法稱大師不但是佛教徒,即使是「巴拉蒙教」和「佳伊那教」的信徒或學者,對他也是敬重、禮讓三分。

功德光大師 他被尊為「印度二聖六莊嚴」中「二聖」之一。

釋迦光大師 釋迦光大師,戒律,代表釋迦牟尼佛的言教與行持標準,是佛教最基本的行為規範;自古以來,凡德高望重的佛教徒,必定是持戒精嚴、自律愛他,因而深受人們的敬重和愛戴。

詞條標籤: 宗教 佛教 亞洲 印度 文化

視頻

印度做為佛教的發源地,為何佛教卻在印度凋零,在中國開始昌盛!2021年01月06日發布

佛教源於印度,為何大多數印度人不信仰佛教?2019年06月14日發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