捲毛鵜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捲毛鵜鶘(學名:Pelecanus crispus)是一種大型的白色水鳥,
體羽灰白,眼淺黃,喉囊桔黃或黃色,頸背具捲曲的冠羽。是生活在沼澤及淺水湖的一種鵜鶘,
主要為內陸淡水濕地的鳥,但也出現在海岸潟湖及河口,在小島的大片蘆葦或空曠處營巢繁殖。
覓食時張嘴,以囊袋撈入大量水,濾去水後吞食其中的魚。飛行時頸部回收,雙翅緩慢振動,
常在水面做長距離滑行。以魚類為食。分布於歐洲東南部、非洲北部和亞洲東部一帶。
中國見於北方,冬季遷至南方,少量個體定期在香港越冬。 產於新疆、青海及山東以南沿海等地。[1]
繁殖方式
捲毛鵜鶘遷徙在三月,繁殖期為每年4-6月。營巢於近水的樹上。
每窩產卵3-4枚,卵為淡藍色或微綠色。由親鳥輪流孵卵。孵化一般經過30-32天。
兩性孵卵並餵雛。剛出蛋殼的小鵜鶘體色灰黑,不久就生出一身淺淺的白絨毛。
親鳥以半消化的魚肉餵雛鳥,等雛鳥長大後,把頭伸進親鳥張開的嘴巴的皮囊里,
啄食帶回的小魚。父母首先拋出他們的食物在巢。年輕的鵜鶘可以在12周起飛,且獨立於14-15周。
外形特徵
捲毛鵜鶘體長160~180厘米。嘴鉛灰色,長而粗,上下嘴緣的後半段均為黃色,前端有一個黃色爪狀彎鈎。
全身灰白色。頭上的冠羽呈捲曲狀,枕部羽毛延長捲曲。頰部和眼周裸露的皮膚均為乳黃色或肉色。
夏季腰和尾下覆羽略沾粉紅色。嘴寬大,直長而尖,鉛灰色,上下嘴緣的後半段均為黃色,
前端有一個黃色爪狀彎鈎。下頜上有一個橘黃色或淡黃色與嘴等長且能伸縮的大型皮囊。
體羽主要為銀白色,並有灰色。飛羽為黑色,有白色羽緣。頭上的冠羽呈捲曲狀。
頰部和眼周裸露的皮膚均為乳黃色或肉色。頸部較長。翅膀寬大。尾羽短而寬。腿較短,腳為藍灰色,四趾之間均有蹼。
體羽灰白,眼淺黃,喉囊橘黃或黃色。翼下白色,僅飛羽羽尖黑色(白鵜鶘翼部的黑色較多)。頸背具捲曲的冠羽。
額上羽不似白鵜鶘前伸而是成月牙形線條。
虹膜淺黃色,眼周裸露皮粉紅色;嘴上顎灰色,下顎粉紅;腳近灰色。
大小量度:體重11000-15000g;體長160-180mm;嘴峰362-450mm;翅680-800mm;尾160-180mm;跗蹠121-149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於內陸湖泊、江河與沼澤,以及沿海地帶等。在中國,卷羽鵜鶘季節性分布於閩江河口濕地一帶。
生活習性
捲毛鵜鶘喜群居。鳴聲低沉而沙啞。喜群居和游泳,但不會潛水,
也善於在陸地上行走。頸部常彎曲成「S」形,縮在肩部。卷羽鵜鶘會遷徙一段短距離。
它們飛行時的姿態很優美,將頸昂起像鷺科,而且整群會一同飛行。
卷羽鵜鶘以魚為主食。以魚類、甲殼類、軟體動物、兩棲動物等為食。
分布範圍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捲毛鵜鶘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臨滅絕物種危急清單中被列為「易危」物種,
其數量呈逐年遞減的趨勢。據估計,全球卷羽鵜鶘的數量在1萬至2萬隻左右,
其中有4千至5千對配偶。卷羽鵜鶘在濕地區域繁衍,它們的棲息地分布雖然廣泛,
從歐洲的東部和東南部到蒙古以及中國沿海和香港地區,但是這些棲息地卻非常分散。
濕地枯竭和漁民捕殺曾是卷羽鵜鶘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
它們還面臨着其他威脅,包括遊客和漁民的驚擾、濕地棲息地破壞與改造、水污染、與高架電線碰撞以及濫捕濫漁等。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易危(VU)。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等級:二級
參考來源
- ↑ 卷羽鵜鶘概述(附圖),有動物網