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旋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文名稱:印度旋花
拉丁學名:Ipomoea fistulosa Mart.ex Choisy
別稱:南美旋花,樹牽牛
科:旋花科
屬:番薯屬
種:樹牽牛
印度旋花(學名:Ipomoea carnea),又名印度旋花(海南),為旋花科、番薯屬的植物。
分布於墨西哥、美洲、台灣島、南美洲、巴西、美國以及中國大陸的廣西、海南等地。
信息
界:植物界
門:種子植物門
亞門:被子植物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分布區域:墨西哥、美洲、台灣島、南美洲、巴西、美國以及中國大陸
簡介
印度旋花,常綠木質化蔓性藤本,莖高3~5公尺,枝條直立、少軟垂,幼嫩部分被毛茸;
單葉互生,葉為闊心形,葉兩面都為綠色、平滑無毛,僅嫩葉有毛;
花數朵成2出聚繖花序,腋生;蒴果成熟呈褐色,種子密生細毛。花期很長,從春末到秋末都能持續開花。
陽性植物,喜光照,耐旱,也耐瘠薄。對土壤要求不嚴,以疏鬆、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佳。
全日照,栽培地點日照充足的話,有利持續開花。南美旋花栽培容易,生長迅速,花姿清雅,
長,為園林綠化不可多得的優良樹種,適合池畔、棚架栽培,也可盆栽欣賞。
形態
披散灌木,高1-3米;小枝粗壯,圓柱形或有棱,散生皮孔,密被微柔毛,實心或中空,有白色乳汁。
葉寬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6-25厘米,寬4-17厘米,頂端漸尖,
具小短尖頭,基部心形或截形,全緣,兩面密被微柔毛,老時葉面近無毛,
背面有微柔毛,背面近基部中脈兩側各有1枚腺體,側脈7-9對,第三次脈稍平行連結;葉柄長2.5-15厘米。
聚傘花序腋生或頂生 ,有花數朵或多朵,花序梗粗壯,長5-10厘米,
被微柔毛或無毛;花梗長1-1.5厘米,被微柔毛;苞片小,卵形,
早落;萼片近相等或內萼片稍長,卵形或近圓形,長5-6毫米,均被微柔毛;花冠漏斗狀,淡紅色,
長7-9厘米,內面至基部深紫色,花冠管基部縊縮,花冠管和瓣中帶外部被微柔毛;
雄蕊和花柱內藏;雄蕊花絲不等長,基部擴大被毛;子房至花柱基部被微柔毛。
蒴果卵形或球形 ,具小短尖頭,高1.5-2厘米,基部被微柔毛,不完全的4室或2室,4瓣裂。
種子4或較少,表面被絹狀長柔毛。
生長環境
本種生長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為灌木,在陰蔽的環境,莖纏繞而呈藤本狀。
以疏鬆、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佳,生長適溫為20-32℃。全日照,栽培地點日照充足的話,有利持續開花.
分布地域
中國台灣、廣東海南島、廣西南寧有栽培。本種原產美洲,分布自墨西哥,
美國東南的佛羅里達,大、小安的列斯群島,巴西至南美洲中部,現栽培於各熱帶地區。
主要價值
南美旋花栽培容易,生長迅速,花姿清雅,花期長,
為園林綠化不可多得的優良樹種,適合池畔、棚架栽培,也可盆栽欣賞。
習性強健,花大素雅,花期長,園林中常用於水岸邊、
路邊栽培觀賞,可叢植,也可孤植。[1]
繁殖方法
管理
如果是要矮化植株成灌木狀,就要加以摘芯,促進分生側枝,
相反的如果是要促其植株抽高爬上棚架,則是需要剪除腋芽、側枝,只保留主之1-3枝,
等枝條攀上棚架後再摘芯,使分枝擴展整個棚面。
冬季寒流來襲時會落葉,可以趁這時修剪整枝,老化植株施行強剪,
隔年春暖後就能萌發強盛的新枝。開花期間要多補充水分,並且稍微整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