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卷柏的鑑別方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卷柏的鑑別方法

【鑑定中藥材名】

卷柏

【生境分布】

生於向陽或乾旱的山坡岩石上或石壁縫中。卷柏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墊狀卷柏主產於西南及廣西。

【藥材來源鑑定】

本品為卷柏科植物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Beauv.)Spring或墊狀卷柏Selaginellapulvinata(Hook.etGrev.)Maxim.的乾燥全草。該植物在乾旱時則內卷如拳狀,枝葉形似柏,故名卷柏。

【藥材歷史考證】

卷柏的始載本草為《神農本草經》。《本草經集注》云:「今出近道,叢生石土上,細葉似柏,卷屈狀如雞足,青黃色。」《本草圖經》曰:「今關、陝、沂、兗諸州亦有之。宿根紫色多須,春生苗葉似柏葉,拳攣如雞足,青黃色,高三、五寸,無花、子,多生石上。」據以上本草所述考證,與現今藥用卷柏相符。

【植物形態鑑定】

1.卷柏:多年生草本,高5~15厘米。根聚生成短干。主莖粗短,直立,下生多數鬚根,頂端叢生小枝,各枝呈扇形分叉,輻射開展,全株呈蓮座狀,莖枝幹後內卷如拳。葉二型,革質,背腹各二

列,交互着生;側葉斜展,長卵圓形,長1~1.5毫米,頂端尖而具長芒,外緣具有狹的白邊和細齒,內緣白邊較寬而近全緣;中葉卵狀披針形,斜向上,長約1.5毫米,寬約I毫米,頂端急尖並具長芒,邊緣有微齒。孢子葉卵狀三角形,具龍骨狀突起,頂端長尖,邊緣膜質,有微齒;孢子囊穗生於枝頂端,四棱形,長約1~1.5厘米;孢子囊圓腎形;孢子二型。

2.墊狀卷柏:與上種主要區別為根散生,不聚生成短干。主莖短,分枝多而密,中葉兩行,先端直向,形成2平行線。葉片左右兩側不等,內緣較平直;外緣常因內折而加厚,呈全緣狀。

【藥材性狀鑑定】

1.卷柏:本品捲縮似拳狀,長3~104米;枝叢生,扁而有分枝,綠色或棕黃色,向內捲曲,枝上密生鱗片狀小葉,葉先端具長芒,中葉(腹葉)兩行,卵狀矩圓形,斜向上排列,葉緣膜質,有不整齊的細鋸齒。背葉(側葉)背面的膜質邊緣常呈棕黑色。基部殘留棕色至棕褐色鬚根,散生或聚生成短干狀。質脆,易折斷。氣微,味淡。

2.墊狀卷柏:鬚根多散生。中葉(腹葉)兩行,卵狀披針形,直向上排列。葉片左右兩側不等,內緣較平直。外緣常因內折而加厚,呈全緣狀。 [1]

【藥材顯微鑑定】

莖橫切面

表皮細胞1列,圓形或橢圓形,外壁稍增厚。其內為厚壁細胞層,占莖橫切面的極大部分,近背、腹兩側各有一葉跡維管束;厚壁細胞含有紅棕色物質。向內薄壁細胞排列疏鬆,內含油滴。內皮層不明顯。維管束周韌型,3個並列,中央1個較大,呈新月形。葉表面觀:上下表皮細胞相似,狹長形,垂周壁近平直或略彎曲,平周壁光滑。氣孔不定式,副衛細胞4~7個,分布於上下表皮沿中脈附近,上表皮分布較少。

【藥材理化鑑定】

取本品粉末2克,加甲醇50毫升,回流1小時,濾過。濾液回收溶劑至干。加無水乙醇2毫升使溶。

1.取上述溶液0.5毫升,加乙醇稀釋到3毫升,加鎂粉適量,再加濃鹽酸0.5毫升,加熱5分鐘,顯紅色。(檢查黃酮)

2.薄層色譜。取上述溶液5毫升及溴酚藍、甲基黃、蘇丹Ⅳ對照品分別點樣於同一硅膠克-厘米C板上,用異丙醇-濃氨水-水(13:1:1)展開,吹乾後噴2%三氯化鋁甲醇液,於紫外光燈(254納米)下觀察,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的相應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採集,除去鬚根及泥沙,曬乾。

【飲片炮製】

1.卷柏:除去殘留的鬚根及雜質,洗淨,切段,曬乾。

2.卷柏炭:取淨卷柏,照炒炭法炒至表面呈焦黑色。

【性能功用】

辛,平。歸肝經心經。活血通經。用於經閉痛經,瘕瘕痞塊,跌扑損傷。卷柏炭化瘀止血。用於吐血,崩漏,便血,脫肛。內服:4.5~9克,水煎服。孕婦慎用。

【附註】

置陰涼乾燥處貯藏。[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